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 百日维新 课件(17张) (1).ppt_第1页
人民版选修1 百日维新 课件(17张) (1).ppt_第2页
人民版选修1 百日维新 课件(17张) (1).ppt_第3页
人民版选修1 百日维新 课件(17张) (1).ppt_第4页
人民版选修1 百日维新 课件(17张) (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百日维新 专题九戊戌变法 情境导入1898年 经光绪皇帝下诏 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 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和沙滩红楼等处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 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右图为京师大学堂遗址及匾额 专题九戊戌变法 1 除了设立京师大学堂 百日维新期间还颁布了哪些政令 2 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 3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专题九戊戌变法 课程标准1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特点 2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 百日新政 戊戌变法的措施1 背景 1 1897年11月 德国军队强占 举国愤慨 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 历陈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维新变法的紧迫性 终于引起了光绪帝的重视 2 1898年1月 康有为呈送 吁请光绪帝实行变法 后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 开端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 实行变法 史称 胶州湾 应诏统筹全局折 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 3 措施 1 政治方面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允许创办报纸 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 经济方面 提倡和奖励士民 开垦荒地 修筑铁路 开采矿产 3 军事方面 裁汰绿营 军队改用 训练 4 文教方面 废八股 将各省大小书院 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 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投资设厂 西法 二 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的结局1 原因 维新变法的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派的利益 招致他们强烈的抵制和反对 2 准备 1 变法之初 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罢黜支持变法的 帝党 首领翁同龢 并控制朝廷的 大权 2 慈禧太后大力提拔亲信担任重要职务 顽固 用人 3 经过 1 1898年9月19日 慈禧太后自颐和园突然返回紫禁城 同时命令荣禄节制的部队向北京 天津集中 2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宣布重新 将 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3 慈禧太后大肆搜捕维新党人 1898年9月28日 谭嗣同 刘光第等 被杀害 4 影响 戊戌政变使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使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距离拉得更大了 训政 光绪帝 戊戌六君子 三 戊戌余音 戊戌变法的影响1 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2 清末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不得不实施 其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戊戌维新时期的改革方案 3 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 民主的火炬 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也促进了 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变革 新政 爱国 资产阶级 史料 又一次的幻灭 昙花一现的 现代化 图一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 三分钟慷慨派 史学家胡绳语 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 以 成事不说 为由纷纷散去 但是 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 以致成为一场 现代化 运动的先声 图二 在 忧时七上皇帝书 的感召之下 生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 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 与一位 秀才 共谋国事 图三 但是 这场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 现代化 运动 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 休止符 探究问题 1 具体解释 已成定局的悲剧 和图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为什么说图一暗喻的历史事件是一场 现代化 运动 2 这场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 现代化 运动 失败的原因何在 图三释文中 没有用 画上了句号 而是酌字 画上了 休止符 这里的深层次含义如何 提示 1 甲午战争战败 签订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推动维新运动兴起 政治上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 文化上学习西方科技 挽救民族危机 2 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含义 戊戌变法失败后 中国现代化探索并未终止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继续探索 一 百日维新的特点从维新变法的内容 性质 目的 作用等多个角度来把握 具体表现如下 1 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下至经济基础 上至上层建筑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 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 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 从推行范围来看 仅限于社会上层 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 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 从推行者来看 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 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4 从性质上看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 从目的上看 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 6 从作用上看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7 从推行方式来看 变法措施过于急躁 分不清轻重缓急 二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1 失败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资产阶级维新势力过于弱小 2 客观原因 反动势力强大 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19世纪末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 这就使改革面临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