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中山在英国避难始末起义失败,改装赴美 青年孙中山 1895年(光绪十一年),广州起义失败后, 孙中山被迫逃亡国外,清政府悬赏通缉,并致电各驻外使节,缉拿孙中山。当时,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孙中山、陈少白等人流亡日本横滨。10月底,孙中山在侨商冯镜如、冯紫珊兄弟的帮助下, 在当地建立了兴中会分会,冯镜如任会长。当时, 清朝驻日公使裕庚抵任。裕庚是汉军正白旗人,人称八旗才子,在清政府红极一时。裕庚陆续在日本横滨、长崎、神户各地派驻领事,对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恨之入骨。为了避免裕庚的迫害,孙中山遂断发改装,离开日本,再到美国的檀香山。孙中山遍游檀香山各岛,宣传革命,筹集军费。时值广州起义新败,旧日同志灰心失望,应者寥寥。孙中山在日本的革命宣传活动,被清政府视为“贼”心不死,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而后快。12月2日,清政府谕令谭钟麟迅速缉拿孙中山、杨衢云等人,广东当局以1000元大洋悬赏捉拿孙中山,以每人300元大洋悬赏捕捉杨衢云、陈少白等14人。1896年2月,香港英国当局也对孙中山下了驱逐令,五年内禁止在港居留。6月上旬,孙中山在日本无法立足,便转赴美国旧金山,继续宣传革命,成效仍然很小,华侨听到革命、排满等字眼,都不想引火烧身,大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大都掩耳避走。万事起头难,孙中山的进步思想一时还难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意外被捕,营救获释 孙中山曾在英国居住过的旧址 9月23日,孙中山从美国纽约辗转英国。青年时代的孙中山,就像是一颗革命的火种,无论到了哪里,他都会孜孜不倦地传播革命的道理,意欲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孙中山的言行,当然激起了清政府的无比愤恨。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听说孙中山准备转往欧洲,就电令驻美公使杨儒,命令其查明孙中山的行踪,电告驻英公使龚照瑗,命令他一有孙中山的行踪就立即报告。龚照瑗在得知孙中山来英国的消息后,立即与英国政府外交部交涉引渡,遭到拒绝,龚照瑗即雇用英国侦探社的侦探,计划监视孙中山,想方设法迫害孙中山。9月30日,孙中山到达伦敦后,便去拜访他在香港学医时的老师詹姆士康德黎。孙中山曾经是康德黎最喜爱的学生,自己心爱的学生突然前来拜访,康德黎又高兴又意外,康德黎夫妇热情地接待了孙中山,并安排孙中山在自己住处附近的葛兰旅社住宿。正在这个时候,清驻英公使馆雇用的暗探已经盯上了孙中山。这一切,孙中山全然不知。10月11日,毫无防备的孙中山从葛兰旅社出来,几个暗探就缠住了他。暗探穿着便衣,他们自称来自中国,并以认同乡为名,把孙中山秘密绑架到了中国使馆,幽禁在三楼一间有铁栅栏的小屋里。一开始,孙中山认为是碰上了当地的流氓小偷。不一会儿,房门打开,走进了一个发须全白、官气十足的英国人。孙中山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清驻英使馆的参赞马格里。马格里以一口洋腔官话对孙中山说:“到了这里就是到了中国。现在总理衙门很想会你一会,只要朝廷的命令一到,便屈驾送你回中国去。”被囚禁的第一天夜里,孙中山眼睁睁地躺在床上,他苦苦地思考着如何脱身。孙中山知道,按照英国的法律,未经英国政府的许可,外国使馆是不能任意捕人的。就在这时,小屋里走进了两名清洁工人,孙中山灵机一动,叫住了他俩,恳求他们帮自己带一封信给康德黎老师,告诉他被囚的消息,却遭到了这两名工人的拒绝。第二天上午,孙中山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另一个报信的办法。他把写好的信揉作一团,向窗外掷去,不料纸团太轻,无法抛到街上。后来,他把信纸裹了银币再掷,不幸的是,带银元的纸团反被使馆的人员拾到,呈送马格里。求救不成,反而招来了更加严密的防卫。办法总比困难多,绝不能在这里等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孙中山决心单独对一名叫柯尔的清洁工人作最后一次努力。在被囚五天后的早晨,孙中山问柯尔:“先生,你能救我吗?”“你是什么人?”柯尔反问孙中山。“我是中国的政治犯。”孙中山坚信,无论什么国籍,大多数劳动人民都是同情劳苦大众的。孙中山耐心地解释说,我要为中国的劳苦大众谋生路,所以中国皇帝要杀我,就和土耳其苏丹要杀阿美尼亚人一样。我要改革中国的政治,所以中国皇帝非把我抓起来不可。但这件事如果让英国人民知道了,中国使馆就不敢害我了。柯尔明白了,他答应孙中山可以帮他送信,但嘱咐孙中山写信时一定要小心,当心监守人的眼睛。孙中山赶紧掏出一张名片,迅速地在名片上写了几句话,交给了柯尔。柯尔拿着孙中山的密信走了。第二天晚上,柯尔给孙中山带来了秘密回信。回信中康德黎告诉孙中山,他正在设法营救,要他耐心等待。康德黎多方奔走,还把孙中山被囚禁的消息透露给了地球报。很快,地球报在第一版登出了一条触目惊心的消息:“革命家孙文被诱捕于伦敦。”当天,中央新闻每日邮报的记者纷纷来采访康德黎。次日,伦敦的各家大报又以特大的标题,竞相报道了中国公使馆这一丑闻。消息传开,舆论为之大哗。许多同情中国革命的伦敦市民包围了中国使馆,强烈要求释放孙中山,有的市民甚至号召人们捣毁清使馆。这件事也震动了英国政府。10月22日下午,英国外交大臣萨里斯伯约见中国驻英使馆参赞马格里,根据英国的法令,要求清使馆立即释放秘密拘捕的中国人。清使馆在英国舆论及各方面的压力下,被迫同意释放孙中山。就这样,孙中山从一名清政府的通缉犯,一下子成为名震世界的革命家。奋笔写书,英名远播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被释后,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10月24日,孙中山致函伦敦各报主编,对英国政府、报界和英国人民表示感谢,函称:“我对立宪政府和文明国民意义的认识和感受愈加坚定,促使我更积极地投身于我那可爱而受压迫之祖国的进步、教育和文明事业。”孙中山在伦敦蒙难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通过英国的报刊,飞向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上海的万国公报时务报也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孙中山的国际知名度因此大为提高。所有这一切,孙中山看在眼里,激动在心里,使孙中山萌发了写作的念头。孙中山决定把自己在伦敦蒙难的经过写下来,书名就定为伦敦蒙难记。其英文本于1897年1月21日出版。书中,孙中山激烈地批判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政治:专制、无法、贪污、腐败,如“粪土之壤,其存愈久而其秽愈甚”,尤其批判清政府所施行的文化禁锢政策:禁止人民阅读政治书籍,阅读报纸,不让人民了解世界大事;即使是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也只允许人们诵读其中钦定的符合皇家意志的注释本,这些注释本任意删节、曲解原著中的具有反抗意味的成分,使人民成为“聋子”“瞎子”“傻子”和奴才。茅塞顿开,高举火炬孙中山的伦敦蒙难记出版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如果说,在伦敦蒙难记出版以前,孙中山将自己的革命思想讲得还比较含蓄,那末,到1897年初此书出版以后,孙中山的思想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在此以前,孙中山只想做一颗火种,用自己的革命思想去说服国人,影响国人;现在,孙中山已经意识到,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决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因此,这时候的孙中山,他要当一个火炬!要把旧中国的一切不合理的旧制度,通通烧毁!1897年12月,伦敦蒙难记全文被译为俄文。不久,又被日本人宫崎寅藏译为日文。在伦敦的那段岁月,孙中山广泛接触世界各国人士。有一次,孙中山在伦敦大学图书馆看书,碰上了几名年纪与自己相仿的俄国人,孙中山立即与他们交流革命志向。这时,这几位俄国人问孙中山:“中国革命何时成功?”孙中山踌躇满志地回答:“大约30年可以成功。”俄国人很吃惊,然后感慨地说:“中国的革命大概100年后能够成功,我们便大满足,此刻正是在奋斗。成功虽然在100年之后,如果现在不奋斗,就是百年之后也不能成功。”俄国人的回答让孙中山感触颇深,也深感惭愧。从那以后,孙中山便经常环游地球,一面考察各国政治得失,国势强弱,一面从事革命运动。据笔者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体家具咨询策划方案
- 安庆学校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木材加工设备投资效果综合分析报告
- 大棚后坡维护施工方案
- 鞋厂成本管理咨询方案
- 叫花鸡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中活动方案策划书
- 临水建筑选址规划方案设计
- 音乐培训活动招生方案策划
- 卤味零食达人营销方案
- 国家临床版3.0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课课件
- 2021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4-05-05)
- 第二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
- 质保金支付申请表
- 苏科版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一册全部教案(共9课)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表
-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