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戊戌变法 一酝酿中的变革 专题九戊戌变法 专题九戊戌变法 专题九戊戌变法 一 大势所趋 戊戌变法的政治和经济背景1 19世纪末的世界潮流 变革旧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1 经济上 19世纪下半期 欧美列强进行第二次 革命 开始向电气时代过渡 2 政治上 英国的议会改革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 19世纪中期开始的英美等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进一步完善了 的运行机制 工业 资本主义 2 中国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 中日 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 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 中日甲午战争后 列强掀起了一场 的狂潮 3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1 原因 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中 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 的呼声 19世纪末 中国民族 获得了初步发展 2 影响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甲午 瓜分中国 实业救国 资本主义 思维点击1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 后始也 导致我国梦醒的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1 战争 2 日本明治维新后 成为亚洲强国 开始对亚洲邻国侵略扩张 工业革命后 列强侵华 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改革势在必行 中日甲午 二 新思想的演进 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1 地主阶级的思想探索 1 林则徐 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 的主张 2 洋务派试图在 求富 口号的指引下 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2 早期维新思想 1 代表人物 冯桂芬 王韬 2 主张 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主张吸收西方国家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 郑观应 君主立宪 3 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康有为 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主张 在 新学伪经考 和 中 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 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梁启超 曾任 时务报 主笔 发表 等文章 主张变法图存 严复 创办 国闻报 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 和亚当 斯密的 原富 等著作 把西方进化论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 儒家 变法通议 天演论 2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 内容 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 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要不要改革封建的 制度 实质 是一场维新与守旧 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 是中国新兴的 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影响 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解放了思想 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教育 资产阶级 思维点击2 在 孔子改制考 中 康有为故意把孔子说成是一个大改革家 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 让他充当维新变法的先师 提示 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根据国情采取的一种策略 以减少变法阻力 说明维新派的保守 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 软弱 三 士人干政 戊戌变法的准备工作1 开端 公车上书 1 背景 年4月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举国震惊 2 概况 康有为起草请愿书 上书皇帝 要求拒和 迁都 练兵 变法 3 影响 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逐步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 1895 2 发展 1 多次上书皇帝 公车上书 后 康有为又多次上书 使光绪帝感到不变法无以救国 并试图通过变法有所作为 2 创办报刊和维新团体 康有为 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 成立强学会 在其影响下 时务学堂 南学会等纷纷建立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 1898年 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 保国 保种 保教 为号召的 会 保浙会 保滇会等相继成立 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中外纪闻 保国 思维点击3 部分清朝官员为什么支持强学会 提示 1 维新变法思潮风起云涌 影响扩大 变法图强的思想深入人心 2 面对日益严重的 一些有爱国心的官员也希望变法图强 挽救民族危亡 3 由于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 清政府内部帝党 后党斗争激烈 这也是部分官员支持变法的原因 民族危机 探究一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 史料一 时局图 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 1898年在香港发表 图中 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 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史料二 马关条约 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 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 必须在三年内还上 于是入不敷出的清政府大借外债 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3 7亿两白银 史料三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探究问题 1 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 结合史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2 史料二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教材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 3 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背景 甲午战争后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变化 经济上 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政治上 分而治之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 原因 清政府战争赔款和大借外债 表现 财政困难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 3 状况 甲午战争后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原因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爱国工商人士发出 实业救国 的呼声与主张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 允许民间设厂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1 时势条件 甲午战争后 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 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亡之策 2 思想渊源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脱胎于洋务派 痛感洋务运动弊端的早期维新派产生 他们要求抵抗列强侵略 要求变革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 3 经济基础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 4 阶级基础 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5 社会根源 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此后清王朝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权益 统治更加专制腐朽 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 反映资产阶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 6 国际因素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日本的迅速强大 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决心以日本为榜样 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 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 关于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状况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 加强鸦片税的征收c 清政府采取的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挽救了其统治危机d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到来解析 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 再现能力 c项中 挽救了其统治危机 的说法显然与史实不符 c 探究二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史料 探究问题 1 结合三幅图和所学知识 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 2 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有何影响 提示 1 著书立说 如康有为写 孔子改制考 阐发维新变法思想 组织学会 如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 创办报刊 如康有为创办 中外纪闻 原名 万国公报 上书 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 公车上书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建立学堂 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2 其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 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目的 成因 评价1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 目的 减少变法的阻力 3 成因 1 康有为出身于世代封建官僚家庭 从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 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 2 康有为游历了香港 上海 阅读了一些介绍西学的书籍 目睹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 3 康有为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因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广大人民心中影响深厚 如果完全背离传统 必将造成巨大阻力 4 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中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4 评价 1 利 把孔子说成是 托古改制 者 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改革的合理性 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2 弊 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和妥协性 既没有自己鲜明的理论旗帜 也不可能真正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a 把变法自强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b 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c 主张人类社会的进化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d 借助达尔文进化论 阐明维新变法主张解析 康有为以儒家思想为武器 打着孔子旗号 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其特点是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b 一 学习思考1 甲午战败 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教材p121 提示 1 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人逐渐觉醒 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 也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刺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 2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教材p122 提示 鸦片战争中兴起 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将 向西方学习 的思想付诸实践 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提出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末 形成了以康有为 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3 公车上书 的意义是什么 教材p123 提示 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经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二 自我测评 教材p125 请列举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中国社会新思想的发展状况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 提示 1 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 提出了 向西方学习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迈出了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步 但是这一思想由于受到种种限制 并没有付诸实践 2 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代表人物有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等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办洋务以富国强兵 洋务运动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 但它没有改变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 因此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 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有冯桂芬 王韬 郑观应等 他们主张不但要与西方国家进行 兵战 还要与之进行 商战 要求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形成了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也没有付诸实践 但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等 他们主张变法维新 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文化和政治制度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 后来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三 材料阅读与思考 教材p125 试根据以上材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ADHOH 0001-2023佩戴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双模式验配服务规范
- 固控设备使用课件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激光双束光纤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社区经济行业社区经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计算机行业量子计算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卫生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左权县2025山西晋中左权县事业单位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内容创作者合作协议
- 肋骨骨折手术护理配合
- 安保人员管理制度
-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中职高一数学开学第一课(非凡数学之旅-中职生也能破茧成蝶)-【开学第一课】2024年中职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数学课
- GMS基础知识(第一版)1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挂靠协议书范本
- 03-03-ZQZ-CY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用户手册
- 2024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