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作业-手机发展史.doc_第1页
移动通信作业-手机发展史.doc_第2页
移动通信作业-手机发展史.doc_第3页
移动通信作业-手机发展史.doc_第4页
移动通信作业-手机发展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机发展史学号: 姓名: 班级: 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的信息传输与交换,包括固定点与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之间、移动体之间、移动的人之间的通信,都属于移动通信的范畴。手机是移动电话的简称,又称为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手机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手机应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具有非常壮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第一代模拟手机已经淹没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潮流中,3G手机开始走上了普及的道路。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等。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2. 手机的发展进程一、手机时代划分1)模拟网的发展(1G)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2)GSM网的发展(2G)第二代手机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1993年,我国开始建设“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G网络已经遍布全国每个角落。3)3G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手机已经走上历史舞台。第三代手机的开始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以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是实际最终的结果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竞争。这些新的制式都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在带宽利用和数据通信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4)4G的发展4G手机距离我们将不再遥远。据工信部近日批复同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准 4G网络(TD-LTE)的规模试验总体方案,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城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4G移动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网络层。物理网络层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它们由无线和核心网的结合格式完成。中间环境层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变换和完全性管理等。 物理网络层与中间环境层及其应用环境之间的接口是开放的,它使发展和提供新的应用及服务变得更为容易,提供无缝高数据率的无线服务,并运行于多个频带。这一服务能自适应多个无线标准及多模终端能力,跨越多个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大范围服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传输;抗干扰性强的高速接入技术、调制和信息传输技术;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适应阵列智能天线;大容量、低成本的无线接口和光接口;系统管理资源;软件无线电、网络结构协议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技术核心。OFDM技术的特点是网络结构高度可扩展,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扰能力,可以提供比目前无线数据技术质量更高(速率高、时延小)的服务和更好的性能价格比,能为4G无线网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都将采用OFDM技术。4G移动通信对加速增长的广带无线连接的要求提供技术上的回应,对跨越公众的和专用的、室内和室外的多种无线系统和网络保证提供无缝的服务。通过对最适合的可用网络提供用户所需求的最佳服务,能应付基于因特网通信所期望的增长,增添新的频段,使频谱资源大扩展,提供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运用路由技术为主的网络架构,以傅利叶变换来发展硬件架构实现第四代网络架构,移动通信将向数据化,高速化、宽带化、频段更高化方向发展,移动数据、移动IP将成为未来移动网的主流业务。二、手机发展大记事1956年,爱立信公司和瑞典一家公司合作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部可移动式通信电话。1973年4月,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摩托罗拉3200)由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马丁库帕发明,这种电话重约1.13公斤,靠电池运转,总共可通话十分钟。标志着世界进入移动通信的新时代。1987年,现代手机的雏形诞生,它相较以前的电话相比轻巧并容易携带,尽管如此它的重量仍有大约750克。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翻盖式手机摩托罗拉MicroTac 950诞生,这款手机开创了时尚化的崭新天地,最终为今天各种各样的纤薄手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高额的通信费阻碍了手机的发展,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放开了更多的无线频谱,通讯费有了较大的降低。同时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了重量为75克的手机,标志着轻便手机的问世。1995年,爱立信GH337成为第一款进入国内的GSM手机。1995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的爱立信GH398成为第一款可编铃声手机。1997年,汉诺佳CH9771成为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1998年贝尔实验室推出了一系列简明的手机费用包月方案,用户按月支付费用后就能获得一定的通话时间,至此手机广泛普及。1998年,诺基亚6110成为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1998年面世的8810是最经典的手机设计之一。8810的贡献在于是手机设计第一个在打电话这单一功能上增加了另一个象征功能,就是品位的体现和使用者的身份象征这就是所谓的“贵族手机”。1999年,第一款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诞生。 1999年,摩托罗拉328C成为第一款翻盖设计手机。1999年8月爱立信推出了R250s PRO 。此后,一代又一代坚固的三防手机为爱好户外运动的人们提供了方便,满足了人们探险未知世界的心理需求。2000年,诺基亚7110成为国内最早支持WAP的手机。2000年,三星SCH-M188成为第一部MP3手机。2000年,西门子6688成为第一部支持扩展卡音乐机。2000年,爱立信R380sc成为第一部Symbian智能手机。2000年9月,夏普和日本沃达丰合作推出的J-SH04 首部拥有摄像头的手机,开拓了拍摄手机新领域,为手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道路。2001年,三星公司首次提出了双屏手机的概念,并随后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双屏手机三星A288。2001年08月,第一款彩屏手机西门子S1088诞生。2002年问世的摩托罗拉V70手机采用了360度旋转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手机打开方式,开创了旋转的新时代,后来LG KG928、索尼爱立信的W550i、S700,夏普V903SH、诺基亚7373、N93等均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旋转外型设计。2002年01月“出生”的摩托罗拉V8060是中国第一代机卡分离式CDMA手机,自这款手机开始,CDMA手机开始了飞速的发展。2003年,索尼爱立信P802成为第一部UIQ智能手机。2003年,诺基亚6650成为国内第一款WCDMA手机。2004年发布的摩托罗拉Razr v3将超薄设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带来了超薄设计的潮流。2006年,LG推出了首部采用红外触摸感应按键手机LG Chocolate KG90。2007年,LG推出第一款金属外壳超薄滑盖手机LG Shine ,带动了目前手机设计领域的金属风潮。2007年,苹果iPhone成为跨时代的手机设计革命。2008年,三星SCH-B600成为 第一部千万像素拍照手机。2008年,HTC G1成为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2008年,诺基亚5800成为最具人气的触屏手机。2008年,海信TM86成为第一款获得验证的TD手机。3. 对手机未来发展的展望今天,移动电话的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固定有线电话,成为了通信行业的一大亮点。据ITU资料显示:电信业务的增长从1992年开始逐步加速,至2005年,全球一定用户数为20亿,业务量为6000亿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为10.3%;固定用户数为14亿,年平均增长率为7.8%;2002年移动用户数已超过固定用户数。随着手机一代一代的向前推进,通信行业中的许多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信的业务从单一的语音向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业务方向发展;通信的网络从分立的网络向融合化、开放架构发展;通信的手机终端从简单满足人们语言沟通的需求向如何充分利用5个感官来满足人性的需求方向发展。如今,3G的时代已经到来,4G的研发、试验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手机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我们进入一个无线社会,用手机通话和发短信得时间几乎达到了每年一万亿分钟。手机不仅改变了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认为,未来的手机有着俩个极端。简单实用的手机仅仅具备基本的通信功能;功能强大的则成为强悍全面的个人移动终端。为了携带更方便,操作更简洁,我相信简单实用的手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容会很受一部分的消费者的欢迎。简单实用的手机仅仅具有传统的语音通信、收发短信功能。但我相信在它简单的机身上我们随时可以发现新型的技术。想象一下,也许未来实用的手机就你现在蓝牙耳塞大小,可以随时的戴在耳朵上,一切功能都通过语音控制,那是多么的方便。相对如简单实用的手机,我相信大部分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功能强悍全面的移动电脑式的手机。我想那样的手机与电脑的区别已经不大了。高清的视频传输、婉转动听的网上音乐在线播放、随时随地无流量限制的上传下载一切网上资料多么值得我们憧憬的体验。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来通信行业的发展,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