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教案.doc_第1页
郑和远航教案.doc_第2页
郑和远航教案.doc_第3页
郑和远航教案.doc_第4页
郑和远航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郑和远航资料链接:郑和,原名马和,小字三宝。明成祖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于1405年7月11日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中国也进入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最后一次出航,郑和在返航途中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郑和下西洋证明了在十五世纪,中国具有世界领先的航海科技和船只制造技术,比欧洲地理大发现早一个世纪,基本与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处于同一时间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4通过学习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 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2. 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教学准备:ppt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3通过品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感受郑和“扬帆启航”时的雄姿英发。4复述课文第一次远航中“扬帆启航”的内容。预习导学:一、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qin 派( ) 深入( )出 ( )词造句 ( )责s ( ) 叫 ( ) 扯 ( )哑 ( )文fn 模( ) ( )愁 ( )围 ( )卖二、 查字典,先解释带点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1. 扶老携幼: 2. 惊叹不已: 3. 严阵以待: 4. 化险为夷: 5. 名扬海外: 三、 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家长评价: 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 到 自然段写了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是分三层来介绍的,其中 到 自然段写的是“扬帆启航”, 到 自然段写的是“友好交往”, 到 自然段写的是“战胜凶险”。最后两个自然段介绍郑和共远航 次,它表现了 ,开阔了 ,促进了 。课堂研讨:一、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美国学者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2出示课题 郑和远航 投影出示简介郑和的生平3反馈预习导学内容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2.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1-3)扬帆启航(4)友好交往(5)战胜凶险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三、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送行、远航的人多,宝船多、大)2.四小组讨论交流: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人多,哪些词句?(人山人海,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宝船:画出描写宝船的语句。作者是如何写出宝船的壮观的?(列数据表现大,先进仪器装备精良)3.指导朗读,齐读这一、二自然段。4.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用圈出来。指名回答后读第三自然段。5.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6.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7.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8.练习复述“扬帆启航”的内容。根据板书练习复述。板书设计:郑和远航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宝船) 船大 雄伟壮观船队 浩浩荡荡当堂训练:复述课文“扬帆启航”的内容。巩固练习:1.连线七下西洋 葡萄牙航海家 郑和发现新大陆 意大利航海家 哥伦布环球旅行 中国航海家 麦哲伦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天可真黑呀!伸手不见五指。宝船真大啊, 。前来送行的人真多啊, 。船队真长啊!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品评语言文字,继续引领学生走近郑和,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2.复述课文“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内容。温故预习:1. 听写本课词语。 2. 仔细阅读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填写内容。郑和第一次远航分 、 、 这三部分内容。在“扬帆启航”中我们从宝船的 、 ,送行的人 ,感受到当时场面的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都先 ,并 。各国的国君 ,老百姓 。虽然航行充满了 ,但每次郑和都能 ,真让人 课堂研讨:一、学习航海过程,感受郑和其人。1友好交往(1)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都进行了哪些交往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四节,然后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2)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3)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个个惊叹不已”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呢?(4)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2战胜风险(1)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速读第五节,想想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2)交流(风浪,海盗)(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和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出示“在大海上,化险为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男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女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此处,老师应极力渲染风浪之险恶,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风浪的恐怖,从而深刻地体会到郑和的智勇双全)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齐读(4)引读“智擒海盗”这一句(5)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3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板书: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二、升华情感1出示郑和图像。从古至今,许多名人都高度赞誉过他。让我们来读一读。2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三、了解写法。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为什么作者只详写了第一次,而其他六次却一笔带过呢?1.生思考。指名交流。2.小结: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避免罗嗦,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当堂训练:1. 复述“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内容。2填空课文共写了郑和 次远航,其中详细描写了第 次下西洋的内容,其余的为 。这样写的好处是 巩固练习:1. 回顾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过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然而这次远航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了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