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强化训练-电化学.docx_第1页
高考化学选择强化训练-电化学.docx_第2页
高考化学选择强化训练-电化学.docx_第3页
高考化学选择强化训练-电化学.docx_第4页
高考化学选择强化训练-电化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专练十、电化学1.(2017海南)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d电极b为阴极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答案】A【解析】A、此装置为电解池,总反应是N2+3H2=2NH3、Pd电极b上是氢气发生反应,即氢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Pd电极b为阳极,故A说法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Pd电极a为阳极,反应式为N2+6H+6e=2NH3,故B说法正确;C、根据电解池的原理,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即有阳极移向阴极,故C说法正确;D、根据装置图,陶瓷隔离N2和H2,故D说法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首先判断阴阳两极,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阴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阳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然后判断电极材料,惰性电极还是活动性金属作电极,活动性金属作阳极,活动性金属先失电子,如果是惰性材料作阳极,则是还原性强的阴离子先失电子,氧化性强的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一般需要根据装置图完成,需要看清反应环境。2.(2017课标)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答案】 C【解析】A.钢管表面不失电子,几乎无腐蚀电流,故A正确。B.外电路中,电子从高硅铸铁流向电源正极,从电源负极流向钢管桩,故B正确。C.高硅铸铁作为惰性辅助电极,不被损耗,故C错误。D.保护电流应根据环境(pH值,离子浓度,温度)变化,故D正确。3.(2017课标)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答案】C【解析】A、根据原理可知,Al要形成氧化膜,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因此铝为阳极,故A说法正确;B、不锈钢网接触面积大,能增加电解效率,故B说法正确;C、阴极应为阳离子得电子,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应是H放电,即2H2e=H2,故C说学#科网法错误;D、根据电解原理,电解时,阴离子移向阳极,故D说法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如本题得到致密的氧化铝,说明铝作阳极,因此电极方程式应是2Al6e3H2O=Al2O36H,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照搬课本知识,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本题难度不大。4.(2017课标)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答案】D【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则a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随放电的进行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其中可能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转移0.02mol电子时,氧化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14g,故B正确;C石墨烯能导电,S8不能导电,利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故C正确;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转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Li和S8越多,即电池中Li2S2的量越少,故D错误。答案为A。【名师点睛】考查二次电池的使用,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而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原来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解题是通过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放电时正负极发生的反应,再结合电解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5.(2017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2(g)+3H2(g)2NH3(g)的H 0 B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C常温下,KspMg(OH)2=5.61012,pH=10的含Mg2+溶液中,c(Mg2+)5.6104 molL1D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 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答案】BC【解析】A.该反应气体的分子数减少了,所以是熵减的反应,S 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因此掌握电解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7.(2016海南)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向负极迁移【答案】AD【解析】A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Zn化合价只能上升,故为负极材料,K2FeO4为正极材料,正确;B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6e+8H2O =2Fe(OH)3+10OH,错误;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错误;D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正确;故选AD。【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是建立在氧化还原和电解质溶液基础上,借助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命题重点,题目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围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与判断、新型电池的开发与应用等进行命题。 8.(2016新课标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 4e = 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答案】B【解析】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电解池中阴离子会向正电荷较多的阳极区定向移动,因此通电后中间隔室的向正极迁移;在正极区带负电荷的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电,由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所以正极区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减小,错误;B阳极区氢氧根放电,溶液中产生硫酸,阴极区氢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放电,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OH-)c(H+),所以产生氢氧化钠,因此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正确;C负极区氢离子得到电子,使溶液中c(OH-)c(H+),所以负极区溶液pH升高,错误;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n(O2)=1mol4=0.25mol,错误。【名师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借助于电流而发生。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溶液中的离子移方向符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即阳离子向阴极区移动,阴离子向阳极区移动。掌握电解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9.(2016新课标卷)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电池总反应式为:Mg+2AgCl=MgCl2+2Ag,正极反应为:2AgCl+2e-= 2Cl-+ 2Ag,负极反应为:Mg-2e=Mg2+,A项正确,B项错误;对原电池来说,阴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C项正确;由于镁是活泼金属,则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D项正确;答案选B。【名师点睛】本题以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的迁移方向等知识。化学电源是高考中的热点,也是难点,学生要结合原电池的知识来推断试题给出的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正、负极。10.(2016新课标卷)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错误;B、放电时总反应为:2Zn+O2+4KOH+2H2O=2K2Zn(OH)4,,则充电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中的增大,故错误;C、放电时,锌在负极失去电子,故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对应转移4 mol电子,故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这是两个装置的重点,也是新电池的考查点,需要熟记。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电化学中必考的一项内容,一般先写出还原剂(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然后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完成缺项部分并配平反应方程式,作为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充电是电解池,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阴离子在阳极上放电,即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对可充电池来说,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正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不能接反,否则发生危险或电极互换,其电极反应式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逆过程。涉及到气体体积,首先看一下有没有标准状况,如果有,进行计算,如果没有必然是错误选项。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11.(2016上海)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 Bc(Zn2+) Cc(H+) Dc(SO42-)【答案】C【解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A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正确;D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无论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用途,尤其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如果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氧化)、逐渐溶解(或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放出;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回正极,电流方向正好相反;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及移动方向由电极反应决定。12.(2016四川)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M(Cu2)故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项正确;该装置中为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中Zn2由甲池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阴离子并不通过交换膜,故D项错误;本题选C。【名师点睛】电化学反应原理是选修4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之一。原电池的反应原理的应用,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正负极的判断、正负极反应类型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溶液中离子的流向、电极是否参加反应、电子的转移、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溶液质量的变化、离子交换膜的判断、溶液的pH的计算或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剖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原电池的反应中所涉及的知识。19. (2015新课标卷)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答案】A【解析】首先根据原电池反应判断出厌氧反应为负极侧,有氧反应为正极侧。A、根据厌氧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平均为0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在负极生成。错误;B、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原电池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故可以说微生物促进了电子的转移。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正确。 【名师点晴】本题是关于能量转化的题目,电化学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组成有正负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活动性强的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弱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是活性电极,则是电极本身失去电子,若电极是惰性电极,则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阴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掌握好阴离子、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清楚在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是本题的关键。20. (2015浙江)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H2O2 CO22eCOO2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答案】D【解析】A、从图示可看出,与X相连的电极发生H2OH2、CO2CO的转化,均得电子,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X为电源的负极,A正确;B、阴极H2OH2、CO2CO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为:H2O2eH2O2、CO22eCOO2,B正确;C、从图示可知,阳极生成H2和CO的同时,阴极有O2生成,所以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C正确;D、从总反应方程式可知,阴极生成2mol气体(H2、CO各1mol)、阳极生成1mol气体(氧气),所以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21,D不正确。答案选D。【名师点晴】电化学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的内容为:提供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能否形成原电池,原电池电极名称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提供反应方程式设计原电池、电解池(包括电镀池、精炼池),根据电解时电极质量或溶液p H的变化判断电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结合图像考查电极质量或电解质溶液质量分数的变化。电化学部分,尤其是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可以说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灵活应用,实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合久必分”的发展和延伸。解答电解池相关题目时,应从几步入手:看电极(材料),判断电极本身是否参与反应。看溶液,判断电解液中的阳离子、阴离子种类,从而判断在阴极、阳极发生反应的微粒。看隔膜,判断两极反应发生后阴离子、阳离子的浓度变化,从而判断溶液中微粒穿过阴(阳)离子隔膜的方向和产物。21.(2015上海)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 + 2e H2【答案】D【解析】由于活动性:Fe石墨,所以铁、石墨及海水构成原电池,Fe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2+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正确。B.d为石墨,由于是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正确。C.若d为锌块,则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铁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正确。D. d为锌块,由于电解质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错误。【名师点睛】电化学理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理论,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人均能耗不断增加,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了解电化学理论,实现能量的转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都是非常必要的。电化学知识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首先要确定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确定方法是观察图示是否有电源,若有就是电解池,否则就是原电池。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总反应方程式,并根据电性作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确定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的方向。原电池工作时,活动性强的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弱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要掌握电化学反应原理,结合电极及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利用好图示及题干提供的信息,是本题解决的关键。22.(2014海南)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远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变小【答案】D【解析】本题解题思路是:首先了解在电解反应原理。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阴极、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次是掌握阳离子、阴离子放电顺序。最后是电极反应发生后的产物与溶液中其它物质反应的性质及相应的实验现象。就可迅速得到解答。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阴离子在阳极的放电能力:I-OH-。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能力是:H+K+。所以该电解反应的方程式是:2KI2H2OI2H22KOH。由于在溶液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所以在阳极附近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在阴极由于产生氢气,溶液显碱性,遇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因为产生了碱,溶液碱性增强,所以溶液的pH变大。因此选项是D.23. (2014上海)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答案】B【解析】A、K1闭合构成原电池,铁是活泼的金属,铁棒是负极,铁失去电子,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A不正确;B、K1闭合构成原电池,铁棒是负极,铁失去电子,石墨棒是正极,溶液中的氧气得到电子转化为OH,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0H,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B正确;C、K2闭合构成电解池,铁棒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溶液的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铁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不正确;D、K2闭合构成电解池,铁棒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石墨棒是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分别为2H2eH2、2Cl2eCl2,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均产生0.001mol气体,共计是0.002mol气体,D不正确,答案选B。24.(2014上海)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答案】B【解析】氧化性是Fe3Cu2Fe2,还原性是FeCu,则A、若无固体剩余,这说明铁粉完全被溶液中的铁离子氧化,但此时溶液中不一定还有Fe3,A不正确;B、若有固体存在,则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还有铁,因此溶液中一定有Fe2,B正确;C、若溶液中有Cu2,则也可能有部分铜已经被置换出来,因此不一定没有固体析出,C不正确;D、若溶液中有Fe2,但如果溶液铁离子过量,则不一定有Cu析出,D不正确,答案选B。25.(2014北京)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答案】B 【解析】A、锌锰电池负极为锌,正极为石墨棒,主要是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得电子;B、氢燃料电池,总反应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在负极反应,氧气在正极放电,正确;C、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PbO2放电,电解质为硫酸;D、镍镉电池负极Cd,正极为NiOOH,电解质为KOH。26.(2014福建)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答案】D【解析】抓住电池总反应式,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原理间的联系进行分析。A项正确的正极反应式为Cl22e2Cl,错误;B项由于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故在左侧溶液中才会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错误;C项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但电池总反应不变,错误;D项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产生001 mol Ag与盐酸反应产生AgCl沉淀,同时约有001 mol 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转移到右侧溶液中,故左侧溶液共约002 mol离子减少,正确。27.(2014广东) 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A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II逐渐溶解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答案】A【解析】判断该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还是二者组合的形式,首先看装置中是否存在外加电源,然后再去判断是一个原电池还是一个电解池,还是二者的组合。一般情况下无外电源的装置中必有1个是原电池,若该装置是组合的形式,则另一装置为电解池;若存在外加电源,则都是电解池装置或是串联的电解池装置。原电池与电解池组合的形式中,从装置的两极的材料或发生的反应判断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一般存在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的电极材料是不同的,而电解池的电极材料可以是相同的。A、由题意可知,该装置的I、II是原电池的两极,I是负极,II是正极,III、IV是电解池的两极,其中III是阳极,IV是阴极,所以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正确;B、电极I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C、电极II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Cu析出,错误;D、电极III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Cu-2e-=:Cu2+,错误,答案选A。28. (2014全国大纲)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H2OMe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答案】C【解析】解答电化学试题,一定要先分析原电池的总反应(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联系进行分析。首先确定该电池放电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