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doc_第1页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doc_第2页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doc_第3页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doc_第4页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李婵娟 (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1101班, 广东,湛江 524088) 摘要: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加重和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的不断增高,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儿童中,90%以上是经过母婴传播获得,预防HIV母婴传播是保护儿童免遭HIV侵害、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AIDS)的重要措施。本文对HIV母婴传播的方式、概率、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传播方式、母婴阻断 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感染(HIV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婴儿或胎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目前,母婴传播比列明显增加,严重危害妇女儿童的健康,因此,研究和防止HIV母婴传播,对于保护母亲及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HIV的来源 最早的HIV-1人类感染是从1959年刚果民主共和国一位男性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他如何被感染仍然未知)对血液样本的基因分析显示HIV-1可能起源于1940后期到1950早期的某种单个病毒。我们知道HIV病毒至少从1970中晚期开始就在美国存在。1979-1981间有医生报道在洛杉矶和纽约的不少男性同性恋者中发现罕见的肺炎,癌症和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并不存在于免疫系统正常的人群中。1982年时医学界开始用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AIDS来描述这些原先健康的人发生的机会性感染,Kaposi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美国对AIDS正式的追踪也从那时开始。在1983年,科学家发现了引起AIDS的病毒。病毒起先被命名为HTLV-III/LAV (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type III/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 后来改名为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很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寻找HIV的起源以及是如何传播给人类的。大多数人相信HIV起源于其他灵长类动物。在1999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道他们发现了HIV-1(在发达国家里HIV的主要的一株)的起源,一种非洲西部的猩猩被确定为病毒的来源。研究人员们相信HIV-1在猎人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时传播给人类。2 HIV和HIV感染什么是HIV?HIV是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缩写。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缓慢渐进性感染,具有很长无症潜状期,平均潜伏期710年,每年约410%发展为艾滋病,12年内发病率65%,15年内95%,少数在感染后17年仍未发病;发病后病程平均为1年半。HIV原发感染通常在病毒复制开始阶段(感染后24周,介于5天3月)可引起非特异性的急性HIV感染综合征,表现似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热、盗汗、不适、肌痛、头痛、关节痛、躯干丘斑疹、腹泻、淋巴结病(主要累及腋窝、枕部及颈部淋巴结,也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可持续314天。它与EB病毒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鉴别是:突然发作、扁桃体基本正常、常见口腔溃疡、皮疹及腹泻,此外还可能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外周神经症、脑病、脾肿大等。原发急性感染的检出主要靠检查HIV抗体。随后感染者进入长期无症状潜伏期,此时病毒复制处于低水平状态。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病毒复制被激活,由于病毒大量增殖,损伤机体的淋巴细胞,从而逐步增强免疫缺陷,感染者呈现艾滋相关综合征,最后转成艾滋病。现在世界上还没有能够彻底治疗HIV的药物,中能够通过药物来抑制病状。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是不会被传的。3 HIV母婴传播的现状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 l,HIV一1)是引起全球9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流行的病原体,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5 年12 月报告,全球估计有HIV 感染者4 030 万人,育龄妇女1 750 万(1 6201 930万) , 15 岁儿童230 万(210280万) 。因艾滋病死亡人数310 万(280360 万) ,成人260 万(230290 万) , 4h 比 4h 者母婴传播率为25 % ,而破膜时间 4h的母婴传播率为14 %。产程超过3h 受HIV 感染新生儿的概率大于产程 3h 的新生儿。5.4 喂养方式 HIV 感染的孕妇,主张人工喂养,因为母乳喂养使HIV 感染母婴传播的概率增加,有1P31P2 的HIV 母婴传播发生在哺乳期间。现已确定母乳传播的影响因素有母亲HIV 状态,母亲血HIV 基因变化及母亲患乳腺炎和婴儿鹅口疮等8 ,一般认为母乳中的抗体对HIV 没有中和作用。6 母婴阻断的干预措施6.1 孕妇自愿咨询检测具有孕产期保健功能的医疗机构,在孕妇建立围产卡时(即孕早期) 即予检测前HIV 自愿咨询,传递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对母婴危害的信息2。使其自愿进行HIV 免费检测。对于初筛阳性的孕妇,进行确诊试验以明确诊断,确认试验阳性的孕妇,给予检测后的咨询,若其要求继续妊娠,予进行母婴阻断措施,以达防止母婴传播目的,并予孕产期定期保健。6.2 产科干预6.2.1终止妊娠 对于已确定HIV感染的妊娠期患者要给予相关知识的指导,使其认识到HIV感染的危害,强调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有将HIV传染给胎儿、婴儿的危险,但是否终止妊娠应根据其个人意愿而定,并应进行产前咨询1。6.2.2 分娩时干预 避免损伤性操作:如避免羊膜穿刺、人工破膜等。选择阴道分娩时,除非有必要的产科指征,应避免使用会阴侧切术、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等”91。如果出现胎膜早破或临产早期出现胎膜破裂,应积极处理,缩短产程。6.2.3产后阻断,HIV产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母乳喂养10。提供喂养咨询 婴儿喂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由母亲或其家庭承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无法全程进行控制与管理,因此对母亲进行婴儿喂养方面的咨询显得十分重要。确保孕期和产后良好的营养 感染HIV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和贫血,上述两种状况均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缺铁与低出生体重和胎儿早产有关,是婴儿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指导正确的喂养技术 注意哺乳期乳房的保护: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显著增加母乳传播HIV的危险。在HIV高发区,不明确HIV状况的妇女有乳头皲裂、乳腺炎和脓肿时避免母乳喂养;如果两个乳房均出现感染,应挤出乳汁,巴氏消毒或煮沸后再喂奶;如果1个乳房感染,挤出其乳汁丢弃,以避免充血,并继续用没有感染的乳房喂养婴儿。6.3 广泛开展预防HIV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 运用报纸、电视、广告、广播和咨询热线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大众宣传预防HIV母婴传播知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意识,最大程度的减少HIV的感染或传播,从而预防HIV母婴传播,提高妇女和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7 展望 近年来,阻断HIV母婴传播已取得一些成就。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通过产前HIV-1咨询筛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措施,已将HIV-1的母婴传播率降到4%至6%,甚至低于2%。但HIV/AIDS的感染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易感人群亦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发展,尤其是女性及青少年的感染率急剧上升。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阻断HIV母婴传播流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1/view/0b7fcd81d4d8d15abe234e7b.html2/view/aabb3f8a6529647d272852b4.html3/qypx/resource/HIV040414002/11/index.html?course_id=HIV040414002&paper_id=114/pic/30/15/12/18/497.htm5Ogundele MO , Coulter JB. HIV transmission through breastfeeding :problems and preventionJ . Ann Trop Pediatr ,2003 ,23 (2) :912106.6马桂林,代涛,马正春,等. 艾滋病病毒21 母婴传播及阻断措施的研究进展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 ,25 (7) :6272628.7Bums DN ,Landesman S ,Wright DJ , et al . Influence of other maternalvariabl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virus load and mother2to2infant transmiss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J . J InfectDis ,1997 ,175 (5) :1206212108Becquart P ,Hocini H ,Levy M, et al . Sceretory anti2human immunode2ficiency virus (HIV) antibodies in colostrum and breast milk are not amajor determinanant of HIVJ . J Infect Dis ,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