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模块-古代诗歌阅读(新课标-浙江专用).doc_第1页
【免费下载】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模块-古代诗歌阅读(新课标-浙江专用).doc_第2页
【免费下载】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模块-古代诗歌阅读(新课标-浙江专用).doc_第3页
【免费下载】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模块-古代诗歌阅读(新课标-浙江专用).doc_第4页
【免费下载】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模块-古代诗歌阅读(新课标-浙江专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免费下载】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模块-古代诗歌阅读(新课标-浙江专用).doc.doc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7讲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2011年浙江高考考试说明规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默写名句名篇是高考固定的考点之一所谓名句是指那些语言简练文质兼美的诗句文句和格言警句等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位置广为流传常被人引用借鉴的篇目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一般均可算作名篇 名句名篇含义深刻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深刻的哲思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在表达上名句名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角度新颖手法独特高考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考查采用的是默写方式大都是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学生续写出下句或上句近年来也有个别省份的自主命题卷采用情景默写法即规定语言情景让考生根据情景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第37讲 考点精讲 第37讲 考点精讲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 识记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等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另外如果命题是二选一三选二或六选五答题时就应以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够规定的数量就行了所有题目都做既费工夫还可能造成错误失分因为高考阅卷评分有时规定若考生全做只按第一组或前几题得分有错误即扣分即使你后面做对了也不给分 第37讲 技巧点拨 技巧点拨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指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人文因素的评价对作者在诗歌中描述景物事件以及人物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感悟态度观点的评价 一思想内容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分析意境古诗思想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忧国伤时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有的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有的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卖炭翁有的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登高 第36讲 考点精讲 2建功报国有的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有的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有的抒写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的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的慨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的兵车行有的慨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如屈原的涉江 3思乡怀人写羁旅愁思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写思念亲友的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边关思乡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写闺中怀人的如王昌龄的闺怨 第36讲 考点精讲 4离愁别绪写依依不舍留恋的如柳永的雨霖铃王维的渭城曲写情深意长勉励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坦陈心志告白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5生活杂感有的写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的写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有的写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的写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的写仕途失意的苦恼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有的写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的写对生活哲理的阐释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游山西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这一类的诗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36讲 考点精讲 二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常见的题材如下 1伤别离情类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如怀亲思乡念友等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等 2咏怀类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情感上多体现为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如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等等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怀古诗也是一种咏怀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都遗响千古 第36讲 考点精讲 3讽喻类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喻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林升的题临安邸等 4边塞类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5咏史类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类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温庭筠的经五丈原等均为名篇 第36讲 考点精讲 6咏物类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时期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爱情诗这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蒹葭迢迢牵牛星李商隐的无题 秦观的鹊桥仙等等 8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引起注意 第36讲 考点精讲 9山水诗描写山水风光寄托诗人高洁情怀和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杜甫的望岳 10田园诗表现淳朴诚挚的农村风情及诗人忘情田园依傍田园的心境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清平乐夜行黄沙道中 11闺情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如温庭筠的更漏子王昌龄的闺怨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 14羁旅诗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表现诗人的种种情思和感触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张继的枫桥夜泊 15离乱诗描写战争中的离乱和感伤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苦难如杜甫的春望恨别 第36讲 考点精讲 16游猎诗通过描写游猎场面表现人物的勇武精神及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怀如王维的观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17游侠诗描写侠义行为表现侠义精神的诗如曹植的白马篇王维的少年行 18悼亡诗追悼死者寄托哀思如李白的哭晁卿衡元稹的遣悲怀 19观览诗记游观光览胜时所写的诗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陆游的游山西村 第36讲 考点精讲 三观点态度 所谓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通常表现为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毕竟诗歌是表情的与说理性的文章不一样 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等 2情感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一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切入点 1看作者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比如屈原的爱国情思陶渊明的自得田园李白的傲岸不屈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达观辛弃疾的报国无门等等了解这些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很有帮助 2看时代 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诗歌鉴赏时注意这种社会的外在表象非常重要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是一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南宋时则是一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无奈伤感 第36讲 技巧点拨 技巧点拨 第36讲 技巧点拨 3看注解 很多诗歌命题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这对于鉴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作的提示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情一般难以理解了解了宋之问因获罪被贬泷州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了此诗后这种精神痛苦才显得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 4看情点 古代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把握这些词语对于鉴赏诗歌尤其重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透露了出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可以看作是理解全诗的一把钥匙 5看形象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写景叙事都离不开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 6看用典 古人写诗往往用典故曲折地表达思想了解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尤有帮助王安石的桂枝乡对杜牧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化用把怀古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36讲 技巧点拨 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解题步骤及示例 1设问方式 一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简析与某位作者的表达的不同情感 本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这首诗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词中的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第36讲 技巧点拨 2思路点拨 全诗写了什么 抓住了什么特征 抓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 3答题模式本诗写了_抒发_表现了_ 4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36讲 技巧点拨 解题思路 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情景 写了什么 抓住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等特征 抓住了什么特征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 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天天辛勤劳作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现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第36讲 技巧点拨 三内容观点题目的答题语言 1题材 1 写景抒情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 2 咏物言志 情 诗如李商隐的锦瑟杜甫的春夜喜雨贺知章的咏柳 3 怀古咏史诗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 4 即事感怀诗如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姜夔的扬州慢 5 边塞征战诗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36讲 技巧点拨 2思想内容 1 评价思想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 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 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2 诗歌抒发的感情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第36讲 技巧点拨 3思想感情 1 揣摩诗歌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 友 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2 诗歌抒发的情感寂寞 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 超脱 寄情山水向往安宁 豪放 咏史述志状景抒怀 婉约 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对影自怜 思乡怀友题赠此外还有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 第36讲 技巧点拨 第37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真题体验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7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考点精讲 托物言志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的事物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该诗通过描写蝉来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怀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与感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 A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以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诗人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B以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 哀景 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哀情 第35讲 考点精讲 C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利反衬更让人觉出无限悲凉 D以哀景写乐情这一类比较少见如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 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 借议论来抒情如杜甫咏怀古迹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八句除第二句外均是议论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 借叙事来抒情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结尾两句叙事抒发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第35讲 考点精讲 3其他手法 1 虚实相生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来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它包括梦幻之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实是指客观世界中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相生人们常以此描述虚实之间的关系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2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洌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第35讲 考点精讲 3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烘云托月能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4 色彩的渲染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派怡人的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第35讲 考点精讲 5 赋比兴手法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陈述铺叙的意思如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换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个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比比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如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如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时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据说斑鸠吃了桑葚会醉这句话比喻女子不要沉溺在爱情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则比喻女子容颜变老 第35讲 考点精讲 兴兴就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使语言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如果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则会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比如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 比兴经常一起用而彼此不分只要用了比或者兴就可以说用了比兴手法做题时不要求作单一分析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总之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第35讲 考点精讲 6 象征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是个象征体目的在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吟就象征歌咏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第35讲 考点精讲 7 抑扬手法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抑扬手法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先抑后扬又叫欲扬先抑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先扬后抑又叫欲抑先扬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义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前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第35讲 考点精讲 8 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第35讲 考点精讲 9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概括性指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增加了个性以少总多使我们知道这是早春不是暮春 第35讲 考点精讲 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影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命运这一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大事又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野草燕子等几个小意象反映昔盛今衰的大主题 第35讲 考点精讲 10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即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或事物的认识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借诸葛亮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第35讲 考点精讲 四篇章结构 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的有 1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只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的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这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2曲笔入题 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得好会使诗歌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如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作者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而后委婉抒情的写法切合迂回起式 第35讲 考点精讲 3伏笔 伏笔是为下文行文所作的准备有时和照应结合起来使用有些诗歌开头的写景或叙事就是为下文抒情或议论埋下的伏笔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开头写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为下文听商女唱后庭花埋下的伏笔 4照应 照应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可分为三类即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下面就每一种照应类型在具体诗歌中的运用作简单的分析 1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的情感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第35讲 考点精讲 2 扣题照应即围绕题目或主题反复照应这样使全诗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展开主题明确结构严谨如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浓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联孤根暖独回是早颔联一枝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照应标题很有特色 第35讲 考点精讲 3 伏笔照应即诗歌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人物或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5卒章显志 诗言志中国古典诗歌把言志当作重要内容来表达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诗歌要首句标其目卒彰显其志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加诗歌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第35讲 考点精讲 6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 暗喻 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以览物结关合之情说通俗点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是以景结情类诗歌的典型之作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35讲 考点精讲 7铺垫 铺垫是指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如苏轼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第一句是在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创造了一种清静自然的幽雅氛围表现了作者宁静的心情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8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指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最后一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结句如撞钟磅礴而高亢把诗人心系国家胸怀民族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推至最高潮感召着无数后来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英勇献身在全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9浑然天成 浑然天成指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 一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思路走向 在做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所要求回答的内容思考命题者是就表达技巧的哪一方面出题得分点应在哪一点上从而明确自己的思路走向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取相关的记忆知识这样就不至于答非所问 二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内容 在考试答题中有的是技巧与形象结合有的是技巧与语言结合有的是技巧与思想结合有的需要概括回答有的需要简要分析在理解修辞格的内容及表达效果时我们要做到三到位手法内容作用评价 第35讲 技巧点拨 技巧点拨 第35讲 技巧点拨 三明确解题步骤 1 设问方式 1 修辞手法的赏析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 2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含蓄委婉直抒胸臆 的赏析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本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 本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等 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2 思路点拨 1 指出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技巧或什么手法如果手法对应范围是全诗就直接说全诗用了什么手法如对应的是句子就说哪个或哪些句子用了什么手法如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这两句诗用了比喻夸张手法 2 怎样用的如诗人把贪官污吏比作大老鼠刻画了贪官胆大贪婪的无耻形象 3 用这个手法有什么好处要扣住塑造形象表达主旨两个方面来说如这个比喻形象传神地塑造了贪官的形象表达了人民的憎恶之情批判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第35讲 技巧点拨 3答题模式 诗歌 诗句 用了_ 技巧 写了_ 景物图景 突出了_特点 结合原诗具体分析 表达 抒发 了作者的_ 思想感情 4示例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加以简要分析 第35讲 技巧点拨 解题思路 这首诗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比 前两句 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 与后两句 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 构成对比 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 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 与后两句 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 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第35讲 技巧点拨 第36讲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6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真题体验 第35讲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第35讲 考点精讲 一修辞手法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绵长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如刘攽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第35讲 考点精讲 3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的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对比也叫对照就是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35讲 考点精讲 5借代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 1 借用人 或物 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 或物 的名称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2 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3 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举酒欲饮无管弦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6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双关的作用 1 语意丰厚余味深长 2 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3 形象鲜明印象深刻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第35讲 考点精讲 7对偶指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正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用表述语语言工整音韵和谐描绘了或渲染了 什么 形象 反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用表述语正反对比态度鲜明突出了 爱憎分明 的感情 串对 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第35讲 考点精讲 8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是用环境气氛或其他条件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1 正衬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 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通过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抒发了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以哀景写哀情如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中片云孤月组成了凄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第35讲 考点精讲 2 反衬即陪衬物与主体事物或感情方向相反有以下几种情况 以乐景写哀情如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的美景反衬出今日之悲眼前的鸟语花香反衬出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以哀景写乐情如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五月的天山映入眼帘的仅有皑皑的积雪无花可赏无柳可折寒气逼人情景如此单调如此凄凉反衬出了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 第35讲 考点精讲 以衰衬兴如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辛夷花又叫木兰花毛笔花阴历二月开花 此诗第一二句作者用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三个意象具体渲染了谷口 故山草堂之所在 春残的凋零气氛那么作者写此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伤春思绪吗非也请读三四句山窗之下的幽竹是多么可爱啊它不改清新阴凉殷切地等我归来这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幽竹不正是外美与内美和谐统一的象征吗不正是作者心中的最爱吗读到这里我们恍然领悟出原来作者写春残之景物并不在抒发伤春之情而是借春鸟春花之改来反衬幽竹之不改明乎此作者抒发的钟情幽竹之痴情作者表达的赞美坚贞节操的题旨就显得鲜明可感了 以声衬静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 第35讲 考点精讲 以有衬无如李白月下独酌中这样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明只有自己一人却说看到了三个人影这就是以有衬无这样写就把李白当时孤独寂寞的生活际遇和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以明衬暗指用光亮来反衬环境的幽深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二句以响衬寂空谷传音愈见空山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三四句以明衬暗余晖射入深林的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的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9渲染原是中国画中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创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又渲染了春涧的寂静 第35讲 考点精讲 10反复指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方法作用有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使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优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如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中硕鼠硕鼠与乐土乐土的反复重唱使得气氛越来越浓烈感情越来越激越不仅深刻有力地揭示了剥削者贪婪残暴的本质还充分地表现了农民对剥削阶级深恶痛绝的感情 第35讲 考点精讲 二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第二联用记叙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第35讲 考点精讲 3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之情 4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四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经常交融在一起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一句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第35讲 考点精讲 三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畴包括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细节描写想象联想等也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直抒胸臆等 1描写手法 1 根据描写角度的不同可分为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不直接描写而从其他人物的态度议论评价等角度达到间接表现事物的目的的写作手法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第35讲 考点精讲 2 根据描写所用笔墨的多少可分为 白描它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相信每一个读此诗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是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很自然的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瘦马什么感觉只能断肠这就是白描 第35讲 考点精讲 工笔它也是绘画中的术语又叫细描是指对事物作精雕细刻式的描写它的特点是详尽而细腻如孔雀东南飞中以工笔亮彩描绘了刘兰芝的形象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抒情手法 1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直接抒发了作者蔑视权贵之情 2 间接抒情 借人抒情如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