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现代电动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学生:李迪宇提交日期: 2015年12月15日 学生签名:李迪宇学 号201310824515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学生类别本科生任课教师白振伟 讲师成绩评定:百分制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封面格式)直线电动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学生姓名:李迪宇 学号:201310824515摘要:简要阐述了直线电动机驱动相对于传统数控机床进给驱动的优点, 分析了直线电动机在数控机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介绍了直线电动机在高速加工、异形截面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列举了在高速进给驱动系统中的典型应用事例,并对直线电动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直线电动机 零传动 数控机床 高速加工 数控机床正在向精密高速复合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精密和高速加工对传动及其控制提出了更高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要求,更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更低的振动噪声和更小的磨损。问题的症结在传统的传动链中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到工作部件要通过齿轮蜗,轮副,皮带,丝杠副、联轴器、离合器等中间传动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存在如下问题: 刚度低/惯量大,难以获得高进给速度和高加速度; 传动误差较大、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 机械传动链结构复杂,特别是在重型机床和多坐标机床中尤为突出; 机械噪声大、传效率低虽然在这些方面通过不断的改进使传动性能有所提高,但问题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于是,直线驱动伺服技术一零传动方式便应运而生。由于其消除了传统机械传动链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进给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运动精度,因而成为新一代数控机床中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技术之一直线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在机床进给驱动上的应用,使机床的传动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并使机床性有了新的飞跃。1 直线电动机在数控机床中应用的特殊问题1.1电动机种类的选择 目前, 满足机床大推力进给部件要求的主要是交流直线电动机, 从励磁方式分, 可分为永磁( 同步)式和感应( 异步) 式两种。 永磁式直线电动机的优势在于效率和推力密度高发热少次级不需要冷却可控制相对较好但永磁同步电动机装配较困难; 永磁磁场吸引铁屑, 实际应用时排屑困难, 电动机必须加密封以防止铁屑阻塞气隙或进人运动副中; 需通过位置传感器对电动机进行电流换向控制; 永磁铁有可能退磁。美国Ingersoll铣床公司生产的高速卧式加工中心HvM80O的X、Y、Z 轴均采用永磁式同步直线电动机, 最大进给速度为76.2m /min加速度为11.5g。 感应式直线电动机优势在于其次级结构简单安装维修和除屑容易。缺点是采用电激磁, 因此效率低,发热大, 次级需要冷却; 气隙公差严格, 加工成本高; 需要复杂的矢量变换技术,控制算法比直流永磁电动机的控制算法复杂 。应用方面典型例子是德国公司开发的型高速卧式加工中心, 3个进给轴均采用Indramat公司的感应式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进给部件, 快速移动速度最高为6Om/min最大加速度为1g。选择哪一种电动机作为机床的驱动部件, 应扬长避短, 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1.2 机械简化导致控制难度增加 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与传统的“旋转电动机+ 滚珠丝杠”的进给方式相比, 虽然消除了机械传动链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但却增加了电气电子控制上的难度由于直线电动机的初次级通常是与机床工作台、床身联在一起的,工作台等移动部件必然包含在闭环系统之内,也就是说直线电动机传动控制只能采用全闭环控制, 这就使得各种干扰(如工件重量、切削力等的变化)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的衰减而直接传到直线电动机上另外,在高精度微进给的加工领域, 必须考虑对象的结构和参数变化、各种非线性的影响、运行环境的改变和干扰等时变和不确定因素,否则,零传动方式将失去原来所希冀的意义这种机械上的简化,导致了控制上难度的增加,因此,必须采用更有效的控制技术加以解决。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 这种“转嫁”显然是合理的。用高速微控制器实现复杂有效的控制算法来取代对精度要求很高而又笨重的机械部件,以获得更优良的性能, 无论如何这是值得的。1.3 控制策略的选取。 在高精度微进给运动中, 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考虑到一些更细微的干扰因素对伺服性能的影响,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这些扰动。在选取控制方法时, 既要有基于对对象模型结构和参数基本清晰的认识, 又要考虑模型摄动、负载扰动等未知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稳定性和抗扰能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 必须认识到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是一个高度快速的动态系统, 一些仿真结果完善的现代控制策略由于算法复杂,计算量大, 造成响应速度慢, 无法满足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这就要求针对产生扰动的不同原因的特殊性, 以相应见长的控制策略对付之。伺服系统第一重要的性能就是对其指令的跟踪能力,在理想情况下,输出能无延迟无超调地跟踪输人指令的变化川。一个成功的控制策略, 必须针对具体对象的特点, 满足主要功能要求的同时, 兼顾跟踪能力和抗扰能力。现在见诸于刊物的控制策略很多, 较常见的是滑模控制、鲁棒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 但成功应用于实际产品的, 基本上还是以PDI和前馈控制为基础的控制方法, 形式上完备的现代控制方法和耗时费力的智能控制尚未在实际产品中应用。 1.4 提高机床移动部件加速度的措施 采用直线电动机驱动的高速机床, 快移和最大进给速度一般为70-120m/min 加速度l-2g。虽然直线电动机的加速度可达10g, 但机床移动部件的加速度由于受其本身质量和其上物品质量的影响而大大下降。为了提高机床的加速度, 一方面是尽量使工作台不参加运动, 故大多数直线电动机驱动的高速机床采用“箱中箱” 结构,工作台固定不动,3个移动轴均在工作台一侧;另一方面是使用质量轻的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来制造其中某些移动构件。比如Ingersoll公司的H vM600、Huller、Hille公司的Speeh500L等。图l所示为由直线电动机驱动的轻型铝合金十字滑架作X一Y轴运动, Z轴运动也由在滑架内的铝合金滑枕来完成工作台不动)这样不仅移动部件质量小,而且机床刚度也好。1.5摩擦的影响与消减 在大型加工设备中,龙门移动式加工中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机床之一.在龙门移动式加工中心中,移动部件和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着摩擦, 这种摩擦的存在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增加了驱动部件的功率损耗,降低了效率,降低了运动副的精度和使用寿命,提高了维护费用;高速时增加了运动噪声和发热,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变形,限制了运行速度的提高;限制了机床精度的提高由于摩擦与运动速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特别是在低速微进给情况下, 这种非线性关系难以把握,可能产生所谓的尺嫂运动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极限环现象,严重破坏了对微进给高精度高响应能力的进给性能要求;两立柱间同步误差的削减由于摩擦存在而变得很困难。 历来的研究都把消除或减少摩擦的不良影响, 作为提高机床技术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以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静压技术和采用新材料构成低摩擦运动副。在上述减小摩擦方案的基础上,人们设计出先进的控制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对于更高精度快速定位的要求来讲,还是不能满足只有把具有一定重量的运动体悬浮起来, 这才是解决摩擦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各类直线电动机中, 都存在着垂直力, 而且较推力大得多, 一般在数倍到十几倍以上。对一般的直线电动机来说, 是不希望垂直力的存在而为了消除摩擦,可以利用这一悬浮能力设计直线电动机驱动。例如,就龙门移动式加工中心来讲,双龙门驱动的直线电动机在完成了同步直接驱动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垂直力悬浮立柱一横梁,用直线电动机产生的推力作伺服进给驱动,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摩擦对伺服运动的影响。可以实现无间隙无磨损、免维护无噪声的高精度的伺服定位和快速运动,创造出崭新一代的数控机床。当然实现这一目标有许多技术难题尚待解决1.6 路径生成问题 直线驱动的路径生成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加加速度、对加工程序段的预处理及插补。由于直线电动机具有很大的加速度, 因此, 在加工时可以用很高的进给速率对零件进行切削。但是在加、减速过程中, 加速度的突变会对机床机械部分产生很大的冲击。为了防止这一点, 可以在加、减速过程中引进加加速度(加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概念, 使加速度在加、减速过程中保持一定斜率, 而不是无穷大。实际使用中,对于加加速度的设定既要考虑加工精度, 又要保证避免对机床机械部分不必要的冲击预处理的块长度在一般情况下不受限制。对于插补而言, 传统上一般采用平面内直线插补平面内圆弧插补( 扩展的DDA圆弧插补、改进的DDA圆弧插补及角度逼近圆弧插补等)和空间直线插补算法来逼近加工路径, 而直线驱动由于具有很高的动态特性, 因此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对自由曲面通过非均匀有理性B样条插补(NURBS算法来获取精确而又平滑的加工路径。 1.7 其他问题 相比于旋转电动机, 直线电动机仍存在价格昂贵、发热、进给力小、磁铁吸引金属尘埃等缺陷, 但是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对于价格昂贵, 直线电动机的应用应着眼于高性能机床, 特别是精密高速加工机床、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机床,解决传统传动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另外, 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也会提升机床的价值。例如,美国Cincinnati公司的HYPGRMACH高速加工中心,X 轴长达46m ,采用直线电动机驱动后,加工大型薄壁飞机零件,用传统方法加工一件要8h,而用该机床只需30min。对于处于机床腹部的直线电动机发热问题, 现在国外厂商已将冷却水套与直线电动机密封为一体出售,其中与Siemens。公司直线电动机配套出售的双冷却系统, 可使机床温升不超过2又如进给力小的问题也有所改进, 近年功率密度较大的同步直线电动机的最大进给力已增至1 4sk N。而为了保证磁材加工时不出事故,有的机床( 如Ex-Exll-O公司的高速加工中心)使用了恒进给力和气隙都较小的异步直线电动机。2 直线电动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现状2.1 在高速与超高速加工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零件的加工质量而发展起来的高速和超高速加工, 现在已成为机床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在高速与超高速加工领域中, 直线电动机广泛应用于高速铣床、曲轴车床、超精车床、磨床、激光车床等领域日本神钢电动机株式会社采用直线电动机驱动高速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其被驱动部分的质量为25kg 。试验结果表明, 最大加速度为1.3g。速度闭环的带宽为1 50Hz ,而传统的旋转电动机+滚珠丝杠的传动方式仅为0.3g和80Hz.国内南京四开公司研制开发的高速数控直线电动机车床, 其X轴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 光栅尺闭环反馈,加工非圆截面异形螺纹,其刀具最大的加速度达到4一5g , 最大进给速度超过l0m/min。在加工发动机活塞的中凸变椭圆裙部时,其最高转速可达300r/min现在比较热门的研究是将直线电动机应用于高速化的并联机构,即六轴、三轴并联结构机床,通过多根滑动柱塞的伸缩来控制刀具,实现对复杂型面的高速加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开发出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六滑块机床,它将直线驱动技术应用在该机床的高效铣削中。2.2 在异形截面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采用直线电动机的直线运动机构由于具有响应决、精度高的特点,已成功地用于异形截面工件( 汽车发动机活塞波瓣形轴承外环滚道、活塞环及凸轮等) 由计算机控制的精密车削和磨削加工。与传统的采用“靠模”加工异形内外圆轮廓的方法相比,具有编程修改灵活、加工精度高的特点,十分适合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加工。3 发展趋势与前景目前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各功能部件(电动机、编码器、轴承、接线器、电缆、导轨等)集成化、模块化,以减小电动机尺寸;注重相关技术的发展,如位置反馈、控制技术等。随着直线电动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它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除了电磁驱动以外, 还有压电微驱动、热微驱动、直接光微驱动、超导微驱动、高分子微驱动等多种形式。直线电动机与DSP高速运动控制器的结合,更使数控机床的结构和综合性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使得机床多轴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与跟踪精度大大提高,并保持很高的运动精度。直线电动机的模块化结构可以使其行程和功率几乎不受限制。专家预测,直线电动机有望成为21 世纪高速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基本传动方式。直线电动机参考文献1 林健,左健民,汪木兰.直线电动机应用于高速加工的关键技术 J .现代制造工程, 2007 , (4):114-118.2 石忠东.永磁交流电动机直接驱动伺服控制技术J微特电机,2002,30(3):8一9.3 刘坤, 左健民, 汪木兰高速机床中直线进给系统控制策略综述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4).(4)赵希梅, 郭庆鼎,孙宜标.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零相位H .鲁棒控制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27(1):3842.5 顾永生,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敏捷柔性生产线J机械与金属,2002,16(l):64一65.6 翁秀华,郭庆鼎, 刘德君.双直线电动机同步驱动系统中模糊自适应PI D 控制方法的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27(l):3437.7 孙宜标, 郭庆鼎龙门加工中心的模糊自学习交叉辆合补偿控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4,26(1):47一508 袁哲俊, 王先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9 范大鹏, 尹自强,郑子文.直线电动机在精密加工中的应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19 97,(5).10王先邃, 陈定积,吴丹.机床进给系统用直线电动机综述J.制造技术与机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派遣合同(标准版)
- 绿化项目验收申请报告(3篇)
- 《三十讲》每一讲课件
- 陇南养殖项目申请报告(3篇)
- 学校装修施工合同(标准版)
- 乃捷尔初乳素课件
- 《一园蔬菜成了精》课件
- 《一分钟》课件教学课件
- DiSC3-5-solution-生命科学试剂-MCE
- 供电中断应急预案
- 软件系统维护合同范本
- 路拌冷再生基层施工方案
- 桥架购销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政策影响诊断人工智能在体育产业应用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分析方案
- 涉旅安全培训讲话课件
- 2025年大麻酚油(CBD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白皮书政策解读-2025年国防科技与国家安全政策趋势分析方案
- 退休业务办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