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山岳的形成.doc_第1页
No3山岳的形成.doc_第2页
No3山岳的形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阜阳三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 编制:任国俊 审核: 批准: 使用时间:2013.2 班 组 姓名: 等级:3.山岳的形成【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形成,提高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分析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的方法。3.激情投入,享受快乐,认识自然地奥秘。【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利用大约40分钟认真预习,结合课本细致、扎实、系统掌握知识梳理部分。2.独立完成“自学引导”和知识构建,自我检查预习效果,总结知识和能力缺漏。3.下节课将对学案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反馈。【自主梳理案】问题一 :褶皱山1.从岩层形态、新老关系、对地貌的影响三个方面区别背斜和向斜构造类型判断依据对地貌的影响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依据)地形成因背斜向斜问题二:断块山和火山1.断层形成的条件有哪些?2.断层形成后岩层的相对运动形成的构造地貌有哪些?举例说明3.认识火山的构成,说明火山锥上、下坡度的差异性。4.火山和岩溶高原的区别问题三: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运输方式选择:思考为什么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2.山地交通运输线路如何分布?布局是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疑难问题反馈】: 【知识体系构建】【预习检测】(限时5分钟完成)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A.山脊 向斜 B.山脊 背斜 C.山谷 向斜 D.山谷 背斜2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在该图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是C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3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处的地形属山地。(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课内探究案】I.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一 :顺地形与地形倒置1. 读图(1)判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2)说明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3)该处要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处还是乙处,说明原因。探究二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分析选址并说明原因或依据. 矿产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铁矿或煤矿采石场隧道泉水地质构造原因【高考再现】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5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12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课后延伸案】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2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3下图反映的大抵发育过程是()A冲积平原 B断块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下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读“某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5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海沟6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排列应为()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7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公路,与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理由是_(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占用土地 B工程造价 C民工数量 D技术水平(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CD线路。答案(1)受地形的影响,山区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3)B(4)迂回前进大于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线路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在山岳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选线一般应按地形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节约建设成本的需要;降低技术难度的需要;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的需要。(如果像平原地区那样,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实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这将会增加工程量和工程难度,严重破坏山体,从而导致山体的不稳定性,引发地质灾害。但线路也不能完全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会使线路过分曲折和起伏,导致营运困难)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岳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找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答案: 1.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2.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3.断层: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