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创建红十字示范区1.doc_第1页
社区创建红十字示范区1.doc_第2页
社区创建红十字示范区1.doc_第3页
社区创建红十字示范区1.doc_第4页
社区创建红十字示范区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育人道沃土 传播博爱情怀海沧区海达社区创建“红十字服务示范社区”纪实海沧区是厦门最年轻的行政区,在2003年海沧行政区成立之前,开发建设一直是海沧台商投资区的工作重点,社会事业发展是弱项。因此,社区的建设发展,在海沧行政区成立之后才走上正轨。海达社区成立于2006年6月,虽然是个年轻的社区分量却不轻,是海沧区经济、文化的中心;面积不大居民却不少,是海沧主要的居民居住区之一,有商住小区35个,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约2万人。社区的成立,为红十字会工作提供了一个依托的载体,开辟了一片充满希望、期待开拓的红十字土地。2007年11月海达社区红十字会在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海达社区迎来了红十会的崭新局面。刚刚诞生的社区红会,小而不弱,以一种后来居上、尽快开创一片天地的紧迫感,以高起点高要求的精神面貌,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从此,海达社区红十字工作从无到有,直到快速发展。海达社区红十字会成立2年多来的点点滴滴,记录了海达社区红十字会脚踏实地,不懈努力,锐意进取的足迹。社区红会从身边的事做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红十字工作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不断加强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大张旗鼓、讲求实效开展宣传、培训、社区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天道酬勤,玉汝于成, 2009年10月海达社区红会被命名为“厦门市红十字服务示范社区”,受到省、市红十字会领导的高度赞誉。宣传红十字精神,培育红十字沃土海达社区在红十会成立之前几乎是红十字的荒漠,群众对红十字的认知度低,对红会工作认同少,因此,社区红会认识到只有大力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培育居民的红十字意识,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扎根的这块土地才会变成红十字的沃土,红十字这棵树才能长得根深叶茂,有可能有能力庇荫困难群体。为了开垦这块土地,培育沃土,社区红会结合区各项活动开展红十字知识与精神的宣传。如每年结合“3.5”学雷锋宣传月、“5.8”世界红十字日、母亲节、“12.1”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纪念日的活动,广泛宣传红十字会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动员全社区各界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并且在活动现场传播备灾救灾、防灾避险、防病保健等知识,为居民提供义诊和健康咨询。仅2009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展各类宣传义诊活动9场,分发宣传材料30000余份,受益人群5000余人次,通过以上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群众防灾防病的意识与能力。社区红会还建立社区红十字宣传栏5块,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同时还在社区办事窗口发放有关红十字知识、卫生防病、应急救护等方面的宣传册页,让红十字工作家喻户晓,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深扎根于社区。开展培训,锻炼技能2008年10月,社区红会举行红十字自救互救现场培训,由市红十字会培训老师讲解并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共有200余位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积极参加;2009年4月,为提高社区残疾人在应对突发事故的急救自救能力,海达社区红十字会联合海沧区残联举办“社区红十字服务”残疾人急救技能培训班,老师授课过程中耐心讲解救生救护经验和技巧,并现场演示、包扎止血、及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共培训残疾人80余名;2009年5月,配合全市防空演练组织居民紧急疏散并开展志愿者应急救护演练;2009年9月,为了提高群众特别是学生的水上遇险自救互救能力,海达社区红十字会同区红十字会邀请了集美大学游泳专业教授举办了水上救护知识宣传培训活动,社区有中学生、学生家长、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近150人极积参加了培训活动。游泳专业教授为大家讲解了游泳时的各类注意事项,传授了水上遇险后的自救、赴救(间接赴救法、直接赴救法)等方法,并与专业救生员现场演示救生动作,通过培训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群众的水上自救互救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志愿行动,情暖社区社区的幼、老、病、孤、残、困等弱势群体是海达社区红十字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对象。例如,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流行,实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每年海达社区红十字会都组织数十位红十字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并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保证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顺利实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厦门市“情暖空巢平安铃进社区”的活动,做好空巢老人的呼救和监护保护工作,社区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参与平安铃进社区公益活动,建立“平安铃”救助联系网,以便老人急有所助。同时,将 “社区医生进家庭”服务老年人保健,作为为老年人办实事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我们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的重点项目。为了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海达社区红十字会志愿者经过宣传、动员及具体安排,精心组织了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活动,为社区500多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签订保健合同,有效地保障了辖区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让红十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海达社区红十字会在各居民小区设置了“红十字便民服务窗”,争取区红十字会支持,为居民小区配置了爱心伞、家庭常用小工具、常备药物等物品;制作 “社区红十字便民服务卡”,分发给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社区红会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做好人道救助工作。为患重大疾病的患者谢朝花等人共申请红十字人道救助款20000多元。认真落实“三定一包”服务,红十字志愿者定期为服务对象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照顾生活起居,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其中一名志愿者黄美德长期义务照顾一位生活无法自理,长期病卧在床的癌症患者,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照顾,从不计较报酬,唯一想到的是如何减轻病患的痛苦,延续她的生命。她的事迹在社区广为传颂,黄美德因此被市委、市政府等单位分别授予“社区服务志愿者标兵”、 “厦门市十大好邻居”、“厦门市助人为乐模范”、感动厦门“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2007年海达社区的一对夫妇因车祸不幸遇难,留下一位8岁的孩子。红十字志愿者贺会英得知此事后,立即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把孤儿视如己出,照顾他的生活、关心他的学习,贺女士的爱心故事在海达社区传为佳话。募捐救助,扶贫济难无论是“5.12”汶川地震、台湾“8.8”风灾,还是近期的玉树地震,海达社区红十字会都积极响应上级红十字会的号召,大力开展募捐救助活动,如“5.12”汶川地震,全社区共募集善款人民币50000余元。体现了“灾害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发挥了基层红会作为政府人道救助领域助手的作用。海达社区红十字会还将募捐活动与日常宣传活动有效结合,例如,在每次妇科普查等活动现场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募捐箱,积极开展扶贫救助献爱心的活动。辖区的爱心女士蔡素娟捐送20套新童装,送给有需要的儿童,何月英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