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实习报告.doc_第1页
地史学实习报告.doc_第2页
地史学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地史学实习报告.doc_第4页
地史学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西山下苇甸-门头沟地区地史学实习报告 班级:资勘3班学号:1001103320姓名:徐章辉指导老师:王新强 2011年12月24号 1 实习区区域地质 实习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区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在华北地台的古地理位置、岩相古地理、古生物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认识在地质学界也基本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出露的的地层比较齐全,从新元古代到晚古生代,实习区在经历了芹峪运动后,主要经力了晋宁和加里东两大规模较大的抬升。本区地质现象和地质资源丰富,有地质博物馆之誉;门头沟是我国近代地质工作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门头沟的地层由海相沉积地层和陆相地层组成,各占约50%,陆相地层又包括陆相沉积地层和火山岩地层。火山岩覆盖面积61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40%。我们此次实习的海相沉积主要分布在下苇甸附近,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地层与早古生代地层。陆相沉积观察较少,为红庙岭组的河流沉积。 2 地层 实习区地层主要由中新元古界地层与早古生界地层海相沉积与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地层,共观察三条剖面:第一条剖面为中新元古界地层,主要为下马岭组、长龙山组与景儿峪组;第二条为早古生界地层,主要为馒头组、徐庄组、张夏组、崮长凤组与冶里组;第三条剖面为陆相沉积,为红庙岭组。 2.1 中元古界2.1.1下马岭组本组主要岩性为炭质、硅质页岩(如图1),颜色较深,上部为浅绿色凝灰质页岩。水平层理发育,分布范围广。中间夹有钾质斑脱岩,灰白色,厚约5cm,为火山灰中二氧化硅溶于水后,经过脱玻化、成岩作用形成。每一层斑脱岩代表一次火山喷发,推测在历史时期,本地区发生过间歇性火山喷发。经过锆石测年为13.6亿年。新观点认为下马岭组属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与长龙山组的界线为中、新元 图1古界界线。中间有小型侵入岩床,岩性为中性玄武岩,发福气孔,但大多气孔被方解石充填,经过测年,此侵入体与房山侵入体的时间一致。综上推测长龙山组沉积环境为闭塞海湾沉积。2.1.2长龙山组本组下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结构成分成熟度高,大地构造性质稳定,发育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以及水平层理(如图2)属滨海上部沉积,代表了海侵时间的开始。上 图2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中间有下伏雾迷山组燧石团块风华后的黑色石英。发育透镜状交错层理,潮汐交错层理(脉状、透镜状、波状交错层理合称潮汐交错层理),属潮坪沉积。2.1.3景儿峪组本组主要岩性为中厚层白云岩,灰白色,水平层理发育。中间夹有薄层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 2.2下古生界 2.2.1馒毛组馒毛组主要岩性为白云质泥岩,紫红色,含食盐假晶(但未观察到)。反映了干旱的潮上带沉积环境即萨布哈环境。沿着岩石裂隙发育一层很薄的浅色物质(如图3)即洗白现象。由于后期水沿着裂隙进入,Fe3+ 被还原成为Fe2+,由红色变为浅色。 图32.2.2徐庄组徐庄组主要岩性为鲕粒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泥质条带灰岩多于鲕粒灰岩(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灰岩1:1),此处竹叶状灰岩有氧化圈。本组发育泥晶丘(球状体,在藻类作用下形成),粒状叠层石(图5)三叶虫,小壳化石。还发育缝合线,在压溶作用下,水分沿着层面逃逸,溶解碳酸盐物质,后期泥质物质充填,形成缝合线。 图5 2.2.4崮长凤组 崮长凤组主要岩性为泥质条带灰岩,夹有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与张夏组不同,不具有氧化圈。但风暴砾屑排列较张夏组有序,反映了较小能量的风暴。2.2.5冶里组 冶里组底部为灰白色颗粒灰岩,颗粒接触,反映了动荡的沉积环境。向上发育竹叶状灰岩。 2.2.6红庙岭组 红庙岭组主要岩性为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本组为陆相河流沉积环境,共由9个旋回组成,每个旋回下部均为砂岩,反映了沉积基面的下降。下部颜色较深,反映了潮湿的沉积环境,为 河漫滩沉积。上部为浅黄红 图6色,反映了干旱的沉积环境。 本组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冲刷构造,有较多植物化石。河漫滩沉积较薄,且多为成熟度低、磨圆分选差的近源沉积物,由此推测为辫状河流沉积。 3 构造3.1 褶皱 在下马岭组中发育复杂褶皱,根据观察及分析为背斜。其中核部为侵入岩,翼部为下马岭的泥岩。 3.2断层长龙山组底部发育有断层,根据观察及分析,推断为4沉积环境分析 地层单位厚度m岩性柱 岩性简述 环境界系统组上古生界二叠系上二叠统红庙岭组 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共9个旋回辫状河流沉积 下古生界奥陶系下奥陶统冶里组 灰白色颗粒灰岩浅海寒武系上寒武统崮长凤组 泥质条带灰岩,夹有竹叶状灰岩陆表海盆地中寒武统张夏组 鲕粒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灰岩1:1)徐庄组 鲕粒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灰岩1:1) 潮下带 沉积下寒武统馒毛组 白云质泥岩,紫红色,含食盐假晶干旱潮上带沉积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 中厚层白云岩,灰白色,水平层理发育。中间夹有薄层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碳酸盐 潮坪长龙山组 上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下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发育水平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潮汐交错层理 潮坪 沉积下马岭组 灰黑色炭质、硅质页岩,中间夹有钾质斑脱岩,水平层理发育 闭塞海湾沉积4 地质发展史 吕梁运动后,华北板块进入相对稳定的盖层发育阶段,早期由于地壳较薄,具有相当的活动性,广泛发育裂堑。接受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景儿峪组滨浅海沉积,新元古代末期,奔去整体上升成陆,在约2亿年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遭受剥蚀夷平,缺失震旦系和早寒武世早期沉积,早寒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