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文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仲弓问仁时,孔子所作的回答。其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孔子又将这八个字概括为一个字“恕”,它在根本点上是跟“仁”相同的,所以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的消极原则(即否定性的原则),因为它似乎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其实,它暗含着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思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得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君;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父;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兄;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对待朋友。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孔子对“仁”的认识和态度。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有“克己复礼为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有“爱人”是“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但是基本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1词语理解(1)通假字举直错诸枉通“_”,_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通“_”,_ 知者利仁 通“_”,_ 答案措安排、安置向先前智精明 (2)一词多义归事举答案称许、赞许/出嫁/返回/归还/归聚事情/事故,变故/事业/从事、实行/侍奉,服侍举起,抬起/提出,举出/发动,出动/推荐,选拔/攻克,占领/拿,用/全,都(3)古今异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古义:_今义:丈夫或妻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_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答案爱护别人。可以凭借。 (4)虚词归纳于答案介词,从/介词,给/介词,在/介词,被2词类活用(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_(2)不仁者远矣:_(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_(4)不可以长处乐:_(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_(6)尧舜其犹病诸:_答案(1)前“直”,形容词作名词,正直的人。后“直”,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正直。枉: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2)形容词作动词,疏远(3)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达(4)形容词作名词,安乐的生活(5)安、利:形容词作动词,安于,利于(6)名词作动词,担忧、忧虑3特殊句式(1)克己复礼为仁。(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富哉言乎!(4)何谓也?(5)何如?可谓仁乎?(6)舜有天下,选于众(7)不仁者远矣。答:_答案(1)(2)判断句,(3)主谓倒装句,(4)(5)宾语前置句,(6)介宾短语后置句,(7)被动句。4语句翻译(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译文:_(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译文:_(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_(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_(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译文:_答案(1)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2)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3)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4)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以及仁义之人,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5)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文本名句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文外名句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论语颜渊)2.(论语颜渊)3.(论语颜渊)4.(论语卫灵公)5.(论语雍也)6.(论语述而)7.(论语泰伯)8.(论语卫灵公)9.(论语里仁)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理能力?答:_答案这是一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心理能力,也就是孔子的“仁”。它实际上是告勉学者:欲求达到“仁”的境界,固然“克己复礼为仁”,而居心敬恕与无怨,且展现于外,心行相发,内外如一,同样亦为“仁”。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答:_答案这是孔子“仁”的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一种由己度人的思想。孔子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3在选文13则中,针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孔子是如何回答的?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哪一方面?答:_答案针对颜渊的提问,孔子强调“仁”是“克己复礼”;对仲弓,他则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答樊迟时,孔子说“爱人”。这三则选文集中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4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对颜渊、仲弓、樊迟、子贡等人的回答各有侧重,各不相同,试作具体分析,然后综合起来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答:_答案孔子回答颜渊问“仁”,说明“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礼”的自觉,即“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孔子回答仲弓问“仁”,以及回答子贡问可以终身实践的“一言”,主要是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回答子贡问“仁”,则主要是从肯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回答樊迟说“仁”就是“爱人”,其内涵跟他所说的“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致的。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孔子的“仁”的学说蕴涵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答:_答案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地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虽己所欲,勿施于人(1)蝴蝶的破茧重生只能由它们自己完成生命的突围,幼鹰的展翅蓝天只能由它们独自完成成长的使命,被喂食的动物却只能因为固守依赖而丧失生命的本能。(2)孔夫子曾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己所欲”就果真“施于人”?其实不然。自然的生长规律早已在宇宙洪荒时便已定下,随着亘古流传下的规则推着它前行。帮蝴蝶打开束缚它的蝶蛹又当如何?不!那是你在摧残生命。川端康成曾写道:“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浅眠。”大师并未撷下这朵芬芳,也并未用闪光灯打扰它彼时的宁静。然而,总有人穿上“善意”的外衣却大行伤害之事,将天然生长的野菊移于温室,将翱翔天际的飞鸟拘于小小笼中,还美其名曰“保护”,实则伤害了它们最引以为傲的天性和自由。如果将天性比作双足,那么善意便是助行之履,倘若削足适履,以善意伤害原本的天性,那便是适得其反,本末倒置了。善意的力量不在你手中,而在于你的内心,在于你的一念之间,成全抑或不成全它们的天性,满足抑或不满足你自己喜爱的“欲望”,决定权完全在于你。(3)不止对于生命中的动物朋友,对于社会以及个人的精神家园,也因“喜爱”而被伤害。(4)雷锋日敬老院的奶奶因被洗脚二十余次而苦不堪言;网络上因“喜爱”而被恶搞的事件不计其数;因“喜爱”而高调行善的背后是对他人的尊严的践踏当我们只能在雷锋日一表自己的爱心,而平日对弱势群体不管不问时;当所有历史社会事件都可以被戏谑玩笑,狂欢成风时,我们的喜爱与关注早已演变成了一阵阵狂风,将我们的责任感与善举之意吹得摇摇欲坠。当国民的喜爱没有一丝敬畏与尊重时,我们的家国大厦必将岌岌可危。怀揣一颗体贴与尊重之心吧,在日常去照顾孤寡老人,让他们体味家的温暖;网络上也别人云亦云哗众取宠,让正气返璞归真,我们不需要对恶劣之事口诛笔伐,只要每个人身正独善,便能将善举之履穿好,便能保护天性越行越远,便能以众人拾柴之力照彻漆黑长空。君不见那花间纷飞的蝴蝶,若没有当初蜕变的痛苦,又怎会成就日后美丽动人的翩翩舞姿;那九天盘旋的苍鹰,若是不经历那断崖折翅的刻骨铭心,又怎会成就笑傲长天的勃勃雄姿。(5)让生命成为他们自己吧!莫削天性之足适善意之履,莫用好心办了坏事。哪怕是“己所欲”,也要用理智的冷眼和平和的心境判断是否应该“施于人”。遵从生命本来的规律,“虽己所欲,勿施于人”。思悟亮点(1)本文的立意有何特点?提示本文立意新颖。作者大胆借用孔子名言,又反其意而用之,足见其思想的特立独行,让人耳目一新。(2)第段开篇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提示文章开始就运用比喻的手法,以蝴蝶破茧成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山牧场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 《心肺复苏》培训考核试题2025年(附答案)
- 2025年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50题)
- 2025年广西百色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嘉峪关市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辅警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厦门医院统考护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南平市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辅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枣庄市口腔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培训课件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放射科影像合作协议书
- 幼儿园大班艺术课件:《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 中考数学解题的思维模式设计与分析探讨
- 头部手术备皮方法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
- 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教案
- 学位申请书单位评语
- 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处置程序及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