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中考精炼1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A铁在1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C在炎热的海南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2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来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3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4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一年四季中无处不在,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早春大明湖畔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趵突泉上虚无缥缈的白雾C深秋红叶谷内脉脉清霜的产生D初冬千佛山顶闪闪树挂的出现5将放在冰箱中的经过冷藏的瓶装矿泉水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发现外表面会有小水滴生成这些小水滴是通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过程产生的 (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熔化6春季,湛江经常出现了“回南天”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这主要是空气中水蒸气的遇冷发生物态变化时 (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7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 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D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猜想一: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猜想二: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选择了a、b两种不同的晶体进行实验,其探究过程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晶体a,用如图19甲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9乙所示,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此时该晶体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乙图中晶体a 的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ta= min。(2)为了探究猜想一,应控制b和a的 相同,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tb。 (3)比较ta和tb,若ta和tb不相等,则说明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4)实验过程中,小华发现,无论加热时间多久,温度计的示数都不会超过100,主要的原因是: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10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1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 表一时间/min012345678温度/-6-4-2000123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89898 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二中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右图,是 。 (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 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表二1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 ( ) 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 C已是悬崖百丈冰 D犹有花枝俏13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春季,深圳会出现“回南天”现象,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里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A. 液化 B. 升华 C. 汽化 D. 凝华1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冬天的湖面出现冰层,这是凝华现象16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C熔化D升华1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18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请你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横线上: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现象,路边树上的雾凇是_现象。19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烟”;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请解释其中的“粉”、“白烟”和“汗”各是怎样形成的?20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21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22,冬天雪人变小,露珠的形成,水的蒸发,冰雪融化,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2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2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 放置一段时问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热量液化形成的。2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和_现象。26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 B100 C273 D1002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2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 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2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30“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31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32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33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34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35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 )A液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36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品,从而降雨。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例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此例填在下面不得分) 变成 属于 ;_ 变成 属于 ; 变成 属于 ;_ 变成 属于 ;37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38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39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40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41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A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42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43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44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4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46 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47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熔化 D凝固 48小红同学用如图17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7乙、丙所示请你回答:(1)图17乙中,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的特点是 ;(2)由图17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像图17丙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妙: ;49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A铁在1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C在炎热的海南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物质熔点/沸点/铁15352750水银-38.8357酒精-11778钨3410592750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C凝华 D液化51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 段是熔化过程,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103 J/(kg),在对100g冰加热的前2 min内冰吸热 J。5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放热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汽化现象5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 (1)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B(2)、(4) C(1)、(3) D(3)、(4)54雾是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 而形成的。近期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我国不少地区出现“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因为“霾”是 态有害物质,导致能见度极低,严重造成了视程障碍,北京有位的士司机在“雾霾”的困惑中感叹:“借我一双慧眼吧!”。55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1)(2) B(2)(3) C(1)(4) D(2)(4)56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干旱,大量庄稼干枯田地发裂,关于土壤发裂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常见的说法是由于温度高,土壤里大量的水份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造成的。许多地区气象部门采取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向云层撒干冰催化剂,干冰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致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5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D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58寒冷的冬天,小明看到了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这是凝固形成的B.冰冻的衣服不经过太阳照射也能自动晾干,这是熔化现象C.太阳一出,大雾就渐渐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这是凝华形成的59很多小轿车的后窗玻璃是双层的,里面一层贴有一条条电阻丝的薄膜,实际是一种特制的电热除霜器,你能分析霜的形成和后窗玻璃除霜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和除霜原理吗?答;冬天,小轿车内外的温差比较大,里面热,外面冷.坐在车里面的人不断呵出的水蒸汽往往在车 窗玻璃上凝华,形成一层白白的霜花.这样,车外的景物就看不清楚.然而,驾驶员在行车、倒车 中需要随时知道车后的情况.于是汽车生产商把小轿车的后窗玻璃做成双层,里面贴上带有一条 条电阻丝的薄膜,通电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阻丝发热,凝结在玻璃上的霜花,随着玻璃温度 的升高就会熔化并蒸发掉.有了它,即使天气再冷,从小轿车里向后看时,外面的景物都能一目 了然60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61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灯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212F,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F,用F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F。已知海波熔化时的温度为48,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海波凝固点可以记作为F(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固现象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63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_或_方式失去水分的。6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凝华C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6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C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66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图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67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升华C深秋的早晨,“雾凇”晶莹凝固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凝华68在电视上,李涛看到北方发生冰冻天气时,工作人员在高速公路上洒盐来达到熔雪的目的,为什么洒盐能熔雪呢?李涛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经过上网查找资料,知道了洒盐能熔雪是因为盐水凝固点较低的缘故,李涛决定对盐水的凝固点进行探究:有一杯掺有少量食盐的水,他将这杯盐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1)、开始计时时,盐水温度如图14所示,测此时盐水温度是_0C。(2)、该盐水的凝固点是_0C,当实验进行到21min时,该盐水所处的状态是_态。(3)、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 (填“高”或“低”)。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掺入盐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入盐的质量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盐,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4)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盐质量减少,盐水的凝固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6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7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71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是雨水升华形成的水蒸气B.雾是雨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72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7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得是( )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连水蒸气都没有了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7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熔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化现象7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76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7下列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里冰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78在我们北方地区往往会看到如图的情景。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里冰封、白雪皑皑,有时会看到“雾凇”的绝妙佳境,这主要是凝华现象,会放出热量;B冰雹,俗称雹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这主要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C深秋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下雪以后,屋檐底下经常会挂着一溜小冰柱,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7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80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_的原因81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82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物质 水银 金 铜 钢 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8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B将零下15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不增加C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84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85在食品制作方法中,炸油条、芋头片用花生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和“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8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 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 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 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87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D寒冷的冬天,窗户的内表面会出现冰花8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89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_(填“热”、“冷”),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而制成。90早晨,小林同学从家里走向学校,外面正下着大雪,下雪是 (凝固/凝华)现象;小林嘴里不停地哈着“白气”,出现“白气”是发生了_(汽化/液化)现象;小林走到公路旁时,发现护路工人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这是因为冰雪和盐的混合体,其熔点和凝固点都将 (高于/低于/等于)0,从而使冰雪更易 (熔化/汽化),雪水更难 (凝华/凝固)91下表所提供的是三种物质的熔点和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80的酒精处于液态B气温接近-50时,测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328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92寒冷的冬天,小明看到了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这是凝固形成的B冰冻的衣服不经过太阳照射也能自动晾干,这是熔化现象C太阳一出,大雾就渐渐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这是凝华形成的93温度计的“自述”:我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现在我在沸水中,我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_;如果继续对水加热,则我的示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4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在冬天雪后融雪时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主要是因为雪在熔化过程中要_热;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_ (填物态变化)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降雨;9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96刚从酒精中拿出来的温度计示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采薇的语言鉴赏与历史背景探讨:语文教学教案
- 时间巧安排课件
- 一支好香烟500字(11篇)
- 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400字(7篇)
- 时事政务知识培训课件
- 请跟我来学校250字(15篇)
- 早餐培训面点师课件模板
- 观后感白芳礼的观后感900字(7篇)
- 纪检15严禁课件
- 医院医学院医疗机构培训《烧伤病人护理教学查房》课件
- 家政服务协议书范本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 NB-T 10435-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锁止机构通.用技术要求
- 学历认证授权委托书样本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汇编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 gcp机构办公室工作计划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1、2章 旅游学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1.3茶云纹叶枯病识别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