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作业.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7烟台期中)公元前110年,西汉政府在全国推行均输法。据史记平准书集解:均输,“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这表明西汉政府推行的均输法()a保护小农经济b打击了豪商大贾c增加了政府收入 d稳定了市场秩序解析:选c。“输于官者”的均输法打击了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不管富人穷人,都要均输,并非打击豪商大贾,故b项错误;“官有利”说明增加了政府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秩序,故d项错误。2(2017北京海淀区期中)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大农丞(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c强化市场的统一管理d用内臣削弱外朝相权解析:选a。材料中强调“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并不是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强化对货币的管理不能等同于市场的统一管理,而且加强货币的管理是手段,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接受(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九卿属于外朝,故d项错误。3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解析:选b。根据“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可知其目的是防内,故a项错误;根据“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可知国家根据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不断地调整政策,故b项正确;题中没有明确数据说明收入的多少,故c项错误;根据“照粤关之便”可知能够对外贸易的地方并不普遍,故不能否定既定的政策,故d项错误。4(2017顺德适考)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住处商谈贸易问题。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英使臣企图占据商贸主导地位b中英两国外交礼仪存在着差异c清廷官员“天朝上国”的心态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国力强盛解析:选c。材料反映中英两国对座位次序之争,没有体现出英使臣企图占据商贸主导地位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中英两国外交礼仪存在差异,但与问题本质不符,故b项错误;清廷官员不接受现代外交礼仪,反映出清朝自诩“天朝上国”的心态,故c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840年,故d项错误。5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标志着()a重农抑商政策面临着重大的转型b海上丝绸之路较以前有重大发展c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解析:选c。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届封建政府的基本治国之策,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故a项错误;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使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了一定冲击,故b项错误;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与材料“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相符,故c项正确;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与材料“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不符;故d项错误。6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解析:选d。纲常伦理是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政府不会去颠覆,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唐初徭役赋税状况,故b项错误;这些措施与均田制无关,故c项错误;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来增加人口,而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唐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d项正确。7(2017温州适测)比较汉、宋关于商人做官的相关规定,从其变化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汉代“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宋代“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a科举制度比察举制封闭b宋代抑商政策事实上已放弃c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d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解析:选d。题目讨论的是工商阶层入仕做官的规定,与科举制和察举制无关,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汉代时商人及其后代不准做官,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可以弃商从政,社会阶层有所流动,故c项错误;宋代时允许商人弃商从政,显示了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在宋代有所改变,故d项正确。8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a严格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仍然垄断外贸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解析:选c。材料中“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的限制放宽,不再严格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错误;选项b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反映的现象,可以看出虽然对外贸易限制有所放松,但是官府在对外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我国走向对外开放,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2017银川质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神宗元丰年间制定了“广州市舶条法”,史称“元丰法”。至南宋时海外贸易达到全盛,当时监管市舶务的张阐奏言:“比者叨领舶司仅及二载,窃尝求其利害之灼然者,无若法令之未修。何当福建广南各置务于一州,两浙市舶务及分建于五所,三路市舶相去各数千里。初无一定之法,或本于一司之申请而他司有不及知,或出于一时之建明而异时有不可用,监官之或专或兼,人吏之或多或寡,待夷夏之商或同而或异,立赏刑之制或重而或轻,以至住舶于非发舶之所,有禁有不禁,买物于非产物之地,有许有不许,若此之类,不可既举。故官吏无所遵守,商贾莫知适从。奸吏舞文,远人被害,其为患深。欲望有司取前后累降指挥及三路节次申请,厘析删修,著为一司条例。”建议朝廷制定专门的市舶条法,以有效管理海外贸易,禁绝官吏上下其手。朝廷嘉纳之,“委官详定”,这样,单行市舶敕令在南宋进一步发展并完备。宋代商业立法与欧洲同期商法之比较材料二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恤商政策,对官吏妄加征税给以严惩。如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摘编自宋代商业管理中的伦理精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市舶官员张阐上奏折的背景、目的和结果。(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代商业政策的特点。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初无一定之法”来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建议朝廷制定专门的市舶条法,以有效管理海外贸易,禁绝官吏上下其手”来归纳;第三小问根据材料“朝廷嘉纳之,委官详定单行市舶敕令在南宋进一步发展并完备”归纳。(2)材料一表明中央政府制定全国性的市舶法令,说明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材料二表明法令条款详细,以防范官员侵犯商人的合法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