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 课时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选修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 课时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选修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 课时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图中条约的签订()a加速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b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c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结束d使苏俄赢得了交战各国的一致赞赏解析:选b。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为新生政权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2“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选a。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引起了政治经济危机,影响了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是现在最大的“阻碍”,故可以推断这段材料反思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a。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上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解析:选a。无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是新经济政策,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只是前者农民的余粮被征收,后者归农民个人所有。4“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解析:选b。本题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中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即让步)发展生产力。51921年列宁指导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包括()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倒退 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a bc d解析:选c。本题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功能、意义、历史联系的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很多是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对的,所以不是发展关系,排除;与史实不符,排除。6列宁曾这样说到:“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列宁主张以商品经济的方式发展经济,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由此可以排除,从而排除a、b、d三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719221923年,列宁在与病魔顽强斗争的同时,口授了一批重要的信件和文章。其核心是()a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b党的团结的问题c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d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解析:选a。b、c、d三项都包含于a项之中。8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有人全盘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还有人主张把列宁墓从红场迁出,甚至四处寻找沙皇的后裔,企图在俄罗斯恢复帝制。但此事最终因没有多少人响应而告吹。列宁墓仍然留在红场,列宁的铜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广场。该事件充分说明了() a列宁作为引导苏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仍然受到民众的敬仰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带有自己的政治目的c俄国民众对苏联解体后的社会状况不满d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目中四个选项表述均正确,但a项充分表述了“列宁墓仍然留在红场”的原因。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1933年,失业人数将近1 700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中产阶级的积蓄和家产荡然无存,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几十万少年失学,几百万青年没有就业,许多家庭连照明用的蜡烛都没有。材料2: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城市里,许多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也心怀不满,纷纷罢工。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也牵动着军队士兵。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叛乱,参加者多为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1)造成材料1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克服这一状况,罗斯福政府采取哪些措施?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2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哪里?(3)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解析:本题围绕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命题,以体现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创新性。从要求回答的内容看,多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这说明基础知识在平时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一问要求紧扣题意,不要漫无边际地回答。答案:(1)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措施:整顿银行;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 “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手段。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习思考1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哪些严重后果?(教材p105)提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一开始就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它严禁粮食的私人买卖,禁止农民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自己劳动产品的自由支配,而在余粮征集制后期,一些地方甚至对农民的必备口粮也强行征调,从而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情绪。(2)由于国家极度的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长时间贫困和饥饿,也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劳动效率普遍降低。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教材p106)提示: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对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列宁的这些思想对当今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哪些现实意义?(教材p107)提示:可以指导各国的工业化建设,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可以指导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政权建设,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和进步性。二、自我测评(教材p107)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在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过程中,列宁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赢得战争的胜利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经济政策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列宁倾听各地农民代表的意见,提出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方式。根据列宁的报告和建议,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做出了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后,国家经济取得明显成效,俄国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07)阅读材料,说一说列宁为什么强调“战时共产主义”“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为了保障战争供应而制定并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