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2、3侵华日军对民族经济的破坏4民族资本的困境5、6综合7一、选择题1.(中华民国)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通告是由民国政府的国家行政机关专门发出的,体现的是国家对民族工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意不符。2.(2017河南洛阳期末)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年份钢(吨)生铁(吨)煤(吨)锰矿石(吨)1935年256 565787 06136 091 74731 4001936年414 315809 99639 902 98543 4001937年556 347958 68337 230 46979 187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d.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解析:a材料反映19351937年钢、生铁、煤、锰矿石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这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故a项正确;19351937年,国共内战,社会并不稳定,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19351937年钢、生铁、锰矿石等的产量变化,不能说明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3.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c.民营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解析:c科技人员的内迁与工厂数量的增加并未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新设的企业是否为军工企业,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新设的企业增加迅速,结合题干的时间可推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民族工业内迁的主要地域,大批民族工业诞生和发展,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内迁是为了躲避战争的破坏,并不是战时需求促进了企业的增加,故d项错误。4.(2017山西太原期中)下表是1936年到1938年上海部分工业生产的统计指数,对其信息解读正确的是()行业1936年1937年1938年棉纺织业10081.769.8面粉业10077.572.5机器业10099.656.0各行业平均10085.574.9a.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b.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c.日本侵华战争破坏经济d.官僚资本压迫民族工业解析:c根据对材料中数据的分析,1936年到1938年上海部分工业生产的统计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结合时间分析可知是日本侵华战争破坏经济造成的。其他选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5.如图公告反映了()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解析:c据图片中时间可知是1948年,由中国蚕丝公司的公告内容可知,它实行蚕茧专营,故c项符合题意。6.(2017山东威海期中)抗战胜利后,美国等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而中国面粉业、制药业、火柴业等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这一状况的直接影响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民族轻工业得以迅速发展c.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d.中国外贸大量入超解析:da项出现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美国等国的商品与中国民族轻工业抢夺市场,不利于中国民族轻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商品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使得中国外贸大量入超,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材料二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材料三(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请回答:(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据材料三指出该厂的历史贡献。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近闻已无纱可纺”可以看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可以看出受到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但工业发展不协调,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创办企业的有利条件有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及当时的提倡国货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总结。答案:(1)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