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学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皮肤学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皮肤学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皮肤学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皮肤学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学第一节 认识皮肤正常皮肤的特点:1、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与外界接触最为广泛。2、皮肤是活的细胞组织3、具有自愈功能一、皮肤纹:凹进去的叫皮沟,凸起的叫皮丘,两者交叉形成的不规则三角形、菱形叫皮野。二、皱纹:1、因表情习惯产生的皱纹,如:鱼尾纹、法令纹、抬头纹,也叫表情纹;2、皮肤老化所产生的皱纹,眼角、嘴周皮肤最薄,表情最多,最易形成。三、肤色:皮肤的颜色,由麦拉宁色素(黑皮素),胡萝卜素以及血液中的血红素的因素所决定。人类的肤色因人种、性别、年龄而不同。肤色也会因健康状况、营养状况而发生变化。四、皮肤的组成成分皮肤主要是由水、蛋白质、无机盐、脂肪酸组成,其中水和蛋白质比例最大,水占皮肤的50%-70%,蛋白质25%。五、皮肤的PH值PH是一个化学名称,在化学上代表液体所含的酸碱值(0-14,7为中间值,低为酸性,高为碱性)。正常的皮肤是弱酸性的,PH值是4.5-6之间,皮肤的酸性保护膜可以滋润、柔软皮肤,并可抵御细菌。碱性物质很容易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如香皂、洗衣粉等,正常皮肤会自然的分泌皮脂和汗液,再次形成保护膜,是皮肤恢复成弱酸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综合能力下降,就会很容易受到碱性物质的损害而引发皮炎。高温也会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如热水洗完脸会有紧绷的感觉,这都是酸性保护膜受到破坏的表现。六、正常健康的皮肤是微酸、微温、柔软,结实而富有弹性并可抵抗疾病。第二节 皮肤的基本组成皮肤是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一、表皮:表皮分为五层,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从内层依次向外层为:基底层、有棘层、颗料层、透明层、角质层。1基底层:分裂、繁殖的功能,是表皮的最底层,主要有两种细胞,新生表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新生表皮细胞(基底细胞)附着在基底膜上,是表皮中唯一可以分裂复制的细胞,并可直接摄取微血管内的养分,从而不断向上生长,构成各层细胞,是表皮各层细胞生发之源,每当表皮破损时,这种细胞就会增长、修复而不留疤痕,每天约有30%-50%的细胞进行分裂,细胞生成约19天,产生新的细胞向上推移到有棘层,从有棘层移至角质层脱落,角化过程约需28天。黑色素细胞:含有络氨酸酶,能够制造和分泌黑色素,决定人种和肤色。2有棘层,输送营养的作用,它和基底层合称生长带,由4-8层多角细胞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细胞之间有间隙,间隙互通,经常有淋巴液流通,给表皮养分。3颗粒层,防止水分流失和细菌感染,具有折射紫外线的作用。由2-4层的菱形细胞组成,细胞内含有很多透明角质颗粒,称为颗粒层。颗粒层主要有两个结构。障碍层:防止水分流失和细菌感染,遇高温时(如蒸脸,热敷)会产生缝隙,吸收营养物质。晶样角质:具有折射紫外线的作用。但会受盐碱和阳光暴晒的损害而失去功能。4透明层:具有防止水、电解质与化学物质通过的屏障作用。由2-3层的扁平无核细胞组成,排列疏松,细胞本身已逐渐死亡,只存在与手掌、脚掌角质发达的部位。5角质层:能够抵抗外界的摩擦,防御微生物的侵入。位于表皮的最上层,由多层已经坏死的细胞组成。含有角质蛋白和角质脂肪,无血管和神经,能够抵抗外界的摩擦,防御微生物的侵入,正常人每天都有角质不断的从皮肤表面脱落。28天为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角质层薄的话,皮肤白,但保护能力弱,厚的话肤色暗淡,吸收能力差,但保护能力强。二、真皮:真皮分为两层:乳头层,上层,薄,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网状层,下层,厚,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神经。表皮基底层与真皮之间有一层通透性的膜,称为(基底膜)表皮的营养与代谢可通过基底膜进行交换,当基底膜受破坏时,皮肤可形成疤痕。真皮主要为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细胞组成 纤维:胶原纤维,由胶原蛋白构成,使皮肤具有柔韧性,抵抗外界牵拉。弹性纤维:有较好的弹力,使牵拉后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网状纤维:是较柔嫩的胶原纤维,与伤口愈合有关。 基质:是纤维母细胞产生的一种无形的胶样物质,各细胞间的填充物。功能:A、保持组织内的水分B、各种水溶性物质和电解质等代谢的场所C、粘和纤维构成一种自然屏障,防止病菌侵入 细胞:纤维母细胞:产生基质和纤维组织细胞:遇到异物时会变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会吃掉异物)具有免疫功能肥大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三、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又称脂肪层,主要是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皮下组织的厚薄因性别、年龄、部位和个人而异,脂肪层多时肥胖,少时体形瘦,具有保温防寒、储存能量、缓冲外力、保护内脏器官,位于真皮之下,厚度为真皮层的5倍。第三节 皮肤的附属器官一、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皮脂腺、立毛肌、毛发和发囊,都是存在真皮层。1、 血管:有动脉、静脉和微血管(毛细血管)供给营养,吸收废物,调节体温。2、 淋巴管:是循环的重要辅助系统,与免疫反应有关,有排毒作用。3、 神经:有感觉,皮肤的感受器,含有运动神经纤维,知觉纤维及分泌神经纤维。4、 皮脂腺:毛囊的附属器官,有毛囊的地方才有皮脂腺。5、 汗腺:汗腺的总数量为200-1500万条两种汗腺的区别分布分泌的汗液导管开口作用大汗腺(阿波克莲)腋窝、乳头、脐窝、肛门、生殖器等处微黄、浑浊、有异味、易感梁染短而直开口于毛囊分泌细胞废物、脂肪物质小汗腺(艾克莲)除唇、甲床、外阴以外,遍布全身,手掌、足底最多无色、透明、无味、酸度较高螺旋状弯曲直接开口于皮肤润泽皮肤,调节体温,排泄废物。6、 立毛肌:有收缩的作用,受到惊吓或紧张的时候,立毛肌会收缩,属于毛发和毛囊。7、 毛发、毛囊:所有毛发都有毛囊。二、皮脂腺作用:分泌油脂,滋润保护皮肤和毛发,防止体内水份的流失,抑制杀死皮肤表面的细菌。影响皮腺分泌的因素: 内分泌的影响(如雄性激素使皮脂腺肥大,分泌增加,男性居多) 外界温度的影响(如夏天温度高时,分泌油脂多) 皮表湿度的影响(如皮肤水分多时,皮脂易乳化、扩散,干燥时皮脂扩散慢) 年龄的影响(如青春期皮脂分泌最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 饮食的影响(如油腻、辛辣、甜食分泌油脂增多)第四节 皮肤的功能皮肤具有保护、外表显示、知觉、体温调节、分泌排泄、吸收代谢、自我呼吸的功能。一、保护作用:1、抵御外界各种损伤(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2、屏障作用(防止体内营养物质丧失,限制体外有害物质透入)二、外表显示:皮肤能显示人种、性别、人体情感和健康状况,受惊时脸白,愤怒时脸红,肝病脸发黄三、知觉作用:触、冷、热、痛、痒等感觉四、体温调节作用:热时,降低体温,汗液分泌增加,冷时,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五、分泌排泄作用:皮肤分泌油脂,滋润头发和皮肤,防止水分流失,排泄尿酸和汗水六、吸收作用:通过渗透吸取营养成分到皮肤里层1、皮肤的吸收途径: 角质层细胞 角质层细胞间隙和毛囊 皮脂腺及汗管口2、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角质层薄厚的影响 皮肤含水量的多少 毛孔状态的影响 局部皮温的影响七、自我呼吸作用:皮肤活动最旺盛的时间是晚10点到凌晨2点,所以这期间保持良好的睡眠对养颜有很大好处八、代谢作用:不断产生的细胞,让死的细胞及时脱落,维持皮肤的良好状态。第五节 皮肤和紫外线一、 紫外线简称是UV,可分为三种1、 弱UVA(长波)320-400波奈米,晒黑2、 中UVB(中波)290-320波奈米,发炎、红肿、脱皮3、 强UVC(短波)290波奈米以下,皮肤癌二、 紫外线带给皮肤的优、缺点优点:1、健康肤色,使皮肤晒成小麦色,衬托时尚2、帮助人体制造出维他命D,促进钙的吸收,帮助骨骼发育。3、有抑制、杀菌的作用,有助于皮肤病的治疗缺点:1、使皮肤变干,加速皮肤的老化2、产生黑斑和雀斑,使斑加重变深3、过度的晒伤使皮肤有烧伤的状态4、严重者会形成皮肤癌第六节 皮肤的类型与特点敏感性皮肤形成的原因1、季节交替、环境(柳絮、花粉)2、抵抗力下降,内在疾病,内分泌紊乱3、营养的不均衡,饮食不合理4、长期压力过重,精神不稳定,精神刺激等5、保养不当,过度清洁去角质6、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长期擦一些强力、激素类药膏敏感和过敏的区别,敏感的皮肤会过敏,过敏的皮肤不一定是敏感性肌肤(就像人会肥胖,但不一定是肥胖体制)皮肤类型表特征抵抗力护理要点PH值中性油份水分比例均衡,毛孔细小,肤色红润有光泽,肌肤纹理细腻,皮肤不干燥,不油腻,有弹性,是健康皮肤抵抗力强,不容易发生病变,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夏偏油,秋冬偏干。适当的保养避免过于清爽或过于滋润5-56干性油份和水分均少,毛孔极小,肤色偏白,纹理极细腻,洗脸后皮肤紧绷,刺痛,皮肤干燥无光泽,较粗糙,易老化抵抗力弱,容易敏感,夏天日晒后,皮肤发红起皮,冬天遇冷皮肤干裂,脱皮。选用温和的洁面乳,保温滋润要同时进行,不要频繁蒸脸,多做营养型面膜。56-6油性油分和水分均多,毛孔粗大,肤色偏暗,纹理精糙,洗脸后一会儿又油光满面,皮肤油腻,易生粉刺、痤疮、黑头,不易起皱纹和过敏,但一旦出现皱纹会更深抵抗力低弱,容易受生活习惯、饮食、情绪、睡眠等影响,夏天油脂分泌旺盛,皮肤过油,冬天相对较好。用清洁力较强的洁面乳,护理应以保湿为主,适当补水,使皮肤清爽45-5混合性兼于油性和干性的两种特点,T字区域呈油性,两颊呈中性或干性。荷尔蒙分泌异常,导致的不平衡。清洁时以T字区为主,保湿滋润以两颊为主敏感性多有过敏史,毛孔紧闭细致,皮肤变干、变薄、紧绷,产生轻微的红点反应,产生脱皮现象,表面干燥缺水而粗糙。抵抗能力弱,受到外界刺激后会产生明显反应选用温和的洁面乳,禁止去角质,冷喷,做好防晒、隔离,注意消毒卫生,使用单一护肤品,避免频繁更换护肤品。第七节 皮肤的状况粉刺、面疱皮肤:一、 何为粉刺:因环境、气候、饮食、情绪及清洁保养方式不正确等影响使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皮脂腺增大,皮脂堵塞毛孔的开口,因此造成粉刺。二、 面疱:医学上又称痤疮、青春痘、暗疮等,白头粉刺继续膨大,致使皮脂管破裂,形成面疱。三、痤疮形成的原因内在因素:1、雄性激素分泌过剩2、各种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消化系统3、遗传4、个人肤质5、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火气过旺、精神抑郁、紧张、压力过重等所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外在因素:1、清洁、保养不当(用碱性用品洗脸,油性化妆品等)2、食物因素(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3、药物因素(激素类药物)4、局部机械性刺激(挤压、针挑、搔抓等导致细菌性感染)5、外界因素(紫外线过度照射,外界的粉尘)四、痤疮的后遗症:色素沉着、疤痕、凹洞五、护理及解决方法内在护理:1、心情愉悦2、生活规律、睡眠充足3、忌烟酒、辛辣、油腻、甜食,多吃蔬菜、水果4、注意肠胃,规律排便5、采取药物辅助治疗(医生指导)日常护理:1、清洁(温水洗脸,不用强碱性清洁品,保持毛孔畅通)2、不要用手挤压,搔抓患部3、禁用油性化妆品4、外用药物(医生指导)美容院护理:清洁(爽肤)蒸脸(爽肤)针清冷喷(爽肤)重点指压按摩(爽肤)收敛保湿六、痤疮的分类和演变的过程痤疮分为非炎症型、急性炎症型和慢性炎症型三大类1、 非炎症型:又分为小粉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 小粉刺:皮脂和老化角质堵塞毛孔,肉眼难以察觉,手触摸有沙粒状的感觉。 白头粉刺:闭合型粉刺,是皮脂等物质继续扩大而形成的,白色米粒状隆起,针挑后可挤压出白色粥样物。白头粉刺可演变成各种类型的面疱,应及时清除。白头粉刺可转变为(丘疹型、脓包型、结节型)转变为(囊肿型、聚合型) 黑头粉刺:开放型粉,皮脂等物质挤开毛孔而形成,毛囊顶端有个小黑点,在挤压下可挤出黄褐色长型较硬的物质,黑头粉刺属于安定型粉刺,可存在数月甚至数年。2、 急性炎症型 丘疹型:皮脂管下半部破裂,真皮层细菌感染,肉眼可见绿豆大小,红肿隆起,触感较硬,处理不当,易留疤痕。 脓包型:皮脂管上半部破裂,皮肤表面脓菌感染,肉眼可见绿豆与黄豆大小隆起,有脓头,若小心处理排除脓液,恢复较快。 结节型:皮脂管完全破裂,周围组织,皮肤表面有化脓现象,表皮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结节,结节部位时软时硬,并伴有灼热疼痛,易留疤痕。3、 慢性炎症型 囊肿型:炎症多次复发,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肉眼可见皮面隆起,疼痛明显,触感较软,刺破后有乳酪状物质流出,一般多发于背部。聚合型: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面疱基底破裂后再结合而成,肉眼可见不规则隆起,基底较大,触感较硬,无明显灼痛,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反复感染。第八节 眼部皮肤及护理一、 眼部皮肤概况:1、 眼部皮肤从外到内依以是:皮肤、皮下组织、眼眶肌肉、睑板、睑结膜2、 眼部皮肤弹性较差,它的厚度是0.33-0.36cm,而脸部的皮肤厚度是1-1.6cm3、 眼部皮肤水分蒸发的速度是面部的2倍4、 汗腺和皮脂腺分部的很少,所以它的功能比较弱,因此特别容易干燥缺水5、 紧张、疲倦、压力、吸烟、热气、紫外线、表情等因素都会导致眼睛出现眼袋、黑眼圈、皱纹等老化现象二、 各种眼部问题1、黑眼圈:眼周皮肤深浅不同的色素沉着,青色、黑褐色形成的原因:先天性(遗传):只能改善,避免恶化,不可能完全去除。后天性:睡眠不足,疲劳过度内分泌疾病大病、久病引起的体虚、体弱性生活不洁其它(化妆品使用不当,劣质彩妆,紫外线)2、眼部皱纹:形成的原因干燥、缺水各种原因造成的皮肤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包括化妆品使用不当)不良习惯,如:表情4、 眼袋:形成的原因遗传自然老化长期的失眠、熬夜、过度疲劳及疾病等引起的滞水性眼袋其它(化妆品,局部吸收不良)男性会因肾亏形成眼袋5、 粟丘疹:皮肤炎症后,营养过剩6、 肉芽:多见老年人、肥胖者,眼部老化7、 眼睛浮肿(泡眼):大量喝水,哭(可以自愈,若长期不愈,就可形成永久型)三、 眼部的保养:1、 内在保养:睡眠充足,切忌熬夜平时多喝水,睡前不易喝水注意营养均衡,补充VA、VB、胡萝卜素、忌烟、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阳光直射2、 外在保养:卸妆、清洁选用适合的眼部保养品(眼霜:适合皱纹;眼者哩:适合眼袋、黑眼圈;精华液:适合所有眼部问题,若问题严重,可选择先用精华液,再用眼霜或者哩,热敷后用)按摩、指压眼膜护理,一周一次或两次3、自制眼膜:黑眼圈:胡萝卜或黄瓜取汁加VE4-6滴,贴眼15分钟红茶包(用过的)敷眼20-30分钟苹果切片(可冰一下)敷眼眼袋:土豆片,揉擦眼部,敷眼15-20分钟冰牛奶敷眼早晚一次,10分钟皱纹:蛋清1个,蜂蜜1勺,奶粉1勺,搅匀擦眼周银耳熬成糊状,放入冰箱,每天一次猪蹄煮成膏,晚上擦眼,也可整脸涂抹,第二天清洗,连续半个月有明显效果未成熟的丝瓜,去皮、去籽,捣成泥状,可抗敏增白、去皱。第九节 黑斑黑斑是人面部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一、 黑斑的种类有:雀斑、肝斑、日晒斑、外伤性黑斑、其它(太田氏母斑、颧痣)二、 黑斑的形成:黑斑是黑色素细胞的产物,胎儿11周时,在人体皮肤的基底层与真皮相连处就再现黑色素细胞,它分布的密度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黑斑形成的原理如下:黑色素细胞能够吸收一种无色氨基酸酪氨酸进入细胞内,并在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多巴,多巴继续被氧化成黑色素,再聚合成黑色素颗粒,会被表皮细胞吞噬,然后逐渐向表皮移动到达角质层,皮肤健康时,表皮的黑色素会因新陈代谢而由皮肤表面排出,然后剥落,而皮肤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排出黑色素的能力减弱,以致黑色素残留在皮肤上,形成黑斑。三、 雀斑:先天因素,遗传,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5岁左右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其数目增多,25-30岁最明显,老年后,雀斑反而不明显,其发展与日晒有关,夏季深,冬季浅。体液酸碱度对雀斑的影响:1、 疲劳:早晨血液一般呈碱性,脸上雀斑不明显,晚上因为一天的疲劳,体液呈酸性,雀斑明显。2、 疾病:使人呈现慢性疲劳状态,体液倾向酸性,雀斑加深。3、 生育前后:女性激素大量分泌,血液中磷酸增加,体液倾向酸性,雀斑也会明显4、 浓妆:影响皮肤的气体交换,也会加深。四、 肝斑:肝斑又称黄褐斑,多与内分泌紊乱及内脏功能失调有关,其表现为两颊、额头、鼻部甚至嘴巴周围,浅褐色到深褐色的斑疹,多融合成片,有的呈蝴蝶状,称蝴蝶斑。它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1、 生理性肝斑: 妊娠斑,因怀孕期间激素分泌改变而造成,多在怀孕后3-5个月出现,分娩后可完全消失。 处女性肝斑:未婚女子的上唇会出现如八字胡须样的斑点,可能与卵巢机能较弱有关。 子宫性肝斑:因子宫、卵巢异常或痛经、月经不调所致。 更年期、口服避孕药、堕胎、流产管导致内分泌障碍而引起的。 精神紧张、压力、情绪不良或受到过度刺激引起神经功能混乱,另外,过度疲劳引起体内缺氧、代谢紊乱产生大量乳酸,血液中出现大量酸性物质,影响正常代谢,也会使斑加深。2、病理性肝斑:各种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甲亢、糖尿病、癌肿、结核、营养缺乏、酒精中毒等)均可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皮肤新陈代谢减退而形成。日光斑:由于紫外线过度照射,基底层产生大量黑色素,细胞以抵御紫外线,黑色素细胞到角质层后,无法即时排出,产品沉积现象老人斑:皮肤老化的表现外伤性黑斑:皮肤表面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