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doc_第1页
期末综合检测.doc_第2页
期末综合检测.doc_第3页
期末综合检测.doc_第4页
期末综合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期末综合检测第四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来的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明确人和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2)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化石是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可见现代人是由智人进化来的;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是人对环境的适应。2.(2014连云港学业考)人类通过生殖系统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B.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C.子宫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D.卵巢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人类生殖的理解。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3.下列有关人的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C.大脑体积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D.男孩在青春期喉结开始突出与雄性激素的作用有关【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人的发育。人的发育不是从出生后才开始的,而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青春期人体迅速发育,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喉结突出,声音变粗。4.(2013云南学业考)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营养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A.苹果、香蕉B.牛奶、鸡蛋C.巧克力、橙汁D.面包、饼干【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伤口愈合与蛋白质的关系最大;(2)判断哪类食物含蛋白质较多。【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5.(2014呼和浩特学业考)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胆囊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D.胃是消化器官【解析】选C。本题考查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中有胃腺,可以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是消化器官;小肠中的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将蛋白质最终分解成氨基酸;肝脏分泌胆汁,胆汁能够乳化脂肪。6.医生忠告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哪种成分被吸收()A.麦芽糖B.葡萄糖C.氨基酸D.甘油【解析】选B。本题考查营养物质消化后的终产物。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后进入小肠,麦芽糖和剩余的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7.(2014永州模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习惯中较安全的是()A.采摘的水果直接用衣或纸擦后食用B.新鲜黄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洗干净直接食用C.油炸薯条香辣可口,可经常购买食用D.青少年应大量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蔬菜可以不吃【解析】选B。本题考查食品安全和合理营养。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喷洒过农药,采摘的水果直接用衣或纸擦后食用不安全;新鲜黄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洗干净直接食用,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物;长期喜食油炸的食物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的增高;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应大量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是蔬菜不吃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甚至患病。【易错警示】此题易错选D,是没有好好审题,只注意了选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而忽视了后半部分的错误。8.2013年2月以来,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气管、肺泡、支气管B.气管、支气管、肺泡C.支气管、肺泡、气管D.肺泡、支气管、气管【解析】选B。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因此PM2.5颗粒经过的结构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9.在做“测量肺活量”的实验时,要求你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C.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解析】选B。本题考查吸气过程中呼吸肌的变化。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能使胸廓扩大或缩小,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肋骨上升,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气体因压力差流入肺部,此为吸气过程。10.(2014枣庄模拟)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肺的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解析】选D。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参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易错警示】此题最容易马虎,把呼出气看成吸入气来进行分析。做题一定要仔细,切忌犯此类错误。解答时可从人体呼吸的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11.发炎时,血液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的是()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浆【解析】选B。本题考查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伤口处吞噬病菌的血液成分是白细胞。12.下图是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血液的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直方图。该器官是()A.大脑B.小肠C.肾D.肺【解析】选B。本题考查血液循环流经各器官时血液成分的变化。大脑的活动需要能量,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说葡萄糖的含量离开时应减少而不是增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饭后食物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因而由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养料(如葡萄糖)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静脉血;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所以说离开时肾静脉内尿素的含量应该是减少了,而不是基本没有变化;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的含氧量应增加而不是减少。13.(2014威海模拟)下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图中一四表示心脏的四个腔,15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是主动脉B.与三相连的血管是2肺动脉C.含有动脉血的腔是二和四D.体循环的终点是一左心房【解析】选D。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路线。根据“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室连动;左室主动,右室肺动,左房肺静,右房腔静”可知,1是主动脉,三是右心室,2是肺动脉;血液经过肺之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所以在3、二、四、1中均流动脉血;血液循环路线分两条,肺循环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为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位毛细血管上腔、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的终点是一右心房。14.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物质交换以及正确识图。【解析】选B。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及识图能力。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15.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下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构成B.血液经过和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C.内的液体与内的液体相比,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D.内的液体与内的液体相比,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图及归纳区分和总结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形成过程中各种液体成分的变化。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因此A项错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是原尿,因此B项错误。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发生过滤作用形成的,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入球小动脉内流的是血液,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C项错误。内的血液与内的血液相比较,经过了过滤和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所以内尿素的含量明显降低了,因此D项正确。16.(2014漳州质检)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储存D.输尿管的输送【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解析】选B。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17.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血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二氧化碳、尿素等;原尿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尿液包括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18.下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A.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B.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C.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D.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解析】选D。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近视眼的成因。图中是角膜,是晶状体,在眼球成像的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是视网膜,如果把眼球比喻成照相机,相当于镜头,相当于胶卷,如果把眼球比喻成窗户,相当于玻璃;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19.(2013泸州学业考)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平衡与小脑有关B.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一结构来完成的C.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脊髓组成D.感觉地震到来之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理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20.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C.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类生活对环境的影响。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节约粮食;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利于保护环境;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污染;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60分)21.(10分)下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标号的器官名称:_,_,_。(2)精子和卵细胞在_结合,形成的_是新生命的开始。(3)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_,待胚胎发育大约38周由_产出,这便是分娩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受精、胚胎发育过程。由图可知,是卵巢,是输卵管,是子宫,是阴道。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相遇,结合成受精卵,它是新生命的开始。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等胚胎发育成熟后,由阴道产出体外,即分娩过程。答案:(1)卵巢输卵管子宫(2)输卵管受精卵(3)子宫阴道【互动探究】上题的功能是什么?提示: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2.(14分)(2014绵阳学业考)下表是一盒250 mL的牛奶的营养成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_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钙是_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2)表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指糖类,这些物质在给人体供能时主要由细胞中的_完成能量转换。(3)人对食物中维生素的需求除了维生素D外,还有能够防治坏血病的_等;如果只喝牛奶来补充每日所需蛋白质(成年人每日所需蛋白质约为60克),则需要喝_盒这种牛奶,但是这样人体储存能源的_摄入会超标。所以均衡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解析】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1)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在小肠中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后被小肠吸收。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2)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能够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以供生命活动需要。(3)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病。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所需的蛋白质大约是60克,每日所需的脂肪大约是3.56%=58.3克,一盒牛奶的蛋白质是2.53=7.5克,因此大约需要喝8盒,这样摄入的脂肪为83.52.5=70克,正常人体每日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70克,而单从牛奶中就获得70克,所以会超标。答案:(1)氨基酸骨骼小肠(2)线粒体(3)维生素C8脂肪23.(10分)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的A指的是_,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请结合图(一)、图(二)完整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_。(2)图(三)中1代表的物质是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含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对呼吸过程的理解。(1)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A是膈肌;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过程与之大致相反。图(二)中ab、cd段胸廓容积缩小,代表呼气过程;bc段胸廓容积扩大,代表吸气过程。(2)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答案:(1)膈肌bc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2)二氧化碳氧气24.(9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_过程,表示_血管,表示营养物质的_过程。(2)图中E表示心脏的_,内含_血;血液由E开始,经过、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最后流回B,这一循环路线就是_。(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在肝脏内合成糖原,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在到达肝脏的过程中,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次序是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和人体调节的知识。解读图示可获取以下信息:(1)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A,A是肺的基本结构单位肺泡,肺泡与肺泡处的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中方框代表心脏,血管将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因此是肺动脉;食物进入管道F,F是消化道,表示消化好的食物成分进入毛细血管,这一过程叫吸收。(2)图中B为右心房,D为右心室,C为左心房,E为左心室。心脏的左右两侧是完全隔开的,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E组织处的毛细血管B这一循环途径是心脏和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间的血液循环,叫体循环。(3)胰岛素分泌后进入胰岛周围的毛细血管,然后通过各级静脉运输到心脏的右心房属于体循环,然后进入右心室,经肺循环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再随血液循环流到左心室,因此胰岛素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次序是B、D、C、E。答案:(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动脉吸收(2)左心室动脉体循环(3)B、D、C、E25.(7分)考场是检测我们学习成果的场所,有些同学进考场时感到紧张,此时进行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请结合生物学知识来回答有关问题:(1)走进考场,某同学出现了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紧张现象,这是机体中_(激素)分泌增加的缘故。该同学自信地做了一个深呼吸,感觉轻松了许多。在吸气过程中,该同学的膈肌_,位置下降,胸腔容积_。(2)削铅笔时,手不小心被刀子割破,皮肤内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_中的特定反射中枢后,迅速将手缩回;一股钻心的痛觉随之而来,痛觉形成的部位是_。(3)考试开始后,同学们冥思苦想,奋笔疾书,参与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躯体运动中枢、_(至少答出2个)等。听到考试结束铃声,停止答卷,这一过程属于_反射。【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当该同学进考场时感到紧张,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吸气时,呼吸肌(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引起肺扩张,使肺内气体压力减小,气体就进入肺。(2)削铅笔时,手不小心被刀子割破,皮肤内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脊髓中的特定反射中枢后,迅速将手缩回,这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能把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痛觉。(3)考试开始后,同学们冥思苦想,奋笔疾书,参与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和视觉中枢等。听到考试结束铃声,停止答卷,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这一过程属于复杂反射。答案:(1)肾上腺素收缩增大(2)脊髓大脑皮层(3)语言和视觉中枢复杂26.(10分)(2013临沂学业考)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然而,随着大量富含氮(N)、磷(P)等元素的生活污水被排放进太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湖内的蓝藻等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形成水华,使得太湖湖水变臭,鱼虾无法生存,很多水生生物灭绝。目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湖泊超过70%,近年来,政府加大治理的力度,除减少污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