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二: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二: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二: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doc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二: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学习目标了解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二、预习检查1.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了_的方针,主张优先发展_。2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执行_,工业投资中的四分之三用于_;到1937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_,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_,世界_。3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_的方针,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后来实行_。4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_和_结构,1936年苏联通过了_,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_的确立。5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实行高度集中的_,排斥_,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三、问题探究(一)苏联的工业化之路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启的?请简要介绍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分析其所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三)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列举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四、思维训练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较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样的路,党知道战争日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材料二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仅要交纳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国家售价比购价高五六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里,曾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了1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通常工业化按什么途径进行?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分别指出其原因。(2)据材料二、三指出,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3)你如何评价苏联的工业化?苏联工业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怎样的经验教训?五、课后巩固1.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制定于 a. 俄共(布)十大 b. 联共(布)十四大 c. 联共(布)十五大 d.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 2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c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中 d苏德战争爆发时 3.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取之过甚c片面集中发展重工业 d片面强调产值、产量,轻重工业品种单一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a工业化的实现b农业集体化的实现c二五计划的完成d1936年宪法的颁布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a b c d6.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主要有 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国家对经济进行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经济管理中采取行政手段a b cd7.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下对该体制评价不正确的是a一度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 b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c阻碍了苏联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d三造成苏联解体的根源8.斯大林模式中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做法是a运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b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c制定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 d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9联共(布)十五大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根据苏联当时的国情,你认为新经济政策a应该立即取消,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b应适当调整后继续实施c应根据情况的发展来决定是否继续实行d可以取消,也可以继续实行10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abcd参考答案二、预习检查1.社会主义工业化 重工业 2.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工业 国家工业化 第一 第二 3.农业逐步集体化 农业全盘集体化 4. 经济 社会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斯大林模式 5.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市场调节三、问题探究(一)工业化背景:1、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2、苏联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了维护民族独立,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成就: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问题: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二)农业集体化背景: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造成对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不能适应工业发展需要。作用: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问题: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过火行为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在消灭富农的过程中有一些过火行为。(三)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936年苏联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表现: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指令性的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调节;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方针。四、思维训练(1)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容易获得利润进行资本积累,从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条件。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受到帝国主义封锁、敌视,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巩固边防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2)造成工业生产火候,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货币不稳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