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选择题题组一发展的普遍性1.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15年安排1 000万亩。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 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上述事实说明()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b.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改造自然物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d.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答案a解析b项否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d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舍去。故应选a。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题干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说明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故d观点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3.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青睐。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这启示我们()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真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a. b.c. d.答案c解析说法错误,舍去;材料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与材料无关,舍去;符合题意,故应选c。4.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能认识后者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改变做事的方法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 b.c. d.答案b解析题干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体现了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故符合题意;“因敌而制胜”,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办事,故正确;中的“认识了前者就能认识后者”和中的“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说法错误;故应选b。5.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原理的是()刻舟求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 b.c. d.答案c解析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是正确的;是静止的观点,是圆圈论的观点,都没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舍去;故应选c。题组二发展的实质6.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整个世界是不断发展的答案d解析题目要求是从哲学上看进行创新的原因,依据教材,应当是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要求创新,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舍去。7.下列诗句中与“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a. b.c. d.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诗句说的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可见符合题意;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题意无关;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舍去。8.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a.运动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d.运动变化是旧事物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和上升的变化答案c解析a错误,二者不能用看见和看不见来划分;变化既可能是上升也可能是倒退,可能是旧事物的变化,也可能是新事物的变化,b、d说法错误,舍去;故应选c。9.“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发展是一种前进和上升性的运动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答案c解析题意强调的是只有发展进步了,我们才有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就是发展是一种前进和上升性的运动,故应选c;静止是相对的,a观点错误;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d正确,但不如c准确,因为变化还包括后退性的运动。10.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运营,到京沪高铁的开通中国迅速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自然界是发展的任何运动变化都会成为发展a. b.c. d.答案a解析中国一步步地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说法错误;故应选a。11.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答案d解析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不懂得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其教训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项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a项体现的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b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项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b.c. d.答案a解析“无边落木萧萧下”喻指旧事物的灭亡,“不尽长江滚滚来”喻指有生命力的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势不可挡,因此,该诗句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符合题意;较为直接地体现了这一哲理,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舍去;故应选a。 二、非选择题13.随着矿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开发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时期,中国汽车制造业将面临“由大转强”的重要命题。这将决定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地位。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汽车企业均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并辅之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国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将会再次落入产业链的低端。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大势所趋。(2)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争我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占据有利地位。解析本题立足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紧迫性,考查生活与哲学发展的一系列观点。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材料,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实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14.材料一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生命起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材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2016年,中国开始实施“十三五”规划,“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进入新阶段。材料三地震是不是永远不能预测,在科学上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争论虽激烈,但是并不是一个靠“少数服从多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能因为地震预测难度大,就放弃努力。我国地震科学工作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遵照中央领导的指示,“争取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水平不断提高,短期预报有新的突破,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2)材料一说明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材料二说明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百年中国的沧桑变化说明中国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村官、村干部相关法律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情感关怀与心理支持
- 2025年司法考试刑法模拟检测试卷:刑法知识点梳理与习题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能力培养试题集
- 2025年传染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1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电梯安装与维修技术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考试题库(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试题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华文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 电信国庆活动方案
- 市场仿真花施工方案
- 职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 2025年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输电线路防雷保护》课件
- 机电设备调试协议书
- 芪参益气滴丸课件
-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3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加解析详细翻译
-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节能意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