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西大附中 郭秀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背景,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理解新经济政策的特点。(3)客观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过程与方法:(1)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学生培养解读、提取历史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2)通过填写表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归纳知识的方法。(3)通过教师讲述,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概况。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其探索与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财富。(2) 通过学习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合国情,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历史储备知识有限。本课理论性很强,而且内容较多,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好知识铺垫,利用谈话、文字、图片、表格等方式点拨启发。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利弊。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片段(1分07秒)教师: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实践,它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展示课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关于社会主义理想ppt展示材料: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见自教材p64教师:根据上面这段文字,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注意: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第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第二、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第三、“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社会主义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但是作为理想设计的马克思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给出答案。无数理想的追随者一次又一次地从他的著作中引经据典,试图解答现实问题。列宁、斯大林就是这一理想追随者和探索者的杰出代表。一、追随“理想”的实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当时苏维埃政权控制全国约1/4的国土,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及其困难,苏维埃政权进入“非常时期”。ppt呈现材料:“国内战争致使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天才领到1/8磅面包”(1/8磅=1.133两) 摘自苏州大学编世界现代史问题1:在“非常时期”,为了战胜敌人列宁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教师:首先,余粮征集制本意是征集余粮,但在实际操作中,每一磅粮食、每一只母鸡都可能被搜刮走;其次,农村没有剩余产品了,而城市收归国有的工厂大多在为战争生产,市场上没有可供交易的商品,同时宣布取消商品贸易;第三,没有剩余产品又没有商品贸易,人民的生产劳动缺乏积极性,于是实行强制劳动。这些政策的内容是环环相扣,是为战争而制定的临时性政策。结果是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但是战争结束后,为战争而制的临时性政策并没有停止。这是为什么?ppt呈现材料: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党纲(1919年)问题2:在国内战争结束前,列宁的想法是什么?(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问题3:分析战时体制的特点,你们“嗅”到了共产主义的“味道”没有?学生回答。战时体制的特点:生产资料公有,管理体制采用行政手段,流通体制取消自由贸易,分配体制实行配给制。表面上特点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吻合的。所以战时体制的内容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问题是“共产主义政策”是通向共产主义的“真正门径”吗?它与马克思的设想相符合吗?更重要的是,与人民的愿望相符合吗?ppt呈现材料1.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2.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口号“打到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3.1921年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列宁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马克思的设想。他牢牢地抓住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个特征,却严重忽视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基本前提,使得空有“共产主义”之名而无共产主义之实。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的经济政策引发了人们的严重不满,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现实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小结:ppt呈现此部分知识纲要。过渡:面对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维埃政府一方面采用强硬的武力进攻手段镇压起义,另一方面列宁等人面直困难,出台了新经济政策。2、 面对现实的实验 新经济政策(1921-1928)教师: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粮食税政策实行后,由于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粮食税的征收任然困难。本来粮食税的总量已经比余粮征集制政策下少多了,这样,城市的供应又出现了问题,巨大的粮食缺口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俄罗斯农村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背口袋”的人,他们从农村背着口袋贩粮,到城市偷偷地卖粮,这就解决了许多城市缺粮户的吃饭问题。由于城市粮食供给极不平衡,“黑市”的粮价被抬得很高。如果禁止这种“黑市”,国家又没有粮食来解决城市居民的吃饭问题。所以,苏维埃政府被迫同意恢复自由贸易,也恢复了货币流通。原来靠政府的余粮征集制提供原料、维持工人生活的粮食的工厂,现在也无力开工。这样,苏维埃政府被迫允许企业由公有转化为私有,再大点的企业甚至允许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些政策的被迫转变就构成了“新经济政策”。ppt呈现资料:杰尔诺沃树“伊里奇之灯”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妙的灯,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没有替我们做到的。但是苏维埃政权却做到了。为煤油和松明操心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可以安静地等待黄昏时刻的到来,看那灯光闪烁起来,照亮我们的农舍。心里是如此欢乐和愉快,禁不住要高声喊叫: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问题4:结合教材65页表格和以上材料,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学生回答。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问题5: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称之为对资本主义的“退却”,请大家把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马克思的设想作对比,指出列宁这样说的理由?学生回答。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利用市场调节,恢复了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新经济政策实施后,面对社会上涌现的许多富农、资本家,苏俄(联)出现了退团退党的热潮,他们质疑苏维埃政权的性质,认为社会主义的理想破灭了。问题6:阅读教材65页阅读框,思考列宁的这种“退”是真的回到资本主义吗?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从列宁的思考中我们可以发现,他认识到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苏俄(联)存在一个过渡时期,用行政命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试探着借助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来发展生产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说明列宁关于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发生了转变,他从照搬马克思的理论发展到根据俄国具体国情,按经济规律办事。小结:ppt呈现此部分知识纲要。过渡:新经济政策使苏联人民迎来了一个春天。正当苏联人民沐浴在新经济政策的春风中时,1924年1月21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与世长辞。苏联人民失去了一位和蔼的领袖,一个根据实践要求为俄罗斯谋划未来的舵手。真理报发表了一条短文:工人阶级成了孤儿,党成了孤儿,我们如何前进?我们能找得到道路吗?列宁的逝世让苏联人民迷航了。斯大林,一位以“钢”作为自己姓氏的人物,以强硬的手段终结了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3、 回归理想的实验 斯大林模式(1929开始)ppt呈现资料: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继续封锁苏联经济。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问题7:结合以上材料和教材“解析与探究”,概括斯大林为什么结束新经济政策。学生回答。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而又回到已被列宁否定的照搬理论的模式上,除了跟当时险恶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关系,集权的历史文化传统、党内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水平、斯大林个人的因素对此均产生重大影响。问题8:自主学习教材相关知识,思考“斯大林模式”(经济上)确立的途径、表现和特点。学生回答。途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表现: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行政管理手段特点:重工业为先导+高速度为灵魂+国家计划为指令问题9:模式利弊。ppt呈现资料1: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 2.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总结积极作用1: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ppt呈现资料2: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总结积极作用2: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1937年较1928年的增长率农业产值8.1%轻工业产值210%重工业产值550%ppt呈现资料3:致命弱点之一总结弊端之一: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ppt呈现资料4:致命弱点之二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盐城市盐都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农发行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农发行厦门市思明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鄂州市鄂城区2025秋招笔试数学运算题专练及答案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及答案
- 国家能源恩施宣恩县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农村个人低保申请书(范文9篇)
- 医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15篇
- 2025年福建金闽再造烟叶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新乡冠英高级中学招聘教师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学设计)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2025
- 2025年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市场需求分析与行业趋势及发展策略报告
- 人工智能+新能源设备研发应用分析报告
- 公路施工汇报材料
- 对银行消防培训课件
- 保安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风机运行记录表
- 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小说《石门阵》赏析及试题详细解析
- 法律谈判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