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 向“距离”挑战 学案.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 向“距离”挑战 学案.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 向“距离”挑战 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向“距离”挑战一、立体交通的诞生1背景(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了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概况(1)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以汽油机为动力机,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2)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3)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成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3影响(1)全世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汽轮代替帆船,汽车、飞机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2)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内燃机提示:内燃机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内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热效率高、启动性能好的特点。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例1】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个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若想到英国各地巡视,那么她可以选择乘坐()。轮船火车飞机汽车a b cd答案:c二、穿越大洋的电波1背景(1)19世纪,随着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相继发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先后被发明出来。(2)从19世纪初开始,欧美的一些发明家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研制通信装置。2发明(1)有线电报发明: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应用:欧美各国纷纷架设电报线路并向全世界扩展,形成遍布全球的电报网。a1851年,横跨英吉利海峡连接英法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b1866年,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2)电话发明:1876年美国人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电话机。应用:建立电话公司,生产电话机,经营电话业务。影响: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3)无线电通讯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被后人称为“无线电之父”。1902年,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成功。1916年,他完成的短波试验,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释疑点 近代电信事业的发展提示:首先是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为电信事业打下了基础。其次是美国人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此后电话逐渐被广泛使用。最后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电磁波,为无线电通信奠定了基础。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的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这样,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为标志的近代电信事业发展起来。【例2】 19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的成就是()。a将磁力转化为电力b将电磁波的理论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发明无线电报c发现电能产生磁力d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马可尼根据电磁波原理发明了无线电通信。答案:b三、改变世界的网络1计算机的发明(1)产生及发展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2)影响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基础。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2互联网的诞生(1)条件: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2)影响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使信息高效率传输,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例3】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解析:注意图中各个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即可排出各国的先后顺序:伽利略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电脑互联网技术。答案:a四、改变时空的发明领域发明人国家时间(年)成果交通运输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德国1885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1887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船莱特兄弟美国1903制成第一架飞机电信技术莫尔斯美国1837发明有线电报机贝尔美国1876发明电话机马可尼意大利1902、1916无线电报试验成功、完成短波试验计算机技术美国1946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美国率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例4】 促使人类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的关键发明是()。a蒸汽机b.内燃机c电力机车 d电子计算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判断问题的能力。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答案:b五、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1积极影响(1)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2)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3)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4)思维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2消极影响(1)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2)全球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3)还有一些人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特别是腐朽落后的文化和信息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例5】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主要反映了()。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d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全球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