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感动中国》效应.doc_第1页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感动中国》效应.doc_第2页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感动中国》效应.doc_第3页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感动中国》效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感动中国效应摘 要:感动中国自2002年开播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学术界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的研究数量不多。因此,本文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大众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榜样影响受众以及强化三个方面来对感动中国节目以及其产生的效应进行探讨,并浅谈自己的想法。关键词:感动中国;榜样力量;大众媒介;强化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倾力打造的精神品牌栏目,从2002年第一次感动中国评选以来,该节目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年,它每年会从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中推选出十位人物进行投票,这十位人物或推动时代进步,或爱岗敬业,或以个人的行为做出突出贡献,他们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给人们传递了正能量,他们让十三亿颗心为之感动。过去的十一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上百位年度感动人物,每届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都会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受众为感动中国得奖人物的感人事迹而动容,得奖人物成为受众心里的榜样,榜样某种程度上引导了受众的行为,引发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好人好事行为的产生,引导了社会主义精神风貌。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评选出的许多年度感动人物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但这里的榜样不仅仅是指那些年度感动人物。“榜样,又可称为示范者,是指可被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一般容易被认为指人的行为,其实某些有代表性的、值得推广的社会事件(如希望工程、基层选举等)、某种观念(如奉献精神、环保意识)、某种风气(如班风、校风、市风等)也应当被视为榜样。”纵观所有获得感动中国提名的个人及团体,我们可以发现其树立榜样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例如一些年度感动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向人们传递爱心。像公众人物成龙,怀着对国家的情感和社会的爱心来影响着他人,他为困难的人慷慨解囊,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鼓舞着他们的信心,传递着人与之间的温情;一些年度感动人物用自己的行为向社会证明那句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像新当选的2012年的感动人物陈斌用五年的实际行动来照顾生病的母亲,在母亲遇到困难的时候,用自己的力量来报答的母亲养育之恩,感动你我;还有一些年度感动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像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航空英模罗阳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反映了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和人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指榜样有带动群体趋向自身行为的力量,榜样为人们的社会学习提供了参照物,提供了一面做人处事的镜子。马克思说,人降生是没有带镜子来的,他是把别人当作镜子来照自己的,榜样就起到了镜子的作用。而感动中国树立的感动年度人物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起到一面巨大的镜子的作用,这是和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强大的推动力和评选产生后的强化分不开的。一、大众媒介对感动中国的推动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日益突出。首先,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已经成为无所不在,无法避免的信息来源。其形式涵盖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只要是社会的一员,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的影响。其次,由于大众媒介延伸了人得器官,扩展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且又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这使得当今社会人们每天受到媒介所传播信息的影响已经大于通过人际交往获得信息的影响。感动中国的节目形式突破了单一电视专题节目的局限,在社会层面上收获了超越想象的形象评价。从生成机制来看,感动中国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它深入当今社会结构,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主要表现在 :年度人物选择扎根深厚的社会土壤;节目形态创新设计,将新闻表达、人际互动及“加冕”仪式集于颁奖晚会上;人物形象塑造与传播,契合了人们在价值观上的期待。感动中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是高收视率,根据公布的数据,CCTV综合频道感动中国收视率达1.74%,这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关注程度;二是深入的社会参与及反馈度,包括公众推选候选人、网上投票与话题热议,由此促成了个人、家庭和社会集体的互动;三是感动中国创新了社会价值传播的模式,尤其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以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方面,显现出比传统的带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更为受众接受的优势。 感动中国通过大众媒介的推动,在社会上能引起强大的反响,塑造出一个个榜样,形成感动中国效应。二、感动中国树立的榜样力量“榜样”是通过其言语和行为来体现的。言语和行为对于劝服人们学习榜样都很重要,但是二者相比,行为的力量更为显著。班杜拉做过一项关于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到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响;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感动中国在栏目设置上摒弃了一般弘扬优良品德的呼号模式,转而向受众展示榜样的具体行为,这一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受众对于行为的学习意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身作则。同时,榜样的力量还在于可以迁移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我们这里所指的榜样迁移是大众传媒提供榜样行为,被受者迁移到类似于榜样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榜样的其他情景中,这样便可以派生出更多的同类的新行为。受众对于媒体示范行为的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受众抽取媒体示范者行为的基本精神,并将之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例如感动中国曾颁奖给胡忠和谢晓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并没有机会去经历十二年多的时间抛弃本有的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所学校当支教志愿者。但是人们却可以将这种不怕艰苦迎难而上,为祖国贫困地区儿童更好地成长牺牲自己的品质延伸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遇到不怕困难,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就是榜样迁移的力量。其二,透过隐藏在榜样行为后边的道理或规范形成新的行为。媒体信息再丰富也不可能穷尽所有人的全部人生经验。从某个榜样的表层行为中挖掘其内在的道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将有限的媒介榜样转化为无限的新的行为范式。例如孝子陈斌强在母亲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寻回后,决定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动摩托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一日。对于父母健康,不需要这样做的人来说,也许效仿意义不大,但是人们却能够从这一事件中体会到孝心的重要性,更好的让父母更好的颐养天年,尽一份自己的孝心。这些道理在受众的人生中起到积极影响,有一部分都来自于对于榜样的精神的举一反三。三、强化推动感动中国不断影响受众强化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刺激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从而达到强化目的。强化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的目的是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负强化则是制止榜样的行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在我国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节目大都是健康向上的,因此我国的节目大都以正强化为主。感动中国节目所宣传的内容积极健康,能够很好的传递社会正能量,而其树立起的一个个榜样,又是人们学习的典型。利于营造社会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而在每年二月中旬的颁奖典礼之后,社会上的大众媒介更是会涌现铺天盖地的对于年度感动人物及其事迹的宣传,同时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们学习年度感动人物的新闻不断发生,来强化榜样的影响力。例如,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两年后回校。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之前,就有许多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大范围的报导,而他被评选为2004年感动年度人物,更是提高了人们对义务支教以及对社会奉献爱心的认识。颁奖典礼之后,许多学习徐本禹事迹的新闻纷纷涌现,而媒体报导后,又促进了人们对奉献爱心的认识。四、结语感动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树立的榜样能够带给人们心灵的冲击,并成为“标志性的符号”,达到应有的正面宣传效果。它成功的利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社会学习理论的人得行为受环境影响、榜样影响受众行为和受众受到强化影响的理论,不再采取歌功颂德的宣传模式,而以另外一种更容易感化受众、影响受众的模式去宣传真、善、美,去引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良好方向。参考文献: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著 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