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储粮火灾是事故,还是故事?自从老百姓解决温饱之后,粮仓从来没有如此高密度地被全国人民关注过,一切只因中储粮的一把大火。5月31日,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78个露天储粮囤、4.7万吨粮食过火,明火暗火整整烧了二十多个小时,直接损失近亿元,目前剩余粮食正在处理和转运当中。据悉,这个国家级粮库大量储备粮是直接露天堆放在草围成的粮囤中,整个粮库平时储量只有3至5万吨,发生火灾时的库存据说是15万吨。而整个粮库只有一个消防水池和一个加水水鹤。面对公众对于原因的质疑,粮库副主任罗洪权称,火灾也许是一种意外,因为风太大。6月3日,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称,“531”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系“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这样的一个认定,算是给林甸粮仓的这场大火定了一个性,即:意外事故。然而,这样的一个结局,不免要让网民群众们失望了。尽管谁也说不出具体的人物场景情节,但三国水浒里“火烧乌巢”“火烧新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著名场景,数年前央视热播剧天下粮仓里“火龙烧仓”的故事,不禁让人对林甸的这场大火浮想联翩。而联系到中央巡视组近期刚刚入驻中储粮,更为网民们发挥想象力增添了有力的元素。当然,要把目前官方定性的这么一起“事故”,变成一则大快人心的“故事”,需要更多的证据和细节。然而,就中储粮的过往历史而言,这种素材可谓并不难找。以产粮大省河南为例,自2011年以来,相继落马的处级以上干部就包括:原驻马店直属库主任朱群成、原三门峡直属库主任姚宝山、原许昌直属库主任任国正、原周口直属库主任乔建军、原沈丘直属库主任张怀军、原驻马店直属库主任郭玉林、原商丘直属库主任魏显龙、原安阳直属库主任李守根,以及原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等人。另外,以九零粮库、当涂粮库、洪江粮库为例,各地直属库亏空、造假、倒卖等内幕也时有曝光。据业内人士称:“(中储粮)各个直属库是独立的法人,权限很大,但是受监管很少,在国家粮食托市收购上,他们说做什么我们就只能做什么。”国家审计署不久前也披露,中储粮存在违规回购、账外建库、投资企业等问题。“尝鼎一脔”,可知中储粮无论是总公司、分公司抑或是各直属库,其“乱象丛生”可以说是普遍性的。网民们和公众们对于中储粮的想象和质疑,看似无据,其实正是中储粮进行自我改革、自我规范的绝好契机。对于公众而言,一方面要继续保持舆论压力和关注度,另一方面,也不妨小心寻求证据,继续编织故事,发扬“网络反腐”的精神,挖出真正的“硕鼠”和“蛀虫”。对于官府而言,则更要有真诚的“壮士断腕”的勇气,详细调查审计、公开公正处理,给公众一个交待。对于中储粮而言,如何避免所谓“事故”和丑闻一再发生,一场制度上的改革,恐怕在所难免。一场大火,固然可以烧掉许多痕迹,但只要认真追寻,总有一些蛛丝马迹逃不出正义的眼睛。真要认真对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期待故事能越来越精彩。讨论的视角:中储粮大火与巡视组进驻有关系吗?调查中储粮火灾须打消公众负面联想中央巡视组敢碰硬方显震慑力延伸阅读:(思考)中纪委为何越来越高调?中储粮直属粮库火灾与巡视组进驻本无关系,但舆论将二者联系到一起,反映了民众对中央巡视组的高期望值。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当地官方消息称,高温和大风使火情顺势蔓延,造成连营火灾。而在此前的5月27日,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总公司开展巡视工作。很快,有网友就将中储粮直属库的“火烧连营”,与中央巡视组进驻中储粮“联系”起来。说什么因为巡视组进驻,中储粮下属单位意在以大火遮掩亏空,云云。尽管中储粮一再强调高温、大风的天气原因,但还是难以打消许多人的猜测。那么,二者之间果然有关系吗?潮涌的舆论背后,民众又有着怎样的焦灼与不安呢?中储粮此次大火,确实让人意外,因为在消防监控上,中储粮有着严苛的机制。根据其内部规定,直属库每季度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每个月至少一次对消防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对非重点区域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少于50%。此外,粮库消防部门还应该指派专人每天进行防火巡查。而且,储粮囤也都有严格的防火标准。但如此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没有保证储粮百分之百的安全,说明中储粮在制度规章的执行上存在问题,对此,当然有必要检讨和追责。但仅依据一次“火烧连营”,以及时间节点上的前后相承,把火灾与中央巡视组进驻联系起来,目前看来站不住脚。实际上,公众之所以产生类似的联想,与他们对于中央巡视组缺乏足够了解有关。中央巡视组进驻一些央企和地方巡视,目的是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其巡视对象主要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一般的领导干部并不在巡视的视野之内。也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中央巡视组与企业及地方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扯上关系。即便巡视组发现了若干不正常现象,也并无查处的权力,更不能像戏文中所说的“八府巡按”那样,拥有现场处置权,而是应该向中央如实汇报,并由其他机构行使权力、采取措施。事实上,将火烧连营与巡视组进驻联系到一起,也反映了民众对中央巡视组的高期望值。一直以来,囿于现实的、固有的利益格局,在反腐败、监督官员、改变作风等事关全局的问题上,民众更愿意相信“中央来人”。这也是民众赋予中央巡视组以神秘色彩、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尽管中央巡视组很难将触角延伸到一个庞大央企的每一条神经末梢,民众的期待却并未消退。民众的期待,其实是个提醒,粮库大火暴露出的管理漏洞,中储粮管理层是否有责任,中储粮管理是否有其他类似问题,需要巡视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注意。建议中央巡视组以更严密的明察暗访,以更顺畅的信息渠道,以更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做好下一阶段的巡视工作,既消除公众眼中的神秘,也为民众的期待解疑释惑。同时,不妨也以这次“蹊跷”的火烧连营为契机,展开个案调查,解剖麻雀,正本清源,给社会公众一个负责任的说法。原标题调查中储粮火灾须打消公众负面联想5月31日下午,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共造成78个露天储粮囤、储量4.7万吨的粮食表面过火。按照中储粮内部消防安全规定,每季度、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有严格的防火检查,就在这样严格的防火标准下,粮库火灾还是发生了,不禁让人觉得十分蹊跷。(6月2日都市快报)按照中储粮内部规定,其直属粮库的消防责任人每季度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每个月至少一次对消防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对非重点区域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少于50%。此外,粮库消防部门还应该指派专人每天进行防火巡查,并做相关记录。这一防火标准被媒体认为“严格”,但让人生疑。防火标准是否严格至少有三个判断标准:一是要拿标准文本与国外相关标准或类似标准进行比较,看看中储粮防火标准是否严格;二是结果是检验防火标准严格与否的重要“标尺”;三是防火标准严格与否应与中储粮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因此,要对中储粮内部消防安全规定进行充分评判之后,才能定论为“严格”。即使说中储粮内部消防安全规定很严格,不过,再严格的规定如果是“纸上规定”,也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尽管从公开报道中没有发现中储粮库有过“火灾史”,但不等于中储粮的防火标准最严,否则,也不会发生这起火灾。所以,既要追问防火标准的严格程度,也要追问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有关负责人称,高温和大风造成连营火灾,显然此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高温大风并不是今年才有。所以,不能把责任推给天灾,而是要追查人祸。此次火灾激发公众不少联想,有人把火灾与电视剧天下粮仓中的“火龙烧仓”联系起来,还有人把火灾与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联系起来。这些联想,前者是怀疑粮库有关人员纵火掩盖真相,后者是怀疑有关人员故意转移视线。虽然网友们的某些联想缺乏依据,但还是值得我们思考:中储粮火灾何以让网友浮想联翩?除了习惯性质疑外,还与中储粮库、地方粮库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种负面新闻有关,比如中储粮周口直属库原主任乔建军携上亿公款潜逃至国外;中储粮河南公司总经理落马。另外,九零粮库、当涂粮库、洪江粮库等先后被媒体披露存在亏空、造假、倒卖等内幕,也让人对其他粮库产生某些怀疑。也就是说,不是全怪网友们多疑,而是我国粮食储备系统丑闻频出,一旦遇到火灾等事故、事件,就让人容易产生无限联想。而且,从社会上各种事故、事件来观察,火灾等事故往往是表象,所掩盖的是某些深层次问题。因此,公众对于此次中储粮火灾的种种负面联想,不要当成一种习惯性质疑,而是要以“最坏的想象”,进行深入调查,以充分的事实和依据来打消公众的各种想象。从资料来看,中储粮总公司是属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其直属粮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然而,从媒体调查、审计署披露的种种信息来看,中储粮的管理乱象丛生。例如,国家审计署不久前披露,中储粮存在违规回购、账外建库、投资企业等问题。如果不对中储粮进行全面“体检”,恐怕隐藏的问题比一场火灾更严重。尽管有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来规范中央储备粮管理,但不能完全指望中储粮内部消防安全规定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应该制定专门的“中央储备粮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由消防等部门监督执行,而不能仅仅是中储粮内部规定,内部检查。原标题中央巡视组敢碰硬方显震慑力最近,中央巡视组陆续密集进驻一些央企和省市,作为新一届党中央“将权力关进笼子”以及“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重要举措,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巡视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它形成于秦汉,完备于盛唐,强化于明清,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维护政权统治、整肃吏治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当一些地方官吏的劣行得以检举和查处的正常纠错渠道已经失灵时,作为“天子耳目”、直通龙廷的钦差大臣、御史巡按们以其机动灵活、反馈迅捷的信息采集和汇报机制,往往能直接将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事实送到最高统治者的案头,为揪出和铲除害群之马创造条件。因此,巡视官员被称为“治官之官”、“百官之率”。时至今日,这套系统仍然有着高度的必要性。人性是相通的,有权力处,必有腐败风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对权力变异和腐败滋生的防范,是所有执政党共同的、永恒的命题,须臾不可放松警惕;而中央地方的官僚体系下,也难免存在常规渠道下对官员考察的信息失真。如果说,“将权力关进笼子”是一种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化的“顶层设计”,那么我们不妨说,派驻中央巡视组的举动属于一种实地探访的“田园考察”,以图打破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官场情况的传统局限。前者重在“治未病”,而后者则是对“已病而未察”之处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对一个躯体的健康而言,二者各有侧重,缺一不可。对于本轮巡视工作,中央态度鲜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巡视组敢于碰硬,发挥震慑力,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则要求,中央巡视组要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可谓直奔主题,效果值得期待。而期待之余,也希望巡视制度能精益求精常态化而不疲态化。中央巡视制度自1996年启动以来,在提供腐败重案要案的线索方面屡建功勋,如陈良宇案、侯伍杰案等大案,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中央巡视组发现的蛛丝马迹。但这些年来,中央巡视组还肩负监督检查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等职责。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巡视工作的重心,占用了过多精力。最近有关方面调整了巡视工作的重心,令其回归最主要的职能: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应该说是为中央巡视工作“减负”了。明确了“主业”,将有利于明确目标、振作精神。实权化而非实职化。监察巡视官员的实职化、固定化,很容易导致腐败,历史上屡有教训。为了避免利益勾连,此次对巡视组工作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巡视组组长由以往的“职务”变为“任务”,组长不再是“铁帽子”,改为“一次一授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运动会两只老虎课件
- 2025铁路监理培训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脑电图技术(112)(副高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中级考试要点梳理与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ai笔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桥梁护栏常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空管招聘考试高频词汇及模拟题实战演练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家面试指南中级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二
- 无轨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 妇产科学-第十二章-正常分娩课件
- 1【L】系列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手册
- 专升本英语统考试翻译技巧课堂教学课件2
- 除颤仪的使用及护理
- Q∕SY 1753-2014 炼化循环水用缓蚀阻垢剂技术规范
- 压焊方法及设备
-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图
- 内科医生工作总结PPT课件
- 贯彻落实2022年新修订的《地理》科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PPT课件
- SAP_FI__清账接口和部分清账接口_例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