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一”!“统一”?“统一”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思考一、共识“统一”!曾几何时,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激烈的争论。曾几何时,对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进行过热烈地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疑,这种针砭时弊的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犹如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 “视觉”上偏差;又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体。第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真正有所理解,离不开对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感悟。第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以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第三,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二、反思“统一”?自古以来,“统一”就是个沉重的话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失当,“统一”似乎显得比收复失地还要艰难。当我们怀着欣欣然迈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了许多的飘飘然,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如何在?案例1:苏教版第八册乡戏教学片断。师:出示:( )带点土腔土腔,看戏的人( )听得很过瘾。师:谁来填?生:应该填“尽管还是”。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吗?生:(抓头),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师:那谁能用“尽管还是”来说一句话呢?生:尽管天气十分寒冷,王小明还是准时来到学样。师:对,这是多么可贵啊!我们要向王小明学习。谁来说说,学习他的什么呢?生:(一开始没人举手)不怕冷!师:我们都要向他的这种不怕冷的精神学习!师:谁再来用“尽管还是”说一句话?师:唱的人尽管唱得不好听,但是人们仍然听得很过瘾。说明看乡戏的人的什么呢?生:爱看乡戏!生:爱听乡戏。案例2:苏教版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片断。师:读了3至5小节,你觉得徐悲鸿是个怎样的人呢?生:是个刻苦的人。生:他像骏马一样不知疲倦。生:为了画画,他不顾自己的吃穿。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徐悲鸿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生:为了学画,提高画画的水平。生:徐悲鸿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生:为了给中国人争气。生:师:从徐悲鸿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生:似乎,这两个片断既涉及了工具性,又涉及了人文性。但是,绝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统一”。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地理解了语文的性质,将工具和人文截然分裂了。案例1将人文性转移了,离开了课文这一母体,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案例2将人文性从文本中机械地剥离开来,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变成了空洞的无病呻吟。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既没有达到对“工具”的掌握与提高,也没有实现对“人文”的感触与熏陶。语文的工具性昭示着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着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附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 “皮之不附,毛将附焉”,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了灵魂而淡然失色,黯然神伤。三、构建“统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其一,我们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其二,我们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其三,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案例3:苏教版第六册水上飞机教学片断(执教:于永正)。师:所以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谁能把想的意思读出来?(生自读)师:我发现你们的表情不错,声音好像不行。生:指名读。师:有意思,到前面来,摄影师给镜头!(生再读)师:好不好,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师:范读。生:自读,看谁超过于老师。师:好,真带劲。不要急于举手,要静下心来思考,该读的读,该想的想。下来要想小海鸥什么心情?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生:自读。师:谁站起来读,响一点。生:指名读。师:读的非常正确,也比较流利,但是我刚才说了,要体会它的心情。你看,对小海鸥在说呢:不要担心,不要着急。再读,看谁能把它的心情读出来。生:指名读。师:板书:哎不知道你想没想,小海鸥和水上飞机近不近?距离怎样?生:很近。师:上来,是这样吗?“哎”不是得吓死?但是老师发现你很有勇气。生:摇头。师:既然你们知道了,再读抓字词教学、抓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体现工具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人文性的前提。人文性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以上教学片断中,于教师注重“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巧妙地把朗读训练与对文本的理解、体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得到了读的训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得到了人文的熏染。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案例4:苏教版第十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执教:窦桂梅)。师:“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结果?”(学生们读第一自然段)师:“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浏览课文第五自然段,用书上的词语概括。”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教师把黑板上的连词前面加上“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师:“下面的句子,请同学们用变化了的连词再说一说。”(学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的街市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五陵春色)语文课如果只有朗读感悟,没有语言的表白,没有情感渲泻,往往是读过就算,如同“小和尚念经”。工具性的训练过程是创设人文情感的一种途径。窦老师就把学生读课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求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设计不能说只有语言训练,也不能说只有情感体验,而是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工具和人文的完美结合。语文课堂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出入境管理专业题库- 美国签证种类解析
- 2025年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事业单位招聘39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路桥区科技局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上半年招聘教职人员控制数人员(30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四川泸州市纳溪区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人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4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考前冲刺测试卷【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山市三角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山东青岛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卫生类工作人员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题库(得分题)打印含答案详解【a卷】
-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低因咖啡豆行业营销策略及销售规模预测报告
- 情感计算伦理边界-洞察及研究
- 《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导论》全套教学课件
- 器械UDI码管理制度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 网络工程师的网络取证与证据收集试题及答案
- T/CACM 1552-2023中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技术通则
- 《家具设计》课件
- 国有融资担保公司笔试真题解析
- 提高VTE护理措施落实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