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甲醇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doc_第1页
2009年甲醇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doc_第2页
2009年甲醇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甲醇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 -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10年3月16日 2009年甲醇市场分析 2009年的甲醇市场变化非常大,自2002年以来的牛市行情基本走到尽头,景气度大幅下降,价格跌宕起伏,进口甲醇冲击严重,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行业利润大幅缩水,生产厂家苦苦支撑。具体说来,市场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开工率大幅下降,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自2002年以来,我国甲醇行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每个月的产量增幅都在10%以上。然而2009年,这种情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产能还在大幅增加,但由于需求疲软、进口甲醇大量冲击以及销售价格低、企业亏损严重等多方面原因,甲醇开工率大幅下降,只有34%,为历年来最低。甲醇产量呈现明显的滞长,1至11月,全国共生产甲醇1021.6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9%,全年产量预计在1100万吨左右,比2008年略有下降。 二、需求疲软,年均价创新低。2009年,甲醇下游行业需求仍比较疲软,年需求总量在1000万吨左右,比2008年减少约200万吨。 由于需求疲软,以及进口甲醇低价倾销等原因,前10个月我国的甲醇价格基本上都在2000元(吨价,下同)以下的低位徘徊,特别是年初时甲醇出厂价更是跌破了1600元大关,创了近8年来的新低。 但从11月中下旬开始,在通货膨胀预期加大、整体化工产品价格上扬、电价及煤价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市场库存低、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甲醇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行情,在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上涨了400-500元,最高出厂价达到了2900元。12月中旬后甲醇价格有所回落,年底时出厂报价大多为2500-2600元,以全年次高价位收盘。全年呈现明显的低开高走特征。 由于全年甲醇价格在低位的时间比较长,虽然有后两个月的大幅拉升,但全年平均价格仍然较2008年下降了30%,为近7年来甲醇均价最低的一年。 三、进口甲醇严重冲击国内市场,被迫启动反倾销调查。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国际甲醇市场供大于求,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消费国,外商便把目光对准我国,通过低价将过剩甲醇倾销至我国。2009年我国甲醇进口总量创历史最高水平,1-11月全国甲醇进口总量为493.64万吨,全年有可能达到近520万吨,超过前四年进口累积总量。 在大量低价进口甲醇的冲击下,国内甲醇市场雪上加霜,对我国甲醇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为此,商务部于2009年6月24日决定,对原产于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的进口甲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2010年甲醇市场预测 一、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难有大作为。自2002年以来,我国甲醇市场出现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强劲上扬行情,甲醇产品获利丰厚,高的时候每吨纯利润上千元,国内新建、扩建的甲醇装置大量涌现,远远超过了需求增长速度。近5年来,我国甲醇产能增长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前10年产能增长之和。仅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新上的甲醇项目就有约2000万吨。2009年,全国甲醇产能已高达3200万吨,实际产量约1100万吨,过剩产能超2000万吨。2010年,国内甲醇产能预计将超过3400万吨,产量较2009年有所增加,在1300万吨左右,过剩产能预计超过2100万吨,成为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一年。 从需求情况看,2010年国内甲醇的传统下游产业甲醛、农药等行业增速放缓,对甲醇需求量变化不大,最有希望的是醋酸和二甲醚两个行业。2009年,我国醋酸产能高达569万吨,比2008年增长56.32%,二甲醚产能约800万吨。若按满负荷计算,约分别需要甲醇320万吨和1160万吨。但实际开工率远低于此,醋酸开工率一般只有50%左右,二甲醚开工率30%左右,两者相加甲醇需求量在470万吨左右。总体来看,2010年甲醇需求量较2009年有所增加,预计在1200万吨左右,基本上能恢复到2008年时水平。 严重的产能过剩将对甲醇市场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行情不好时,减产停产企业增多;而当行情略有好转时,原本停产的装置又会迅速启动,增加产品供应,打压价格上行。总体来看,2010年甲醇市场难有大的作为。 二、成本支撑,价格水平比2009年高。我国甲醇生产主要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2010年煤炭价格将居高不下,有专家预测2010年电煤价格将上涨5%-8%,而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可能性极大,并且涨幅预计将超过煤炭价格。所以从生产成本看,2010年甲醇价格水平将比2009年高,基本上在2000元以上的水平运行,跌至1500、1600元的可能性极小,2010年甲醇价格高点预计会突破3000元大关。 三、地域性特点更加突出,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和阶段性机会。我国甲醇企业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生产地主要集中在有天然气和煤炭原料优势的西北地区,而消费地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华东地区约占我国甲醇消费量的27.6%,华北地区20%,华中地区18%,西北地区14.8%,西南地区9.8%,其他地区9.8%。甲醇主要消费地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甲醇总产量不足160万吨,仅占全国甲醇总产量的12.4%。2010年随着西北地区大甲醇装置的不断建成投产,这种情况将更加突出。由于生产地远离消费地,有时会出现因运输紧张导致货源一时供应不上,而导致的区域性价格上涨,给市场带来一定机会。 另外,近年来甲醇市场的一大特点是波动性比较大,年内最高价与最低价相比,波动幅度一般都在30%以上,有时甚至达到了100%,主要原因是影响甲醇价格的因素比较多,市场不够成熟,投机心理强,另外我国甲醇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而近年来国际甲醇价格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预计2010年我国甲醇市场仍将保持大幅波动这一特征。不论是甲醇生产企业还是甲醇流通企业,都要善于抓住甲醇市场的阶段性波动机会,争取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反倾销利剑高悬,进口甲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有望减小。启动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甲醇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影响。自从去年6月启动反倾销调查以来,国内进口甲醇到货逐渐减少,10月之后,外方对华月供量基本保持在20-30万吨之间。2010年反倾销的余威仍在,进口甲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有望减小。 另外,由于自去年12月份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到今年1月上旬时已达83美元/桶,使得国际甲醇生产成本上升,进口甲醇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与国内甲醇价格的价差缩小,这也将减少进口甲醇对国内甲醇市场的冲击。 五、甲醇汽油及甲醇燃料进展情况,值得密切关注。去年5月20日和7月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两项国家标准,并分别于去年11月1日和12月1日开始实施。这两项标准的相继发布实施,表明政策在开放甲醇车用燃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甲醇汽油及甲醇燃料推广注入了活力。 从理论上看,目前我国每年的汽柴油消费量在2亿吨左右,如果往里面掺5%的甲醇,就需要1000万吨甲醇,往里掺10%的甲醇,就需要2000万吨甲醇,这是个巨大的市场,将为过剩的甲醇寻找到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