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长沙市岳麓实验中学: 李金华一、基本说明本教学设计是本人与本校历史教师共同探究后的思想结晶,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2)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1)展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地震救灾现场的图片和指导救灾的文字材料,导出人文主义的概念。(2)依据材料提炼智者学派的思想观点,并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3)通过比较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的异同,感受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介绍苏格拉底的趣味故事,拉近学生与苏格拉底的情感距离;介绍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故事,感受他坚守信义、坚守道德、尊重法律的伟大精神。(4)引导学生提炼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人文主义观点的核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挥历史借鉴作用,理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面前,人不能过于自以为是。(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3)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二)内容分析:1、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2、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三)学情分析:学生基础不够好,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可贵的是学习积极性较高,愿意学习,乐于参与课堂。(四)设计思路:1、通过展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地震救灾现场的图片和指导救灾的文字材料,导出人文主义的概念。从而导入新课。2、关于新课:从公元5世纪古希腊政治、经济状况入手,分析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依据材料提炼智者学派的思想观点,并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比较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的异同,感受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介绍苏格拉底的趣味故事,拉近学生与苏格拉底的情感距离;介绍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故事,感受他坚守信义、坚守道德、尊重法律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提炼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人文主义观点的核心,培养学生从课文提炼观点的能力。最后,通过简明扼要的小结,使学生对本课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产生整体认识,并明确:本课提到的这些人文精神虽然是进步的、光辉的,但在当时社会只是一股先进的思想细流,不是社会思想的主潮。当时社会思想的主潮依然是神学。3、巩固练习。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展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地震救灾现场的图片和指导救灾的文字材料。提问:看到这组材料,同学们有何感想?温总理的身上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什么是人文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主义思想现在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讲授新课: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一、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1、概念: 教师指明概念。2、产生背景: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为什么会出现这批自命为“智者”的人?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两方面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回顾古希腊经济、政治发展情况。(1)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2)政治: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 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智者学派就应运而生了。3、代表人物及主张:(1) 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2) 主张: 阅读材料:普罗泰格拉在论真理中说,“人是万物的 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他这里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一个人的行为是好是坏,也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合作探究】: 上面这段话揭示了智者学派的哪一核心观点? 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提问:这一观点的含义是什么?含义:人的感觉是衡量万物的标准。评价:积极: A.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B.对后世起思想启蒙的作用; C.其勇敢探索、敢于否定传统的精神十分可贵。消极: A.否定了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的客观性,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B.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C.否定法律、制度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以古鉴今,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观点看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会得出一些什么结论?所以,对待这个思想观点,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才有利于建立美好和谐的社会。【过渡】智者学派的观点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对雅典社会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人们贪图无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针对这种情况,苏格拉底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进行修正,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1、观点: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3)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一切罪恶源于人的愚昧无知,教育是获得美德的途径。2、评价:(1)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苏格拉底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真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苏格拉底把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倾向进一步推向前进。但是它的人文思想同样存在严重缺陷。他说“在某种意义上你自己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显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教师列举关于美德的几则名言,师生共享。探究学习 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异同点?同: 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异: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则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美德的重要性。 介绍三则苏格拉底的趣闻(打雷之后必定下雨、求知、快乐)拉近学生与苏格拉底的情感距离。苏格拉底是西方智慧的代表,终身为维护真理而奋斗,为教育青年而努力,到最后却被雅典公民法庭以渎职罪、败坏青年罪判以死刑。情境体验 大家一起看看他临死前发生的故事。公元前399年5月的一天。雅典。天空阴云密布。囚室里,一位70岁的老者被12名弟子围在身边。毒芹草的汁液已经碾好,盛在一只杯子里端了上来。老者把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对弟子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说完,一口喝干了毒酒。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老者感到双腿沉重,他躺了下来,神志开始混乱。他对身边的朋友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了眼泪。这位老者就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被称为希腊孔子的苏格拉底。他就这样结束了自己顽强而孤独的一生。其实,在临死前,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打算带他逃离监狱,远走他乡,但他放弃了。 【有感而发】谈谈你们的感想。苏格拉底是不是必须死? 苏格拉底诞生时,中国的孔子大约过世10年。我们可以说,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出生年代很相近。通过对比,人们发现这两个人竟然有一些神奇的相似点。 鼓励学生思考 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看。 教师总结:两人最大的相似应当是都重视道德的作用,都重视教育,是伟大教师的典范。 【过渡】苏格拉底死后,他的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续宣传人文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 教材介绍了柏拉图的哲学观和社会理想。(1)哲学观: 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人类的目标就是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理念。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反对雅典式的公民普遍参政的民主政治,主张贵族政体。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他说“每个人只有从事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才能做得最好。”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岂不是很荒唐?苏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对平民政体的成见。那么柏拉图心中理想的国家是怎样的?由谁来治理?(2)社会理想:柏拉图的社会理想体现在其名著理想国中。理想国家: 社会分工,贤人治国。(“贤人”指哲学家)柏拉图的这些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亚里士多德人类的社会地位: 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揭示了追求真理的永无止境!四、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于古希腊,其中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关注的对象由神转向人;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是产生美德的途径”,关注的对象已深入人的精神生活;柏拉图提出“社会分工,贤人治国”,关注的对象深入到社会应该如何分工;亚里士多德主张“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则强调人的地位。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些人文精神虽然是进步的、光辉的,但在当时社会只是一股先进的思想细流,不是社会思想的主潮。当时社会思想的主潮依然是神学。【习题巩固】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 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 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古希腊经济文化的繁荣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A. B. C. D. 2.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3.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以人的感觉与认识来评判事物客观存在与否的标准B.提倡个人主义以及怀疑一切的思想C.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教人们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D.惟有人有资格和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4. 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5.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评价正确的是 A.他不像智者学派那样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B.他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C.他的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 D.他的学生完全继承了他的思想6.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知识即美德”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B.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 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D.知识能充实美德四、板书设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1、概念:2、产生背景:(1)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2)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代表人物及主张:(1) 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2) 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积极:消极: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观点: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3)教育是获得美德的途径。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1)哲学观:理念是万物的本原,人类的目标就是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理念。(2)社会理想:理想国家: 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试题及答案
- 2025静脉治疗相关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房屋拆除施工方案
- 熔析炉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织袜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退火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反射炉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选剥混茧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炼铁操作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上料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生青春期教学课件
- NEDD4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继发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启示
- 车辆按揭押金合同协议
- 耳穴压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24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 内镜标本规范处理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2电流、电压和电位
- 2025年通力扶梯e1试题及答案
- 老年临床营养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