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 学案.docx_第1页
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 学案.docx_第2页
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 学案.docx_第3页
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 学案.docx_第4页
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 学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p5355图文,掌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条件和流程。2.分析教材p55图314,理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重难点击1.动物细胞培养条件和流程。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1970年,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以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思考该如何实现人鼠细胞的融合,动物细胞融合后还有什么用途呢?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得到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后能像电影上一样形成杂种动物个体吗?一、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1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培养基状态和成分:液体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括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小贴士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通常要添加动物血清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补充合成培养基中不足的营养物质;二是为动物细胞提供与内环境相似的生活环境。(2)气体环境:需要足够的氧气和一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调节培养液ph的作用。(3)温度和ph:培养温度要与动物体内温度保持一致;培养基的适宜ph为7.27.4。2动物细胞培养流程(1)取材:取动物的胚胎或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剪碎,加入适量胰蛋白酶或胶原纤维酶使细胞分散。(2)原代培养:经过滤、离心后将动物细胞接种到无菌的培养液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静止或慢速转动培养,称为原代培养。贴壁生长:悬液的细胞贴附在培养瓶的表面,开始有丝分裂,其数目以指数增长的方式增多。接触抑制:贴壁细胞分裂铺满培养瓶的整个表面,细胞相互接触时,细胞分裂停止。(3)传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增殖,即为传代培养。细胞生长到10代左右时,出现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极少部分细胞可以传到4050代,遗传物质没有(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有些细胞(如肿瘤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可以无限制的传代下去。结合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分析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取动物的胚胎或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答案这类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容易培养。2培养过程中两次使用胰蛋白酶,目的有何不同?答案第一次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第二次是将贴满瓶壁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3能用胃蛋白酶代替胰蛋白酶吗?答案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没有活性。4动物细胞培养为什么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答案离体培养的细胞已失去了对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的防御能力,一旦受到污染或自身代谢物质积累等,培养的细胞就会死亡。1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纤维酶使细胞分散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纤维酶使细胞分散。动物细胞培养利用了细胞有丝分裂的原理,主要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细胞。细胞传代培养至50代以后,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2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中,叙述错误的是()a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基本相同b植物组织培养的结果是培育成植株,动物细胞培养的结果是培育成很多细胞c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繁殖和获得无病毒的植株,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细胞产物或杂交细胞d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另外还有动物血清等。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包含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全部营养成分,如矿质元素、有机营养成分、植物激素,但没有动物血清。题后归纳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学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培养基性质固体液体培养基成分蔗糖、氨基酸、水、矿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水、动物血清等培养条件无菌、适宜的温度和ph取材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动物胚胎、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培养结果植株或组织细胞或细胞产物二、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1细胞融合(1)概念:在一些融合因子的作用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细胞的技术。(2)融合方法物理、化学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同,如聚乙二醇、电流刺激等。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2单克隆抗体(1)定义:由一个b淋巴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单一型抗体分子。(2)制备过程取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和营养缺陷型的骨髓瘤细胞。用聚乙二醇诱导两种细胞融合。利用选择性培养液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新的培养液中大量繁殖。注射到小鼠体内培养或者在培养液中悬浮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3)功能诊断试剂: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专一地杀死肿瘤细胞。完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对小鼠注射抗原?答案以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2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为什么要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答案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可大量快速增殖,却不能产生抗体。若将这两种细胞融合在一起,既能分泌大量特异性抗体又能快速增殖。3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经聚乙二醇处理后,培养液中存在哪几种细胞?答案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bb融合细胞、瘤瘤融合细胞、b瘤融合细胞。3用动物细胞工程获得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答案b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将一种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然后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同时培养,在聚乙二醇的诱导下,促使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从中选出能产生抗体的细胞群,即可得到单克隆抗体。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所以在细胞融合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处理。4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b两者都可以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c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试管婴儿的诞生开辟了新途径d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答案b解析动物细胞融合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而植物原生质体是不能的;杂交瘤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而试管婴儿则是胚胎工程内容;生物性状的体现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超级植物”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但性状不一定能全部表达。题后归纳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细胞a、b去壁原生质体a、b融合融合的原生质体杂种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