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试内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选考内容自由选考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考点梳理】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3.特点: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封对象多元化 层层分封4.作用:通过分封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5.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主要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影响: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关系: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1.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权力高度集中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 太尉: 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三公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3.地方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4.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中央: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中朝,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地方: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各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指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作用: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使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措施:削实权(“权”)削弱藩镇,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知州;设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军政,削弱宰相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制钱谷(“钱”)地方各路设转运使,各州郡赋税均由中央直接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设三司(度支、盐铁、户部),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收精兵(“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彼此互不统属;发兵之权归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4.元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另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新高度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分权,后设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无决策权;地方废行中书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此后内阁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票拟”。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影响: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2.君主专制的顶峰清朝设立背景:清初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康熙时设南书房;到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皇帝挑选亲信官员担任军机大臣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军机处的最大特点:“简、速、密”。作用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专 题 总 论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全部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和地方服从中央 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影响:积极有利于国家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人民创造灿烂文明。消极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前提条件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必须要求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及对抗自然灾害和外族的入侵,以保证小农经济健康地发展。政治基础:地主阶级要求强权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地调动人力、物力来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则适应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社会基础: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考点综合】 秦汉大一统,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后,以后历代王朝不断完善这一体制;历代王朝都设置丞相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到了明代,延续了一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观专利培训课件
- 2026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西崇左市英语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妇科宫腹腔镜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新华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抚顺本溪铁岭辽阳葫芦岛市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化学九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书范本60张素材包版权授权协议
- 《离婚协议中的共同子女教育费用分担与调整》
- 2025年北京市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5.2 轴对称(课件)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保密法课件教学课件
-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试题(附答案)
- 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课件
- DB11∕T 1135-2024 供热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 健康养老专业毕业论文
- 2025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国有企业招聘员工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
- 海运订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