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专项训练(三)1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 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 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2“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知识分子不能上升 3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4.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 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5.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6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D理学思想7“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必须是品德高尚、识才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法和结果的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B“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列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9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春秋大一统10.孔子曰:“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轻),逆(违背)天地(自然)者罪及五世,诬文武(诬蔑周文王、武王)者罪及四世,逆人伦者罪及三世,谋鬼神者罪及二世,手杀人者罪及其身。”对材料中孔子的思想理解不准确是A重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B尊崇周朝的道德礼教C关注现实社会和重视人生 D以人为本减轻杀人罪11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12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3.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14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15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1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1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小生产者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18“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19汉兴之初,汉高祖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20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21.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22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23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24明末,学术思想界弥漫着“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空疏之风,于经世、治国之道毫不关心,“恁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耳”。与这一思想背道而驰的是 A宋明理学 B经世致用 C八股取士 D三教合一25中国历史上的某项选官制度曾受到人们的激烈批判。有人认为该制度的第一层害处是“使天下子弟心术变坏和义理不通”;第二层害处是“徒耗精力于浮文,人仕之后全无用”。还有人认为它“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该选官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26.在我国甘肃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中记录了这座烽燧所用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学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从引文的体裁特征判断,它应出自 A.诗经 B.离骚 C.史记 D.楚辞28. 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29.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的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30.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或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31. “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历史人物的真伪很难辨别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32.下面关于齐民要术一书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B.该书内容涉及食品加工与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等C.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D.该书引用了西方关于选种的混合选择法33.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4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的是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35.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36.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7.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老38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39.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山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出血血栓止血课件
- 2025高级导游综合知识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交警课件
- 出租车加油站安全培训课件
- 出入量与体重的课件
- 2025合同违约的补救策略
- 卫华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LED照明系统合同能源管理合同
- 冲床安全培训课件
- QC主管转正述职报告
- 2024年大连银行授信审批部招聘笔试真题
-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个案分析
-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人脑的结构》课件
- T-GXAS 729-2024 胃脘痛脐灸技术操作规范
-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废物处理
- 学校食堂菜谱及定价方案
- 《电商直播》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万象城商业年终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