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夹竹桃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欣赏其动人花影,体味作者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感。3.通过品味文本语言和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作者“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散文风格。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欣赏其动人花影,体味作者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感。教学难点:通过品味文本语言和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作者“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散文风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夹竹桃是很普通的一种花,但季老却认为它很“妙”。回忆一下,季老在文中写了夹竹桃的哪几个妙处?(“雪”“火”相融;韧性可贵;引起幻想)2.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夹竹桃“雪”“火”相融的奇妙景象,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季老再次走近夹竹桃,去品味它的另两个妙处。二、精读感悟:(一)韧性可贵1.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2)圈出句中关键词语,在旁边简要写下自己读后的体会。2.学生自读自悟,写批注。3.交流:(指名学生上白板圈画关键词语谈体会,并将感受用一个词语写在白板上)预设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1)“悄悄地一声不响”:不张扬,不起眼,这就是朴实谦逊的韧性。(2)两个“又”字,写出了夹竹桃生命力旺盛、花开不败的韧性。(3)季老从一朵花写到一嘟噜花,写出了夹竹桃越开越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就是韧性。(4)平时写花都是说“花开花败”,季老却是先写花败,再写花开,写出了夹竹桃的生命力顽强,生生不息的韧性。小结:看,从花败写到花开,从一朵花写到一嘟噜花,让我们品味到的是夹竹桃生生不息、花开不败、锲而不舍的韧性。这样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揣摩,才能品出韵味。(5)指导朗读:作者敬佩夹竹桃的朴实谦逊,赞叹夹竹桃的锲而不舍,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夹竹桃的深深感情,读出这种感情来。预设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吐艳。”(1)“无日不”:用双重否定强调夹竹桃的韧性。(2)排比句式:一个排比句就写出了夹竹桃生存环境的复杂,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夹竹桃顺境中“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逆境中“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就是始终如一的韧性啊!(2)指导朗读:用朗读读出顺境和逆境的不同,读出始终如一的韧性。预设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1)两个“一直到”:看出夹竹桃花期长,有韧性。(2)“无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强调,体现了夹竹桃的开花的决心。它“无不奉陪”谁?从上文中找。(14种花)这些花在庭院里开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的词语。(开得真是热闹啊!)4.这是写夹竹桃的文章,季老为什么用整整一段来写其他的14种花?(对比衬托)用百花的热烈张扬对比衬托夹竹桃的朴实谦逊,用百花的花开花落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开不败、始终如一。5.再来对比一下这两个自然段的遣词造句,你有什么发现?(提醒用刚才的方法,聚焦到关键词语上)第3自然段作者多用华美的四字词语,而第4自然段却极少用四字词语。联系刚才我们说到的这14种花和夹竹桃的不同特点,你发现其中的奥妙了吗?是啊,夹竹桃这样朴实无华的花就要用这样质朴而不失典雅的语言来写。看似寻常的安排,透露的却是季老构思的精妙,遣词造句的智慧,让人叹服。(板书:质朴 典雅)6.宋代文人沈与求曾说夹竹桃是“摇摇儿女花,挺挺君子操”,这种朴实谦逊、生生不息、始终如一,不正是夹竹桃这一花中君子的可贵韧性吗?难怪,季老要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点韧性(引读最后一句)7.带着这份感叹有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再次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二)引起幻想1.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聚焦重点句子、聚焦关键词语,一点一点地对夹竹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季老散文的语言有了更丰富的认识。无论是夹竹桃还是季老的语言,都堪当一个“妙”字。2.然而,它们的妙处远不止于此。我们继续往下看,月光下的夹竹桃也别有一番妙趣。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用上刚才聚焦重点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找找月光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的?它又妙在哪里?3.交流:“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1)香气:“浓浓烈烈”“袭”一个叠词、一个动词,让我们闻到了花香四溢,妙。(2)影子:“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朦胧的美感,妙。4.闻着这样浓浓烈烈的花香,看着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季老产生了什么幻想?(地图、水中的荇藻、一幅墨竹)5.指名分别读三处幻想,其他同学边听边细细品味,看谁能体会到这三处幻想的妙处。(1)采用了排比句式。(2)每处幻想都是从静态写到动态,动静结合。这样写,“地图”、“池塘”、“墨竹”都成了活的了,不仅有趣,更体现了生活的情趣。补充:写文时季老已经51岁了,在当时可算是一位老人了,联系他的年纪,再看他的这段文字,你又读出了什么?(季老的童心未泯、率真可爱。)(板书:率真)(3)再来看幻想的三样东西,季老为什么想到这些?仅仅是因为像吗?结合我们了解到的季老的经历、喜好,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结:这些想象看似天马行空,但细细品来,却并不是那么随意而写的,除了外形相似以外,更多的是反映出了季老的生活经历和他的喜好。这就是想象的合情合理、合乎人物身份特点。季老的想象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率真,更让我们体会到了睿智啊!(板书:睿智)6.这段文字很有规律,采用了排比句式,由静态写到动态,动静结合,这种表达很容易就让我们记住了。不信的话,我们就来试着背背看。(练背,指名背)三、总结提升:1.在季老的眼中,夹竹桃是如此奇妙,如此有趣,难怪他说(引读最后一段)也正是因为对夹竹桃的情有独钟,所以他才会在文章一开始写道(引读第一自然段)。2.其实,季老如此钟情夹竹桃还有一个原因。(发送补充的季老资料)读文,讨论:从补充资料中还读出了什么?交流,小结:季老就是像夹竹桃这样的一个人,朴实谦逊,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季老写夹竹桃,正是寄寓了他的这种追求和人生情怀。著名女作家宗璞称季老为“夹竹桃知己”。也正是因为对夹竹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