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宪法看财产权之演变.doc_第1页
从宪法看财产权之演变.doc_第2页
从宪法看财产权之演变.doc_第3页
从宪法看财产权之演变.doc_第4页
从宪法看财产权之演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宪法性文件看财产权之演变关键词:财产权之演变 财产权之意义 反思我国财产权之现状私有财产权是个人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是财产作为物的权利,而是人作为人支配物的权利,是一项基本的人权。财产权与生命权和自由权一道被称为三大基本人权,是人权大厦的基石。财产权又构成生命权、自由权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生命权、自由权自然延伸的结果。没有财产权作为基础的生命权和自由权是不现实的,财产权越安全,生命权就越有保障,自由权就更为真实和牢靠。财产权之演变著名的英国大宪章规定了臣民的财产权,规定了继承权、债权及对债务人的保障,对侵害财产的行为做了限制 12条“非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限制国王的征税权,规定国王在法定规定外征税应取得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允许任何贵族嗣后征收任何贡金”禁止国王强收,任意扣押臣民财产,规定国王及其执行官吏不得强扣债务人财产抵债,不得强收他人木材,国王扣留重罪已决犯土地时间不得超过一年零一个日。其规定财产权的方式是消极的,其句式为“不得为,除非”。权利的规定非以宣示的积极方式,而是以排除其侵害的消极的方式,这反映了英国人在思想、意志和行为方式上具有的消极自由的特征。所谓消极自由,即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所说的“无论这个不准干涉的范围,是根据什么原则来划定的,无论它是根据自然法、或自然权利、或是人类用来厘清并支持他们的信念的其他任何概念来订定的,在这种意义之下,自由都是免于的自由;也就是:在变动不居的、但永远可以辨认出来的界限以内,不受任何干扰。”这种消极的、实在的自由和权利确认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独立宣言就明确规定 “非经殖民的议会同意英王不得征税”“无代表不纳税”等规定,严格限制国王的非法征税,以间接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在阐述五条基本原则前,曾这样写道“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天赋人权”在美国的建国者这里,是不需要被证明的,它是向“人人不平等”的旧时代发起挑战的利器,是和“君权神授”相对的政治思想。洛克将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当成人的自然权利,杰斐逊却只把生命权和自由权作为“天赋人权”写入独立宣言,把财产权改成了追求幸福的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显然比财产权涵盖的范围更广,更具有个人主义色彩,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各不相同。况且,财产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独立宣言中曾提到,政府是为保障这些自然权利而建,但却并没有说明,政府到底应该把保障人追求自然的权利当成职能,还是应该把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亦宣称:“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一切政治组合的目的在于维护人的天赋的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明确将私有财产权作为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人人得有单独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同他人合有的所有权: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我国关于财产权之规定在法律的明确规定 则始于 我国清末钦定宪法大纲,其规定 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臣民按照法律所定,有纳税、当兵之义务。臣民现完之赋税,非经新定法律更改,悉仍照旧输纳。 虽然难以与西方相提并论,但却开我国近代财产全保障之先河 。 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指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则与西方宪政之意义上的财产权相近。纵观在宪政层面上,“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没有财产权,人权就没有实际内容:没有财产权,人的其他权利就无从实现。 财产权是人作为有尊严的个体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财产权的人,自然要受制于他人,成为受奴役、被压迫的对象。在此情形下,他就不可能有独立的人格、自由和尊严。只有确认和保护私有财产权,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有基本的物质保障,生命权、自由权和平等权等才会具有物质前提,整个人权才会有坚实的基础。私有财产权与人权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早期的资产阶级在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打出了人权的旗帜。他们所提出的人权主要是私有财产权和政治上的平等权。洛克首次创造了劳动财产哲学,从而使财产权成为一种先于国家而存在的自然权利。洛克强调,上帝将自然生长的一切给予人类共有,无人对自然资源享有天赋的排他性的私有权。但是,人的自然需要决定了必须将共有物变为个人的物才能被个人所享有,以维持个人的生存。因此,财产权是个体的自然需要决定的。政府的目的就在于保护私有财产 。在卢梭的政治理论构建中,财产权是基础,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唯有在财产权确立之后,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权利。”“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马克思称私有财产权是人作为有尊严的个体存在的社会物质基础,是人性的必然产物,只要你承认一个人是人,他就必须拥有私有财产权。 一个不拥有财产权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的人、有尊严的人。私有财产权保证了每个人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存在。每个人独立私人生活领域的存在是人具有内在价值的体现,作为人的尊严的体现,即人之为人的体现 。总之,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被称为三大基本人权,是人最低限度的权利,是人权大厦的基石。生命权构成人作为生物体存在的基础,自由权构成人作为独立的人格体存在的基础,而财产权则构成生命权、自由权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生命权、自由权自然延伸的结果,财产权是一个人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对一个人来说,财产权是人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生存权在一般意义上就是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权利,而这些权利离开财产权就无法实现。财产权是人们行使自由权的必要条件。没有财产权,自由权就会落空。约翰亚当斯曾断言,财产必须受到保护,不然,自由就没有存在的可能 。卢梭不但认为财产、自由和生命是人类生存的三个最基本要素,而且他还认为,“财产权的确是所有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自由还重要。” “由于“财产权意味着人们有权采取经济行动以获得、利用和处置财产,而不必指望他人必须向其提供财产。” 32这样,就降低了个人对他人的依附程度,从而为个人的自由提供了前提。没有财产权作为基础的生命权和自由权是不现实的,没有私有财产,个人的生存就失去了物质条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尊的人。财产权越安全,生存权就越有保障,自由就更为真实和牢靠。反思我国宪法对财产权的保护宪法意义上的财产权则是由宪法赋予公民可以对财产享有支配性权利的资格。宪法意义上的财产权主要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它是个人享有的不受国家非法侵害的财产权利 中国宪法根据财产权主体的不同, 将其分为私有财产权和公共财产权。公共财产权是以国家或集体的名义所拥有的财产权, 实际上是归属于全民所有的财产权利。由于其不具有人身属性, 所以很难称得上是一种人权。因此,作为人权的财产权主要应该是指私有财产权。对于私有财产权, 体现为私人意志、由私人支配并不受公权力干预的权利, 具有不可剥夺、不可侵犯的特质。然而现实中, 私有财产权一般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家或者是拥有公权力的国家机关的侵犯, 因此, 对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亦显得尤为重要。就当今社会出现的一系列的“强拆”问题,如钉子户、反“强拆”自焚案件而言,主要涉及的是公民和国家这样的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权问题,这些问题应当也只能由宪法意义上的财产权来解决。 2004年,我国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保障与私有财产权保护同时写进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及“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我国宪法与宪政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拉开了从根本大法上保护私有财产权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序幕,为引领公法文化的转型鸣响了制度前奏,并为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围绕私有财产权和人权保护而引出的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问题需要我们给出现实的答案。 然而“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同时写入宪法,认真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协调私有财产权与公有财产权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不可否认,现行规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