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三峡之秋》导案.doc_第1页
第三课《三峡之秋》导案.doc_第2页
第三课《三峡之秋》导案.doc_第3页
第三课《三峡之秋》导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课题:3三峡之秋 课型:自主学习课【学习目标】1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听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觉地积累优美词语。3能读懂课文,想象画面,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领悟描写景物的方法,能通过读课文生发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感情。4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能仿照旁批,批写三峡秋景的特色。【重点难点】重点:1识记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领悟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能仿照旁批,批写三峡秋景的特色。【知识链接】关于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游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其中峡谷段合长90千米。三峡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记载着许多动人的历史事迹。其中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和三游洞等,好像把人带进一座灿烂的历史迷宫;三峡的传说故事,优美丰富,从神女峰的传说到屈原和昭君的故事,好像在人们面前展开一步民间文学的瑰丽长卷;三峡的山和水,千姿百态,又似引导人们巡礼于一条彩色画廊之中。古往今来,长江三峡曾唤起无数游客的感情共鸣,激励起对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学法指导】本文语言优美、简洁,比拟生动形象,仿佛一卷卷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虽有壮美,但更多的是柔美。因此要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三峡美景的无穷魅力,在读中体会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在读中学习和借鉴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时间预设】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前自主学习:1识记下列词语并记住加点字的音和形。Mng zh b y mnglng li ling yang yn h蟒蛇 眨眼 驳船 摇曳 朦 胧 清冽 凌空 荡漾 光晕 谷壑 2课前把课文读通。第一课时【学习过程】 小组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蟒 驳 曳 导入:由学生读“知识链接”部分的“关于三峡”。 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读出感情,读出三峡的美。然后填空: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中秋)这一天中三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读自己喜欢的段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写出了三峡秋景什么特点?)。早晨,通过描写橘树、柚树上露水的变化和阳光照耀色彩的变化,展现了三峡三峡秋天早晨明丽的特点 ;中午,通过对阳光照耀下江水的变化的描写,突出了三峡秋天中午热烈的气息;下午,通过描写青色透明的雾中景物的变化,显示了三峡黄昏朦胧而透明的特点;夜晚,通过对岸边渔火、江心灯标和天上月色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三峡秋天夜晚的静谧(宁静神秘)。二交流展示三学后反思第二课时复习检测。1中秋的三峡从早到晚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2听写生字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不动笔墨不看书。细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