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结课考试复习思考题一、简答题1. 艺术创作通常包括那几个阶段? 1) 一般來說,藝術創作過程可分為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或藝術傳達這三個階段。即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所精闢論述過的畫竹過程的三個階段;從“眼中之竹”藝術體驗;到“胸中之竹”藝術構思;再到“手中之竹”藝術表現。2) A藝術體驗是藝術創作的準備階段,也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和前提。藝術準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創作材料的準備:素材的儲備和審美經驗的積累;二是創作精神的準備:由生活體驗引發的創作動機和創作慾望。b藝術構思 是藝術創作的中心環節,大體可分為兩大階段:一是藝術胚胎的萌芽和孕育階段;二是藝術胎兒 即完整的藝術意象的成熟階段。c藝術構思是藝術表現的前提,藝術表現是藝術構思的發展、深化和物質化。這是創作過程的最後完成階段,也是藝術創作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d 藝術作品草創完成後,進行反復修改使藝術作品臻於完美,不可缺少的最後收尾工作。3)從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分別對應了藝術創作過程的三個階段:體驗、構思、傳達。 a所謂眼中之竹,說的就是體驗生活對於創作的重要性,藝術家應當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這是藝術創作的準備階段或醞釀階段,也是藝術體驗活動;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画家看到眼里的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了,然后要进行加工、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b所謂胸中之竹,說的就是創造想象力的重要性,藝術家在有了藝術體驗和創作慾望之后,正式開始了頭腦中的藝術創作,形成主客觀統一的審美意象,這就是藝術構思活動。c所謂手中之竹,乃是強調藝術傳達技巧對創作的重要性,藝術家需要通過藝術媒介或藝術語言,將審美意象物態化為可供他人欣賞的藝術形象,形成藝術品,這就是藝術傳達活動。“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至画竹。眼中之竹就是由观察得来的映象,胸中之竹是酝酿中的描写对象,而手中之竹才是实际创作出来的具体形象。2. 艺术家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论述题大致包括两方面,即文化修养和创造能力。藝術家的修養1) 具有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由於藝術生產是一種非功利的精神生產,因此真正的藝術創作絕不帶有名利之心甚至依靠藝術作品謀生之心。、2) 必須具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和藝術實踐。唐 張璪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來自於對自然、社會的觀察體驗。3) 有創新的精神和開放的心態,4) 深邃的思想。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对人生和挫、会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能否具有深逢 的思想,是衡量一个艺术家修养与素质高下的重要尺度。5)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艺术家的感受、情感、思想,人格等主观因素士对艺术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这些都同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密切相关。同时,也只有融人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才可能打动接受者,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艺术家还须具有独立人格。艺术家的独立人格,是艺术家主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人格的高尚与卑下,直接影响到艺术创造的格调与作品的品位。6) 广博的知识。艺术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人类社会的各类紫科和知识都是相通的,艺术家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广泛;他们的作品就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艺术表现力。7) 進步的世界觀和審美理想。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候向决定着艺术家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艺术作品酌格诓 与品位。艺术家只有具备正确而深刻的思想见解和审美倾向,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审美创造力主要表现于下列几个方面;(1) 必須具有藝術天賦,具有超常的藝術思維活動能力 如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藝術直覺能力和想象力。艺术家对生活中各类事物必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他们要善于观察和捕捉那些不为人们注意的事物特征及情绪因素,从中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内涵,作出对生活、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思考。(2)丰富的想像能力。艺术想像是一种心灵的创造,心灵的自由。 想像力的丰富与贫乏,是艺术家艺术才华高低的标志。(3) 熟練掌握藝術傳達的技巧 艺术家必须具备专门的艺术技能,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创作技巧,熟练运用这门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才能创造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作品。3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4艺术形象包括那几个方面?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它是艺术家依据客观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于感情色彩和审美性的感性形式。 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艺术形象的基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艺术形象首先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是艺术形象最基本的特性。作为艺术形象,首先应是个别的、特殊的,应具备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能体现出一定范围的共性。艺术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世界,就应体现出事物的这种特性,在特殊中显现普遍,以个别表现一般,往往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 艺术形象还应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形象有具体可感性,它是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或以线条、色彩、形状等作用于视觉;或以旋律、节奏、和声等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或以动态的画面和丰富的音响效果等的综合运用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听感官;即使是在想像中构成的文学形象,也具有可感性,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能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的真切感受。不过,艺术形象中还融合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体现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还有抽象思维的参与和作用。这些深层趵理性内容与具体的感性形式统一在一起,才使得艺术形象不仅表现现象、个别,也能反映普遍、一般,体现共性。 艺术形象的第三个特性是思想与情感的统一,即艺术形象还具有思想性和情感性。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艺术形象的共性特征和瑚性内容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思考和评价,这使得艺术形象必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艺术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的。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情感因素。艺术创作不是冷静的分析、判断,而是动静的描摹、表现。艺术形象中渗透着艺术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艺术形象原是客观的社会生活、自然景象,同作者主观的心灵,情感的融合,故而艺术形象中的情感一方面来自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本身,同时,又源自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投入和渗透。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时,往往把客观的景物、事物作为作者的感情的载体和表现,艺术形象既是客观事物的再现,也是艺术家特定情感的寄托:例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春天来了充满着春天温馨的气息和欢悦的情绪,这是因为春天本身是美好的,令人欣喜的,同作曲家的愉快心情是完全一致的。于是,理性的内容溶化在情感波浪中,情感与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艺术形象更具感染力。 5什么是典型?典型,或稱典型形象,是指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藝術形象。它既俱有鮮明、獨特、豐滿的個性特徵,又俱有深刻普遍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即個性鮮明獨特又俱有高度概括性的藝術形象。它集中體現了藝術家對生活的審美發現和審美理想。在藝術構思中,藝術家通過不斷地對生活中個別進行選擇、提煉、集中、虛構的典型化,最後創造出一個充分體現著一般的個別。這個再創造的個別,已經不是原來生活中的那個個別現象的再現,而是一個典型化了的個別。因此,典型化作為創造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就必然包括個性化和概括化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典型化的方法和途經多種多樣,但通常有三類是主要的。第一類是選取生活中某一俱有典型意義的人或事物作為骨幹材料,從而在此基礎上加以虛構、概括和理想化;第二是攝取各種人於一身,或擷取各種事於一物。第三類是在構思中運用幻想、虛構、誇張的方法創造生活中沒有的幻想、虛構的藝術形象。1)藝術典型:在美術中,藝術典型就是高度真實和高度概括的視覺形象。一方面它的非常鮮明生動的現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現出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普遍性。另一方面它又凝聚著創作主體突出的個性、真摯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創造。2)藝術典型是同社會生活的本質、食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關的。藝術典型來自社會生活,是藝術家概括生活中事物的普遍性,經過藝術傳達而創造出來的。3)藝術典型與一般的視覺形象有聯繫又又區別,它的真實性更高,概括性更廣,思想性更深刻,情感性更強烈,感染性更持久。藝術典型是藝術家對於生活真理的獨特發現和對於美的獨特創造,是不可重複的。任何模仿前人和他人的藝術風格的藝術家都不可能創造出藝術典型。4)藝術典型的創造,是優秀美術作品的標誌,也是藝術家整體藝術才能的表現。美術固然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又不是現實生活,應高於現實生活。美術就是能夠把現實生活中各類事物中不十分明顯的本質真理形象地揭示出來,使觀眾通過美術家創造的藝術典型,認識真、理解善、欣賞美。如梵高向日葵、齊白石蝦、徐悲鴻馬、鄭板橋竹等都是藝術典型。6.艺术创作灵感的产生须具备哪些条件?1)靈感就是在思維過程中,在特殊精神狀態下,突然產生的一種頓悟式的飛越的聯想,如王國維所形容的那樣“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靈感的作用在詩歌創作中特別突出,在美術創作中也很重要。靈感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現象,俱有突發性、偶然性、稍縱即逝等特點。2)靈感並非神秘莫測,它的產生建立在美術家必然的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的基礎之上,豐富的審美經驗,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是獲得靈感的前提。靈感作為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是藝術思維全過程的一個閃亮點,一個帶有特殊性的環節。 靈感既有主觀條件,又需客觀條件,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是藝術創造中的普遍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良機。它本身並不構成科學的,系統的方法,然而對於它的追求如何捕捉,則大有方法可言,它是一種綜合的、運用實踐、邏輯思維或非邏輯思維、感性刺激等方法的方法。 灵感产生的条件:1)平日生活积累、知识储备和技艺训练。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作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这一阶段,艺术家“一直在进行审美认识活动在进行着潜创作,这就使得创作的审美认识正在得到积累叠加,得到整合加工。”(2)执着的艺术追求。艺术灵感表现为意象的组合与衔接。创作构思很复杂,画家、诗人一眼瞥见一处优美的景致,就有可能在感知的同时,完成了一幅画或一首诗的构思;而作家、剧作家在提笔写作时,新的情节、人物、细节仍会汩汩而来,即构思依然在进行;而艺术家们有意识地打腹稿,冥思苦想,则更是构思。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起始于艺术家以其心灵拥抱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次遭遇、一条消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3)意静神旺,触物而成。最后,外界信息的触发产生顿悟爆发出灵感。例如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由这些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又超越了整个艺术。7我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有哪些特点?材料题灵感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灵感的特点,大体有三方面:(1)突发性、易逝性。惚恍而来,不思而至灵感的到来,大多不期而至,出乎意料,来去倏忽,踪影难觅。古人云“惚恍而来,不思而至”,“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它不择时空环境,也不由人选择,或因一物一事触发而生,或夜梦诱导而发,或来自冥思苦想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它的形成是非自觉的、偶然的,不为人意志所左右的,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因而它又有短暂性,易逝性。它来的快,去的也快,若不及时捕捉瞬间的机遇,就会从此消失. (2)超常性。亢奋激越,不能自己从灵感出现后的精神状况来看,它具有专注敏捷,亢奋紧张的特点。这时,作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他忘却了身外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于创作之中,情绪高昂紧张,精神专拄充沛,想像敏捷广阔,如痴如醉,忘乎所以,仿佛进人一种超常的“迷狂”状态,西方诗人称之为“可爱的疯癫”。这时,艺术家的各种知识,记忆,思想片断被集中而构成有机联系,创作经验、技巧和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人物形象、事件场面顺理成章地纷至沓来,构思中阻塞长久的难题,会瞬间顿悟,迎刃而解。 (3)独创性。稍纵即逝,不再重复灵感的功能效应是超常独特,富于创造的。灵感思维的运动,往往打破常规思维的格局,具有一种特殊的发现功能和表现功能,使艺术家在创作上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奇妙不凡的构思.出神人化的描写,隽永闪光的语言,“宛若神助”,最终结晶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可以说,灵感是艺术创作独创性的催化剂。灵感对创造性活动有巨大的作用,对艺术创作尤为重要,其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1开启思路。灵感能使艺术家创作时茅塞顿开、艺思如潮,出现一种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创作心态。一些困扰艺术家久难解决的疑题和卡住艺思的关节常常因此迎刃而解,大大提高创作效率。2激发才情。灵感令艺术家在创作中全神专注,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常可调动起艺术家的全部才智、情思,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创作出满意之作来。3独创新境。灵感的出现是艺术家审美,b理和意识的爆发,往往伴随有独特的情思、意象和发现,因而带来殃特的艺术表现,产生新颖独创的作品。总之,灵感是一种超常的特异思维,情绪的紧张度、精力的专注度、思维的敏捷度、思想的自由室、个人心理的独特性等,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通常的心理定势和传统格局被冲破,这正是艺术创造最佳的心理条件,也是产生优秀作品必不可少的契机。8我国传统艺术创作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1)意象的孕育,是意象生成的第一阶段,是艺术意象在艺术家头脑里的构思过程。以诗歌为例,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2)意象的形成: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3)意象的物态化,是指艺术家头脑里的意象活的物态化表达的过程,使孕育在头脑里的艺术意象活的符号形式的和物质实体,从而产生艺术品。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9.游历对艺术家有何意义?游历,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遥远的地方,区别于旅游,更侧重于在行走过程中知识的传播与心灵的感悟,更注重过程而非享受。古代艺术家的游历是作为中国文人形而上精神境界的美学追求。游历最能触发创作灵感和激情。并为创作创造提供最为丰富、生动的素材。此外游历能廓清胸次、陶冶性情。游历还是文人交游、互相交流的条件。游历塑造艺术家的人品、人格,激荡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情调。 古代艺术家们通过游历来积极地寻找兴的触发点,试图突破日常生活狭小天地对人视界的种种束缚。是为了能超越现实功利世界对人精神的束缚,使人们进入到一种忘我的自由审美境界,实现由生活层向审美层的跃进与升华;去积极地体验生命本真的涵义,超越现实生活对人精神的桎梏,以减轻思想压力,使人们的情感得以激发,性情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艺术真实地再现世界,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家的一切艺术行为都被打上了生活的烙印,都是其生活体验的反映或实现。1.我国古代艺术主要有哪几种创作动因?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艺术创作的动因,是指创作者萌发创作的原因。涉及创作者动机、心理因素、外界影响、社会条件等。直接和对艺术的性质、作用等艺术理论的重大问题的认识相关联。0(1)我国古代关于创作动因有:言志缘情说;畅神娱人说;经世济用说等等。(2)三种动因有区别但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一个艺术家身上往往显现出复杂的状况。 “言志”说和“缘情”说既有不同,又有联系,都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又都存在某种缺陷,如果把二者割裂甚至对立,就会导致艺术创作错误倾向的产生。“畅神”说和“娱人”说,突出地体现了艺术的审美本质。在这种创作观的指导下引起的孜孜不倦的审美追求,推动着艺术内容、形式和手法的不断更新。但仅为个人情趣、爱好而创作,也易造成思想空泛、过于雕琢形式的弊端;一心想取悦于人,还必然会媚俗,格调低下。“经世致用”说,着眼于艺术的社会影响,形成反对形式主义、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传统,但也有为个人名利或谋生的。功利也是艺术创作的推动力, 但只有蕴含深沉的情感, 能与艺术创作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的性质相融合, 才可能产生成功的作品。艺术创作的动因, 表现在一个艺术家的身上, 往往显现复杂的情况。艺术创作动因的理论有以上三类, 但实际上三者并不能截然分开。艺术创作的动因, 表现在一个艺术家的身上, 往往显现出复杂的情况。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以读书人为主体。他们大都是“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一、言志缘情 材料分析题言志缘情(思想性情感性)言志:即通过艺术(特别是诗歌)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和意见。缘情:即抒发作者的情感。汉代著名哲学家文字学家杨雄提出“心画说”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第一次从理论上涉及到了书法与作者思想感情、精神品格之间的关系,指出书法具有表意抒情的性质,从而开启了后代强调个性表现、注重人品修养的论书祈尚。二、畅神娱人受佛、道思想影响,主张通过艺术获得精神的自由解放和愉悦舒畅出世。阐述了艺术创作的独立价值审美(自娱和娱人)。由於書法“達其情性,形其哀樂”的特性觀,所以平時書寫除實用目的之外,還將書寫作為一種消遣,寄託情感的媒介。昔之張旭借草書宣泄其愉悅、潦倒、失意、落魄的情感,這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空閒之時,凝神靜思,洗心滌慮,以書自娛,流連於尺素之間,寄情於翰墨之內,學書既可消磨時日,又能陶養身心。正如歐陽修視寫字作為一種娛情遣性、滿足精神生活的活動,當作“人生一樂”。所謂“自古無不累心之物,而有為物所樂之心。”說的大抵如此。三、经世致用教化作用宣扬伦理、劝善惩恶。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作为科举谋官的必备条件。职业艺术家不可逃避的谋生手段,同时也是创作的动力之一。为人生而艺术11.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创作心理包括哪些方面?论述题三个方面:虚静、应感、神思一、虚 静 论述题(一)道家之虚静“虚静”源于道家老庄哲学,指心境空明、宁静的状态。“至虚极,守静笃。” 老子(二)儒家之虚静(三)佛教之虚静佛教传入中国后对“虚静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佛教的“空”,尤其是主张内省、静思的禅定理论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虚静说”。所谓禅定,就是要摆脱外界的诱惑和抑制自身的情绪波动,心驻一处,这样可以“由定生慧”,改变精神状态,观想到奇妙的佛境。(四)“虚静”与艺术创作1. 艺术创作活动的内驱力和心理前提。虚静实质上是要绝绿凝神,心灵脱俗,不受个人的功名利禄、利害得失以及种种实用目的所束缚,获得精神自由的境界。2.虚静有助于艺术想象,虚静产生幻想由道、儒、佛的学说融汇、发展而成的“虚静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关于艺术创作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2.艺术创作中的“神思”须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分析题神思是我国古代关于艺术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神思是指作家在想象力活跃时或处在灵感状态下进行的创作构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跨越时空的想像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神思产生的条件1、神思以虚静为基础、2.感应外物是关键,神思离不开艺术家对外物的感应。3.神思以艺术家强烈、充沛的情感为条件。神思具有艺术想象不受时空限制、变化迅疾莫测的特点。“神”指变化迅疾莫测,“思”指心思、想象“神思”作为一个词组,是以“神”形容心思、想象的特点。“神与物游”是“神思”的基本特点,另还有情感性、虚拟性、艰苦性等特点。二、材料问答题1.“诗者,志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行于言,言之不尽故嗟夫之,嗟夫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问题:按照你的理解,以上一段话包含了哪几层意思?诗,是人情感的所在(即:是表现人的情感的)。在心里的时候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发声感叹;如果发声感叹也不足以表达感情,就通过长声歌唱来表达;如果长声歌唱也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了。包含了三层意思:1、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是人情感的所在(即:是表现人的情感的)。2、诗缘情:在心里的时候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3、歌、舞、诗三位一体: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发声感叹;如果发声感叹也不足以表达感情,就通过长声歌唱来表达;如果长声歌唱也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了。2、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想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里风发于胸臆,岩泉流于唇齿。陆机文赋问题:以上一段话说明了关于艺术创作的什么问题?它有哪些特点?灵感3.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期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里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素人论也。沈括梦溪笔谈问题:以上一段话说明了关于艺术创作的什么问题?神思三、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论题(参考题,出一下题目还会涉及到平常上课时观看的视频资料)1.评论一件印象最深刻的艺术作品(如:一幅画、一座建筑、一首诗、一件设计作品、一首乐曲、一台节目等等),题目自拟。2.影响中国艺术发展的主要思想有哪些?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作简要分析。儒家的“中庸”观、道家的“自然”观、佛家的“意境”说、这里主要通过古代书法理論及歷代書法作品结合分析。一、道家自然觀自然美是艺术创作中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意境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老庄哲学。道家的哲学思想是“道法自然”,他们主张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一种默契的和谐状态,“纯任自然”是人类最理想的状态。老庄的哲学观点对我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通过人为的努力,合规律合目的地创造出自然的美,这种“人为的自然”,又称“第二自然”。自然美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既无人工雕琢之痕迹(莊子所謂“大樸不雕”),又無用意裝綴之巧思(莊子所謂“雕琢萬物而不為巧”),從而表現出一種莊子 天道中所謂的“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質樸無華與“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返其性情以復其初”的天真浪漫、法貴天真的自然之美。王羲之行書平淡簡靜,因物托物,純任自然,顯得輕鬆自如,雍容自得,這又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再如楊瘋子韭花帖,筆者有感午後醒來,恰逢友人贈美味韭花所食,興起而筆隨,故提筆已示謝意,其筆調如閒庭信步般有意无意,走走停停,以至於字与字拉開不等的遠距離,用一種悠然自得的書寫心態來表達对友人的感謝。二儒家中庸觀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美學其中心思想就是“中庸”、“和諧”。所謂“中”即矛盾相互依存,處於一種相對平衡,每一方都在一定適當的限度內發展,沒有“過”與“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使矛盾雙方保持一種和諧狀態。儒家的“中庸”之道所強調的對立和統一的哲學觀念貫穿我國書法理論體系的每一個方面。項穆在書法雅言中提倡“短修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的中行之書,慾恰到好處,就必須尊重規律,講究法度。書法藝術中的中和美主要通過文質相諧、剛柔相濟、動靜相合這幾個特征表現出來。書法表現“中和美”即為執筆貴在緊而不死,活而不脫,太緊則筆死,太松則無力。、;創作心態上貴有一種心平氣和的心理狀態;風格表現上貴在穩而不俗,險而不怪、老而不枯、細而不弱、緩而不滯、正而不板、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縱觀我國書法理論史,這種思想美學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中庸”不但作為藝術創作中的審美境界,同時也作為美學批評中的重要尺度。三佛家意境說佛教中推崇一种禅的意境,禅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自在随性、返璞归真的生活之道。黃庭堅以禪論書,禪門重妙悟,故黃庭堅論書也重妙悟。他認為熟觀古人書甚至比臨摹更為重要,只有通過“觀”才能領悟古人的筆法、筆意。臨摹只能得書之形似,而要“入神”必須細看、熟觀、觀之入神。入神的境界首先要“用心不雜”即一種關照是摒絕雜念、凝神靜慮的心態,這與禪宗所主張的冥觀相通,“禪”在梵語中意即謂沉思。黃山谷還以禪論書,他稱讚楊凝式的書法為“散僧入圣”,重楊書能不形似古人而得古人法書之韻的特點。3.电影莫扎特传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艺术实践作具体分析。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宫廷乐师撒列里的回忆,折射出莫扎特疯狂的音乐天赋,追述了莫扎特的一生。尤其是最後十年。该影片是最好的音乐电影之一。本片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音乐剧,它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反映了人和上帝的微妙关系。通过宗教的说教来解决社会和生活问题是美国电影经常采用的。看了电影莫扎特传,给了我不同程度的震撼,每个伟大、奇异的人背后总有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首先说说电影莫扎特,有人评价影片中的莫扎特为“笑着的勇士”,我觉得使相当合情合理的。莫扎特无论在遭遇到什么困难,无论自己的处境如何的困顿,他都不忘笑着面对他的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物源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原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杜松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5G技术的普及对物联网的影响
- 2025年5G技术的工业物联网发展
- 2025年安全生产试题(附答案)
- 土力学与地基处理课件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高级电焊工考试题含答案
- 沥青油面工程施工方案(3篇)
- 生态沟渠工程施工方案(3篇)
- 新解读《HJ 694 - 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新解读
- 2025至2030中国挠性覆铜板FCCL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报告
- 【苏州】2024年江苏苏州昆山市人民检察院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编外工作人员7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2025年《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 医院价格公示管理制度
- 教育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
- 安e赔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业主、管理人、设计人三方)
- 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与政策支持研究报告
- 计算机一级Msoffice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