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滴里的生物》学案设计.doc_第1页
1#1《水滴里的生物》学案设计.doc_第2页
1#1《水滴里的生物》学案设计.doc_第3页
1#1《水滴里的生物》学案设计.doc_第4页
1#1《水滴里的生物》学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滴里的生物学案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水滴里的生物执教日期( )月( )日,星期( )三维目标1、 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2、 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3、 了解列文虎克世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资源显微镜、放大镜、学生已有经验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 整 反 思一、观察水样(5)1、倒水2、学生有序观察观察,然后进行交流。3、学生交流汇报。1、出示水样,要求学生把采集的水样由瓶子倒进烧杯,提醒保持桌面整洁。2、请学生观察水样。3、教师质疑学生发现:水滴里面除了一些肉眼可以看见的小颗粒外还有有其他的吗?借助什么来观察可能会有收获?水样应提前从池塘里采集,放置在实验室里培养几天,观察时效果更明显。以前我们进行观察活动时,通常借用的是什么工具?除了放大镜还可借助什么工具进行观察?二、用显微镜观察水样(20)1、生按顺序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2、小组汇报交流,选取代表进行全班交流。1、教师示范用法。强调轻拿轻放。2、教师强调:(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在示范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清楚如何对光,如何调焦。在观察水样之前,可用现成的生物玻片让学生试着先观察,再过渡到观察水样,这样可适当降低难度。三、认识微生物,了解列文虎克(10)1、学生观察投影中的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特点。2、学生读列文虎克的故事。3、请学生小组为单位课后解决。1、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2、简单介绍列文虎克的故事。3、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微生物?怎么证明他们的存在?作业设计(5)科学探究相关习题做酸奶学案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做酸奶执教日期( )月( )日,星期( )三维目标1、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地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3、知道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做酸奶地活动。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教学资源教师准备:酸奶、存牛奶、保温壶、小盆、白糖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 整 反 思一、谈话引出课题(2)1、同学们是否喜欢喝酸奶?知道酸奶是怎么做的吗?想动手尝试吗?二、指导学生制作酸奶(5)学生回去后有条件的尝试制作。1、教师示范做酸奶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牛奶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最好请家长帮助,加热后一定要冷却到3540加入酸奶后要保温56小时。酸奶做成后放入冰箱不可太久,变质的酸奶不可以饮用。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三、品尝酸奶。(3)1、品尝酸奶,评选出最好的。1、请同学们把自己小组做成的酸奶拿出来进行品尝,选出每小组一名评委。此环节可在下一课中完成,进行评比。四、认识酸奶的制作原理。6)1、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细菌的了解进行介绍。也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1、教师介绍: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合起来只有头发丝那么粗),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繁殖迅速(几小时内可以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五、体验其惊人的繁殖速度。(8)1、学生阅读资料,学习操作。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8192163843276865536(16代)13107226214452428810485762097152(21代)2、学生进行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出细菌的繁殖数量。2、酸奶是怎么制成的呢? 教师进行小结。重点要认识乳酸菌的作用。六、认识细菌的功与过。(10)1、学生进行讨论交流。2、交流汇报:捂住鼻子打喷嚏、勤洗手、用热水冲洗筷子等。1、引导学生讨论:今天我们认识了细菌的特点,你能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细菌有着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危害呢? 2、引发我们生病的细菌我们称之为病菌,你有哪些好的办法帮助我们预防它们?细菌的“功与过”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交流。作业设计(5)科学探究相关习题馒头发霉了学案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馒头发霉了执教日期( )月( )日,星期( )三维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4.指导霉菌也使微生物的一种。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 整 反 思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了解到霉有颜色差异。(5分)1.学生观察带来的发霉食物,比较其颜色,认识到颜色多样:黄、绿 等2.汇报发现:在放大镜下看到的霉成颗粒状或则丝状等等。1.出示发霉的馒头,请学生观察。2.请学生借住放大镜进行观察。二、用显微镜观察,认识到霉有形状差异。(10分)1.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师给于指导。然后汇报。1.分发显微镜,要求仔细观察,用图画画下所看到的霉菌样子。用镊子提取霉菌时,可借助水小心地提取。观察时要提醒学生应用左眼观察显微镜,画图时用右眼看。三、探讨发霉的条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5分)1.引发学生的讨论。温暖潮湿?温暖干燥?寒冷潮湿?寒冷干燥?2.学生根据预测,小组讨论如何实验。3.进行实验。1.师给于肯定,提出质疑:这些霉菌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呢? 2.让学生做出预测,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预测设计实验。比一比谁最快发霉,发霉最多?3.师分发同样对的同一时间生产的馒头。对比实验一定要控制好实验中的变量,所以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规范。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不同条件的实验,同一小组的实验要相同。四、展示霉菌生长情况,比较得出: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5分)1.小组展示并介绍馒头是在什么环境中。2.进行记录。3.讨论得出:寒冷、炎热、干燥的环境中都不易发霉。1.请同学们出示各小组地馒头发霉情况,比较生霉的多少。2.师小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滋生与生长。实验的过程课后回家去做,下堂课进行展示,并总结出霉菌适宜生存的环境。五、讨论食物和其他物品防止发霉的办法。(5分)1.黄梅天气后晒衣服,食物的存放等等。1.引发讨论:那么我们该怎么来防止发霉?2.介绍其他一些防止生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3.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通常是怎样防霉的,你能说说你身边的事例吗?六、霉的功与过。(5分)1.学生自学。1.霉菌在生活中经常可见,我们有时要运用它,有时要避开它。介绍霉的功与过。(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孚莱明青霉菌青霉素,使食物霉变)作业设计(5)科学探究相关习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学案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执教日期( )月( )日,星期( )三维目标1、能有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拨并进行比较。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学生准备:洋葱、小刀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 整 反 思一、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和特点。(5分)1、学生观察,交流发现的特点。2、让学生观图讨论,汇报得出:细胞很小(除了蛋黄),细胞各种各样,各不相同,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1、通过谈话(积木)引出细胞,请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认识各种细胞。2、组织讨论:细胞有些什么特点?同学们玩过积木吗?在搭建好的积木中,每一块积木都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二、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区别。(18分)1、学生提出疑问。2、学生领取材料和仪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4、学生观察人体表皮切片。1、组织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教师具体介绍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制作方法,及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等。2、教师到小组中巡视,具体指导有困难的小组完成实验。3、组织汇报。4、提供人体表皮细胞切片给小组进行观察。老师先详细讲解洋葱表皮细胞切片的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