《游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_第1页
《游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_第2页
《游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_第3页
《游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_第4页
《游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游岳阳楼记(第一课时)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授课班级授课时数两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公安派”及写作背景2、识记沅湘、 皓淼、 旁溢、 裣衽等生字词,熟读课文。能力目标1、与本单元中描写洞庭湖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2、反复品读,赏析课文,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排遣抑郁的情思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难点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讲授、比较、讨论交流教学资源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 学 过 程一、 导入文题与文体题目表明作者游览的地点,作者凭借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抒发了内心痛苦之情。 游岳阳楼记是一篇游记,袁中道游岳阳楼触景而思古,由思古而伤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隐衷。二、作家简介。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学家,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后历任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 袁中道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被称为公安派。在三袁中,他的成绩仅次于宏道。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袁中道的著作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即袁小修日记)20卷。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朗读指导。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学生结合注释批注记忆学生结合注释批注记忆学生批注准备朗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 学 过 程2、教师配乐范读3、播放录音4、齐读课文四、课文串讲翻译五、结构分析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第一段:主要写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分为两个层次,以 “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为界。第一层主要写巴江水势(与九水对比),交代了岳阳楼之所以有奇特之名的原因。第二层主要写君山之秀,用君山之秀衬托出岳阳楼的美观。第二段:游洞庭湖美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心日灰,内心悲伤的情感。也可分为两个层次,以“泫然不能自己也。”为界。第一层:写游览所见之景,按时间顺序,描写了静、快、汹涌之景象。第二层:触景生情,叙述了滕子京博大的胸襟,表达了滕子京不应悲伤的缘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心日灰,内心悲伤的情感。六、行文思路与主旨概括 触景-思古-伤己本文描写了洞庭湖一日美景,深刻地表明了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同时也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心日灰,内心悲伤的情感。自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听读:准备朗读学生分段美读,学生齐读学生结合注释批注翻译学生思考课文层次划分准备回答交流学生批注学生批注作业1、 1、背诵翻译第一、二段。2、 2、复习岳阳楼记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登岳阳楼板书设计教学感悟课题游岳阳楼记(第二课时)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授课班级授课时数两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公安派”及写作背景2、识记沅湘、 皓淼、 旁溢、 裣衽等生字词,熟读课文。能力目标1、与本单元中描写洞庭湖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2、反复品读,赏析课文,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排遣抑郁的情思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难点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讲授、比较、讨论交流教学资源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 学 过 程一、 导入二、写作特点总结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辞。三、比较探究1、作者的与滕子京的思想有何不同?教师明确:滕子京: 虽遭贬谪,但具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思想,能笑对人生作 者:官场不顺利,加上胞兄病故,内 心抑郁难以排遣,流露消极倾向2、孟浩然、袁中道、杜甫和范仲淹的思想境界。教师明确:孟浩然:借助浩荡汪洋的洞庭秋水,烘托自己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借“欲”之喻表达自己满腹经纶却苦于无人引见,用“端居”表达自己对国家无所作为的羞愧和自己欲出仕为官的想法。袁中道:表达的是怀才不遇、感极而悲的辛酸悲凉。但他率情任性,直抒胸臆,敢说敢哭,敢于放任个性表达真情,有其可爱和动人的一面。以上两人做官出仕的思想在当时也很正常。但与杜甫的个人孤苦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博大深沉的苦难感,与范仲淹“先后”的崇高精神、悲壮情怀相比,显然无法相提并论。学生批注学生浏览相关课文思考相关问题学生批注学生浏览相关课文思考相关问题学生批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 学 过 程3、比较袁中道与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的异同。教师明确:袁文描述更为细致,且许多内容有着使事物的本质豁然洞见的新颖性,知识的趣味性,与实地游历考察有重要的关系。1)一般诗文多谈其烟波浩渺,袁文有两点不同。一是它有匹练之状;二是解释,描述了它何以奔腾浩渺的成因。(一因季节,二因长江倒灌;三因其为低洼之地,受水为湖。在这里,吞长江一说也可得到具体细致的描绘,给予读者以知识性)2)袁文写出了岳阳楼景观具体奇在哪里,妙在哪里。3)袁文具体描绘了当日游历的景观。范文的景观描写不仅没有那么具体细致,而且许多描写,特别是悲 喜两段的描写,缺乏个性,放到别的地方也一样,这与作者未到实地有关,更与作者的写作目的重点和运用的技巧不同有关,而这也恰恰是范文的成功之处。4)、范文抒情言志胜过袁文,与并未到实地考察有一定关系同有关,而这也恰恰是范文的成功之处。文学的特点就是要把客观对象(如洞庭湖景观)的特点与作者主体情志的特点很好结合起来,最关键的是以作者的情志去同化取舍重塑前者。范文抓住洞庭湖的一个主要特征,进行的是概括性的描写,而概括性的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