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4.2 王安石变法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选修1:4.2 王安石变法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选修1:4.2 王安石变法 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八) 王安石变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a青苗法 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解析:选a在变法以前,对农民进行高利贷盘剥的主要是大地主,而青苗法规定由政府向农民借贷,从而限制了高利贷盘剥。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王安石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是其“理财”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3叶坦的大变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王安石则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a减节冗费 b合理用人c增加税赋 d增加生产解析:选d王安石认为改革的症结在于“民不益赋而国用饶”,意思是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4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实施了()a保马法 b将兵法c保甲法 d军队精简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地方治安便有了好转,出现了题干中的情况。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王安石之所以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说明他已发现科举制存在弊端,故a项正确。621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时王安石为变法培养人才进行了教育改革。下列对王安石变革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d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制度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变革是为变法服务的,教育内容更加务实,但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还是科举制度。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铺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官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卖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限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材料三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矣。”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商品交易中的什么社会现象?(6分)(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多为兼并之家所困折阅失业”可知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第(2)问从材料一最后一句话和材料二可知政府设置市易务,平抑物价。第(3)问从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市易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增加了政府收入,但结果失败了。答案:(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2)设置市易务,即由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3)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这些措施最终被废除。8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6分)(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二人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其措施,依据教材归纳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内容。第(2)问,从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