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协定处方.doc_第1页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协定处方.doc_第2页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协定处方.doc_第3页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协定处方.doc_第4页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协定处方.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常见病理疗处方一、腰痛1.普通针刺治疗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随证配穴:风寒湿阻滞证配关元、腰阳关;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随症配穴:大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后外侧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留针:留针40分钟,TDP照射。2. 平衡针疗法主穴: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操作:强刺激、不留针、嘱患者卧床休息。(二)艾灸疗法取穴:病变压痛点(阿是穴)、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绝骨、足临泣。操作:每次选用5个穴位,连续施灸2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每日灸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三)推拿疗法: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立于患者的一侧,双手拇指自胸腰段开始自上而下挤压华佗夹脊穴至腰骶部为一遍,往复做35遍.;后沿竖脊肌用滚法,手法轻柔有渗透性,约35min,再于对侧用同样手法。掌压法。局部取肾俞、关元俞、大肠俞、上髎、次髎、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穴上分别用一指禅推法和拿法,约57min。脊柱微调法。患者取俯卧位,再两侧腰骶段竖脊肌行擦法,以透热为度。以上手法一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中央型突出较大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者,突出物有钙化者,伴有严重的椎管狭窄者、椎弓根骨折或伴有脊椎滑脱症者、脊柱有器质性病变者禁用此法。二、颈椎病(一)针灸疗法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腹针、头针、手针、火针、铍针等特色针刺疗法。体针选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加减:风寒畀阻者加风门、风府祛风通络;劳损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加肝俞、肾腧、足三里补益肝肾、生血养筋;根据压痛点所在取肩井、天宗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头晕、头痛、目眩者加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目止痛;恶心、呕吐加天突、内关调理胃肠。操作:大椎穴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肩背、上肢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等。(二)推拿手法1、松解类手法(1)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2)通调督脉法。(3)间歇拔伸法。(4)牵引揉捻法。(5)拔伸推按法。2、整复类手法(1)旋提手法。 (2)定位旋转扳法。(3)旋转法。(4)其他颈椎微调手法。(三)牵引疗法,每次20分钟,七次为一疗程。(四)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三、膝关节炎(一)普通针刺治疗: 主穴:内外膝眼,梁丘, 阳陵泉,阴陵泉, 1、瘀血阻滞:加血海,膈俞以局部取穴为主,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辨证循经选穴: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 腰阳关,肾俞,命门,阿是穴(以痛为腧) 操作:每天取23穴,穴位部施温和灸,以穴位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 2、阳虚寒凝:配合祛湿温阳之穴,腰阳关,风市,肾俞,命门,气海 。 针刺方法:以局部取穴为主,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也可在足三里,阿是穴等处使用火针治疗。或加灸疗,能温经通络、祛寒逐痹,用点燃的纯艾条,以患者病位附近的经穴、压痛点、皮下硬节等反应物部位为中心、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 / B ?( Z( n% j: b3 9 S% z U易舒,博客,论坛,学生社区,张江,大学城,大学生,上海,中医药大分别在每个穴位上施行温和灸,直至透热现象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一般从30-60分钟不等,每日1次。 3、肾虚髓亏:虚证加膝阳关, 腰阳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阿是穴(以痛为腧) 针刺方法:以局部取穴为主,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 q; ( E( y1 A& ! Q# D7 g+ K- 张江大学城论坛|属(二)火针: 1、初期取穴:膝关节周围腧穴,如阴陵泉,阳陵泉,膝关,足三里等穴,刺法:疼痛剧烈,行走不便者则首选火针治疗,选用中等火针行速刺法,从膝关节周围穴位向膝内刺入,进针5分深。疼痛缓解后使用毫针,并针尾加灸治疗。 2、后期取穴:以病变局部腧穴为主,如阳陵泉,膝关,足三里,加太溪,气海,关元,腰阳关,肾俞等穴以加强祛邪扶正之功。刺法:选用中等火针行速刺法,对于肿胀较重者,关节腔有积液者可于膝关节周围穴位选取一穴,用粗大针深刺至关节腔内,使积液流出。如未流出者,使用局部拔火罐,待积液流出后用无菌纱布包裹,膝关节。一般3天治疗一次,15天为一疗程。 (三)中药熏洗治疗 (院内协定处方)方药组成:苍术15g、赤芍15g、防己15g、羌活15g、木瓜15g、桑枝15g、地龙15g、细辛15g、威灵仙15g、三七15g、苏木15g、川乌15g、土虫15g、薏苡仁30g、鸡血藤30g每日两次,五日一疗程。4、 中风(一)针灸治疗1.中经络治则:调神通经、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处方:水沟或百会 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加减: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镇肝潜阳;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化痰熄风;痰热腑室加曲池、内庭、丰隆清热豁痰;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益气活血;阴风动加太溪、风池滋阴潜阳;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随加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随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绝谷、纠内翻、丘墟透照海;足外翻加中封、太溪、纠外翻;足下垂加解溪、胫上;便秘加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古、关元。2.中脏腑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加减:闭证加刺十宣、合谷、太冲开窍启闭;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回阳固脱;呼吸衰竭加气舍益宗气而调呼吸。(2) 其他治疗推拿手法(患侧拿法、滚法、揉法、点法、四肢摇法)配合经络走罐。五、面瘫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