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案).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二: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案).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二: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案).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二: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案).doc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二: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3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二、预习检查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新确立了_、_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 _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实行的决策。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始了从“阶级斗争为纲”到_ _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_ _、从封闭到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_的新道路,标志着_ _ _的到来。3针对_的弊端,_于1978年自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_省的一个公社挂出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_迅速推广。它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_ _制前提下,采用_的形式。克服了平均主义,使农民有了_和_的自主权,调动了积极性,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4由于长期实行的_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_体制,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由此展开,改革的重点从_转向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行_的管理体制;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_;在分配改革方面,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改为以_、_的分配制度。5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_、_、_和福建的_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1988年,_经济特区建立。1984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_。1985年后,中国决定在_、_、_和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0年4月18日,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_。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江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三、问题探究1.概括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及其经验教训。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加以概括。)四、思维训练阅读下列材料:1979年1月,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个农民搞起了大包干,率先敲响了农村改革的试点。从此以后,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当时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一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可包干到户)。后来,全国主要采用把土地包干到户经营,不计酬,不统一分配,有人形象地称为“自负盈亏”。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其背景是什么?(2)如何从本质上理解上述现象?(3)这一历史现象的意义是什么?五、课后巩固1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主要是指本次全会( )a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b明确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书写了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3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4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5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政府开始改变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a b c d 71990年我国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是()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文化中心之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a b c d 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请回答:(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经济特区,目前我国有哪几个经济特区?(2)经济特区“特”在什么地方?(3)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8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简述这一格局形成的过程。答案二、预习检查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2. 经济建设 全面改革 对外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人民公社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四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包产到户、包产到组集体经济管理生产分配4高度集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城市增强企业活力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股份制5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浦东三、问题探究1第一、农业合作化,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二、人民公社化,合作化的规模更大,公有化的程度更高。 第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前提不变,改革生产经营权和分配方式。经验教训: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思维训练(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在全国农村推广开来。其背景是: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2)本质是改革农村生产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