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3 第4章第1节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 学案.doc_第1页
苏教版选修3 第4章第1节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 学案.doc_第2页
苏教版选修3 第4章第1节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 学案.doc_第3页
苏教版选修3 第4章第1节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 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学习目标重难点1.能说出生态工程的概念含义,确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能说出生态工程的主要原理。3能运用生态工程的原理,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重点:1能根据实例,分析出生态工程的主要原理。2能说出生态工程的实资*源%库例和发展前景。难点:能分析出生态工程应用的主要原理。一、生态工程的概念1概念:指应用生态系统中_与_原理、_原则,结合经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_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提供了既_,又解决难以处理的_问题的途径。2根本目标:在促进自然界_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_,防治_,达到_与_的同步发展。3特征:生态工程设计考虑到了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两方面,具有_、_、_的特征。www.预习交流分析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生态工程为什么可以减少环境危机。二、生态工程的构建原理1构成:生态工程主要由_、_和_构成。2构建原理:生态工程构建和运行的主要依据是_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主要包括:(1)_原理:指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这种关系是自然界中生物之间长期_的结果,包括_、_等多种关系。在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这种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_和_机制。www.(2)生态位原理: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有一定的_。在生态工程中,合理利用该原理,可以构建一个具有_、_的稳定而高效的生态系统。(3)食物链原理:自然界中复杂的_对生态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生态系统中_、_和_的基础,也是生态工程所利用的_原理的基础。(4)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_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3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建造和调控_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度和谐。在生态工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上述各种基本原理外,还要考虑通过适当满足_、_或_来提高物种的适应能力。z预习交流我国正在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西部大开发,其中生态恢复是个大问题,在西部搞生态工程需要依据什么原理呢?答案:一、1.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结构与功能协调 被分层多级利用保护自然环境环境污染2良性循环生产潜力环境污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预习交流:答案: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生态工程依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其关键是调控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态系统物质再生和能量转化的能力,充分发挥物质生产的潜力,尽量充分利用原料、产品、副产品、废弃物以及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提高整体的综合效益。$来&源:二、1.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2生态学(1)物种共生进化共生竞争自我调节反馈(2)生态位多层次多种群(3)食物关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物种共生(4)生物多样性3人工物种生存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预习交流:答案:物种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我的学困点我的学疑点生态工程的原理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是什么?2生物长期进化中形成了哪些种间关系?3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生物发生竞争,争夺生态位的结果是什么?4举例说明如何通过食物链原理实现价值增值。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资*源%库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2“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a有无核膜 b有无核糖体c有无dna d有无细胞壁解析:水生植物属于真核生物,细菌等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本题主要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即有无核膜。资*源%库答案:a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例如我国传统的“无废弃物农业”。2物种多样性原理。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除了考虑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外,还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最大数量。4整体性原理。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答案:问题导学活动与探究:1答案:物种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等。2答案: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3答案:(1)一个物种趋于灭绝,多见于外来物种入侵。(2)通过自然选择,生态位发生了分化,从而减少或消除了它们的竞争,使它们共存下来,如下图所示。两个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注:a、b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种群生存所需的资源和空间,c为它们共同的。4答案:利用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合理增加食物链环节,使每个环节都能产生产品,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如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蘑菇等真菌,通过能量转移,实现价值增值。迁移与应用:b解析:巧设、增设食物链使物种多了,营养结构复杂了,所以可以实现a项、c项、d项。1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2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 mm,是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的地区,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这个事例说明该生态工程设计时忽略了()。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生态位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生长、生存或繁殖的环境条件3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a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b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c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4生态工程中_原理是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基础()。a物种共生 b生态位c食物链 d物种多样性5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构成部分的是()。a生物种群 b无机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