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5 单元 课题 16.黄山奇石 第 1 教时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教学重点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特。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文章对“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描写。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1.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设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文本进行了整体感知,所以在教学中,直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快速浏览后再来检查字词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基本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为下面的精读感悟做好铺垫和准备。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 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导入:我们曾经领略过桂林的山水,感受它山奇水秀的特点;我们也曾到过大兴安岭,来感受到“目及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特点。今天,我带你们来到黄山,欣赏这里的奇松。你们将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2齐读课题。3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1)黄山资料: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方圆250平方公里。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4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着重介绍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姿态优美,充满情趣。)2检查预习:(1)出示词语,认读:誉为、陡崖、玉屏楼、宾客、屹立、俯卧、盆景、情有独钟、姿态优美、饱经风霜、充满生机、枝干蟠曲、手臂、依依不舍、千姿百态、悬崖、遒劲、郁郁苍苍、象征、潇洒提醒:“屏”“宾”“蟠”“遒”的读音要注意。个别认读,齐读。(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情有独钟:指对某一事物特别有感情。遒劲:雄健有力。蟠曲:曲折环绕。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A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B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3指导书写生字。(6分钟)根据昨天的预习,学生说说6个生字中哪些字要注意的。“誉”的上半部分是“兴”;“ 卧”的左边部分是“臣”。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第一段(1)写人们对黄山情有独钟。第二段(2)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段(3)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指名朗读。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义项选择:断绝;完全没有了,穷尽;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得上的。) 2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黄山奇松的?(钟:(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4黄山奇松都生长在哪里?出示:潇洒挺秀师小结:大家自学得很好。练习齐声感情朗读。过渡:那为人们情有独钟的黄山松树到底奇在哪里呢?我们到下节课学习。六、检测完善1习字册字、词部分。2练习:(1)黄山被誉为_。(2)黄山“四绝”是指_。今天同学们设计了许多条合理优美的公益用语,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不仅自己要遵守这些公益用语,还要把我们设计的公益用语在学校和家庭多多宣传,关注公益事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教后反思: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5 单元课题 16黄山奇石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理解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读读文章的第2自然段,感受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情态描写。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沟、西湖、泉城等,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松”,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多媒体画面(黄山四绝):看,石林耸峙,石笋罗列,令人叫绝;山谷中雾起云腾,似海不是海,似烟不是烟;温泉清澈洁净,可饮可浴黄山“天下第一奇山”名副其实啊!出示: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设疑:为何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偏爱呢?今天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二、 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理解重点词语,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发挥我们的创造性想象,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三、 品读感悟第二段提示任务:轻声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本文写法上你认为好在哪里?作者评价最高的是哪棵松?自主阅读。展示交流:A有详有略,主次分明(详写了三大名松,略写了其他千姿百态的松树;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棵中主要写了迎客松,次写了陪客松和送客松。)根据学生回答形成下表:详写主写迎客松次写陪客松送客松略写其他B 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展示迎客松图片。(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换词析义:乃至甚至感受迎客松的地位: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会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 2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有何奇之有呢?(出示语句) 一奇在模样: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填表)看图诠释:“它有一丛宾客的到来。”一句。模样详写主写迎客松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次写陪客松送客松略写其他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仍然(师可作适当引导:松树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并不稀奇啊!)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学生网上搜索黄山松艰难生长材料,组织整理后备交流。充分挖掘“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迎客送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仍然充满生机,被誉为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实在是当之无愧啊!指名试读,你想读出迎客松的什么?齐声朗读。三奇在顽强的精神。3陪客松和送客松也是同样的环境成长,模样也各有所奇。展示两松图片,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填表。模样详写主写迎客松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次写陪客松绿色的巨人送客松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略写其他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齐声朗读 4这一段的一、二两还告诉了我们去黄山要观赏三大名松首选何处玉屏楼。因为 5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四、品读感悟第三段:提示任务:展示图文,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抓中心句的手法概括)展示交流:模样详写主写迎客松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次写陪客松绿色的巨人送客松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略写其他千姿百态齐读,感受黄山松数量之众,姿态之多、之奇。1赏析排比句的妙处:这是一句什么句式?用排比句好在哪里?可是作者觉得啊用排比句还不足以充分反映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故而又2练习朗读,表现出黄山松千姿百态。3指导“屹立”、“郁郁苍苍”造句:三大名松中你认为哪一棵用屹立比较恰当?先让学生试用“屹立”造句,再同时用上“郁郁苍苍”造句。4再读。五、课堂总结1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不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不松不奇”。因而我们将黄山这一独特的松树品种冠名为“黄山奇松”。六、检测完善 1填空: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认识到了纪律的可贵;从至死不渝的“蚁国英雄”那里,我学到了可贵的合作、奉献精神;从黄山奇松那里,我学到了_。 2结合欣赏到的图片,想象说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状如( ) 说得更具体些: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板书设计:详写主写迎客松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次写陪客松绿色的巨人送客松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略写其他千姿百态教后反思: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5 单元课题 17.黄果树瀑布 第 1 教时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品读第一自然段,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重点词句,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学情分析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以及徐霞客、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先学提纲: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2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划出本课中的生字词,并认真抄写2遍。3标出自然段序号,为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学情分析: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精妙绝伦”、“宏伟瑰丽”、“腐败无能”等词的意思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可让学生课前先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这些词语。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揭题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3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师简述目标学习课文,我们首先要做到学会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三)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缝隙 撩过来 叠 轰 沉醉 谛听(1)正音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后,指名一名同学读准这些词语。(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加点的字,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s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谛听学生根据先学情况互相提醒。描红:视实际情况,把其中容易错误的生字描一描,记一记。2.齐读课后第2部分的词语。现在请同学们捧起语文书,一起把课后第2部分的词语读一读。(四)出示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五)师简述目标:学会了生字新词,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那现在咱们就来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六)顺读课文(1)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1自然段。课文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一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帮助纠正。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随文理解词语:学生质疑,互相交流解决。(2)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24自然段揭示主要内容:黄果树瀑布十分壮美,作者在游览黄果树瀑布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分别朗读,其他同学听的同时动动笔:圈出能表现这种景象的句子。反馈交流:来,咱们来交流,结合你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圈画,说说你都关注了哪些语句。预设1:声音(1)文中哪句话就具体写出了黄果树瀑布声音的巨大?(理解:人嘶马喧 喧嚣)(2)请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的巨大?预设2:形态(1)文中哪句话就具体写出了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壮观?理解:“银雨洒金街” 浮游(2)请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壮观?(3)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57自然段让我们与作者一起“顺着石阶”“来到谷底”引读(第5节)。黄果树瀑布虽不如 所以指名读第七节。理解:訇然作响(4)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8自然段。指名读第8节。结合课文理解:凝神谛听 沉醉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反映黄果树瀑布的壮美?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2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在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是总起,赞美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第二段(第二到七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可分为两层。第三段(第八自然段)写“我们”完全沉醉了。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一)1出示目标3品读第一自然段,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1.小黑板出示:2.教师简述目标。(二)1提示任务:默读课文,勾画:黄果树瀑布是什么让人沉醉?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2自主阅读。3交流体会。 第23自然段(1)生读文,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2)出示语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 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3)填空,练习延伸。出示句子: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_,最后像_。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_。(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沉醉”,指导背诵。 第4自然段(1)生读文谈体会。(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勾画:“奇”在哪里?(3)课件演示“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体会水花“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开浮游”。(4)指导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小结,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景象让人“沉醉”。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完成习字册2.比一比,再组词。谛()嘶()聆()膛()啼()撕()玲()堂()3、造句。(1)像 _(2)宛如 _六、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形态:雄伟壮观沉醉 教后反思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5 单元课题 17.黄果树瀑布 第 2 教时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57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学情分析(一)课件。(二)先学提纲:1读课文两遍,在书上写写感悟。2阅读散文黄果树瀑布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应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表达作用,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听”、“看”。)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那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57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三、品读感悟1提示任务:细读第58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自主阅读。展示交流:1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2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3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板书:感受:舒服4 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5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四、品读感悟2过渡语:不知不觉,已是日薄西山,作者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提示任务:请大家默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还要描写徐霞客的塑像?而且写他“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呢?自主阅读,展示交流:1.你们查阅过徐霞客的资料吗?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3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4让我们再次沉醉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之中吧!(点击更多了解 欣赏黄果树瀑布及有关资料)5面对此情此景,同学们一定是有许多话要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几道小点心,自由选择合适的点心,尽心品尝(1)完成句式:“黄果树瀑布真美 ,美就美在_。”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2)续写诗歌,用诗一样的语言将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黄果树瀑布你那雄壮的身躯 让我感到我是多么的渺小啊! 你那美妙的歌声 让我陶醉之中 你那非凡的气势 让我胆战心惊 你那. 让我.五、课堂总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风景名胜,同学们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还可以学着本文的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用风景的图片配上音乐,师总结)六、检测完善1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2.为黄果树瀑布设计一条广告语。3.你想对黄果树瀑布,或者后人说点什么,写一写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闻其声 杰 作 看其形凉丝丝的谈感受乐池沉醉教学反思: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5 单元 课题 18莫高窟 第 1 教时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莫高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条理。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划一划: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2.查一查: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3.练一练(1)我来写一写容易读错的字词: (2)再来写一写容易写错的字词: (3)划一划描写黄山奇松的词语,并尝试着在书的空白处写写它们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标一标:标出段落的序号。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一想: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试着写出每段的大体意思。3.学生能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特,但品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课前谈话:(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聊聊,好吗?今天我们聊聊丝绸之路,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说说看。(2)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名胜古迹。你们知道哪些?(3)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有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有“鸟的王国”之称的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九寨沟;有“瓜果之乡”美称的吐鲁番盆地;还有被称为“东方卢浮宫”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4)你们对莫高窟有哪些了解?(交流) 2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进敦煌、走进莫高窟。(出示课题,齐读)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网学习,会经历一次愉快的文化旅行。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莫高窟的第一课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以下学习任务:(小黑板出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每段的大意。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1.出示生字词敦煌 卧佛 记录 拨弦 刺绣 帝国主义 腐败无能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导书写。腐:“广”的一撇要写得长些,里面的“付”与“肉”要写得扁一些,靠得紧一些。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2.读读下面词语,出示: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慈眉善目出示: f( ) 佛 。 f( )指名组词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充分读)。喜爱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其余学生仔细听,评价。(读得是否正确、停顿是否恰当)4.让学生谈谈对一些词语的理解。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瑰丽 描摹 引人注目 举世闻名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出示: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哪些文物? 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哪些自然段可以合成一段?2.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彩 塑 壁 画 藏经洞3.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4.给课文分段。(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自由朗读。2课文一开始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概况 ,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1)交流:地理位置、形状、名称 (2)师:课文中提到了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什么呢?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3) 生交流:彩塑、壁画、藏经洞。 3.课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的?交流。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认真书写本课的生词2查找关于莫高窟的资料。六、板书设计 彩塑18 莫高窟 壁画 藏经洞教后反思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5 单元 课题 18莫高窟 第 2 教时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24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在充分感知课文之后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1. 熟读课文,在文中批注自己的感受。2思考:作者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写的?中间的3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3. 了解敦煌艺术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指读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2.检测生词师报词,生默写。精妙绝伦 彩塑 惟妙惟肖 艺术宝库3.师生校对二、出示目标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24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3.学会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三、品读感悟过渡:“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曲折旅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它灿烂的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沧桑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莫高窟流光溢彩、美丽辉煌。相信通过大家的学习,将会经历一次愉快有难忘的文化之旅。 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那就让我们首先去欣赏一下精妙绝伦的彩塑吧。” 提出任务:你最喜欢那一尊彩塑呢?赶紧读一读课文,一起来理解。自主阅读:学生自己读文并思考,描绘自己最喜欢的一尊彩塑。 展示交流:师生交流 相机出示图片 读文。 1. 过渡“其实,莫高窟的彩塑有各种各样的形象,想不想欣赏一下。” 欣赏的条件 用“有的”仿照课本上的样子说话,可以说你看到的,也可以说你想到的。 2.学生交流卧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彩塑。 3.过渡:“这么多的彩塑,每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据说,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而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难怪游客参观后,会发出啧啧赞叹呢?如果你就是游客,就在那么多的彩塑面前,你会想写什么呢,大家一起来说说!” 4.过渡:“同学们欣赏着这一尊尊彩塑,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它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呀,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涌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心情来读一下。” 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研究莫高窟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 莫高窟的艺术载体主要是彩塑和壁画, 壁画的图案、色彩是绚丽多资的,它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齐读这一段,注意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1.学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画面。看着这些壁画,你脑海中浮现出哪些描绘它的词语?如果学生说的是飞天 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飞天,有很多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可以想见,当时人民的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他们载歌载舞,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齐读这段话。 2.注意到省略号了吗?练习说话,根据自己想到的。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师:飞天成百上千,美得让人惊叹,它是壁画艺术中的亮点。除了书本上精彩的描绘,在你眼中飞天还有什么姿态,仔细看图展开我们的想象,像课文中一样对飞天进行一段精美的描绘。想要写美飞天姿态,就得像课文那样抓住飞天的动作与神态来描写。出示练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有的 ;有的 3.评价 4.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脑海中飞天美妙的身姿。 (四)学习迁移 读写结合1出示训练要求。2确定描写内容,说说准备写什么?(学校的树木、公园的花、果园的果树、钱币文化馆、商店柜台的商品)3学生书写。4评讲。(从结构、条理、分写与特写、用词等方面进行评点、指导) 过渡:“欣赏了美仑美幻的飞天,我们仿佛自己也成了飞天了,怪不得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中这样写到:我们是飞天, 飞天是我们!” 5.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看的每一副画面,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可以遥想当年,这条丝绸之路上敦煌莫高窟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热闹,读这一小节!”面对这艺术殿堂,一定让你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面前最想说些什么呢?用最精练的语言写出你的心里话。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副壁画,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洗礼,莫高窟无愧是中国西北的一颗明珠。然而,来到莫高窟,有个地方,我们无法不去提起,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1.它是什么? 2.藏经洞里有些什么东西? 3.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经书复制品。学生欣赏。谈感受。 4.过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到这里寻觅历史文化的足迹,留下了一首首诗、一篇篇文;多少音乐家、舞蹈家到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留下了一首首歌、一段段舞;多少雕塑家到这里拨开尘土将历史的浪漫与班驳深深铭刻。然而,就是这一天,灾难开始了” 5.此时此刻,你站在藏经洞前,你想说些什么呢?谈感受。 6.带着感情读文。 过渡:“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任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卢浮宫”。 7.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去过莫高窟的每一位游客都会感受它的博大精深和它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祖先赞叹。同学们在我们即将离开莫高窟之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莫高窟游览、观光,进一步了解莫高窟,导游小姐让你给莫高窟写一段广告词,想象一下,写一段广告词。 你有金字塔,我有莫高窟。 莫高窟不愧是祖国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四、检测完善1.目前,人们正在利用敦煌灿烂的文化资源开发大西北,他们在做些什么?课后,请同学们一起找一找、查一查、去探寻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神韵!2.推荐阅读文化苦旅余秋雨板书设计: 彩塑莫高窟 壁画 艺术宝库 藏经洞教学反思: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5 单元 课题 练习五1 第 1 教时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能把自己的意思具体地表达出来,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写具体。2模仿课文莫高窟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教学重点能把自己的意思具体地表达出来,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写具体。教学难点模仿课文莫高窟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一) “先学”提纲:1.试做“语文与生活”第一题。2.观察家乡的一处自然景物,概括其主要特点,列出写作提纲。 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估计有30%的学生在完成仿写时有难度。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关注语境,情境导入有的同学写作文时候,对于怎么样把作文写具体感到很头疼,同学们有什么妙招来教教他们呢?(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二、关注生成,学练结合1.教师把爸爸的话提出:爸爸指着小芳习作中的一句话“大海很大很大”,请同学们帮她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具体地感到大海的大呢? 学生说出小芳的话: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该句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具体? 老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要紧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2学生读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话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体。 学生试着补写句子。 学生分组读自己补写的句子。(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能把下面的几个句子写具体吗?上海的金贸大厦可真高哇, 早晨的雾可真大呀,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 教室里静悄悄的, 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它像根顶天柱直插云霄,站在大厦顶上,仿佛可以和云儿握手呢!在地面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人小“的感觉。早晨的雾可真大呀,白茫茫的一片,遮住了天。走在街上,仿佛置身于牛奶浴场,又好像走进了梦幻般的白色森林里。小溪里的水清得很,明净的水面犹如一个人工放映机,正在放映溪边美妙的风光片呢。教室里静悄悄的,静得让我听到了老师轻轻的脚步声;静得让我听到了铅笔掉落的声音;静得让我听到了同桌的呼吸声。三、关注方法,掌握规律1补充练习(1)爸爸笑得多开心哪, 。(2)外面一片漆黑, 。2改一改 (1)读一读 走在公园的大道上,发现许多树的叶子早已染上了秋的色彩,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中泛黄,有的成了黄褐色,还有的变成了红色。其中最耀眼的是那金黄金黄的银杏树,远远望去,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2)评一评你觉得这段话在哪里需要修改呢?(银杏树的描写不够具体:银杏树叶是会飘落的,可以写写它的动感美。)(3)改一改 走在公园的大道上,发现许多树的叶子早已染上了秋的色彩,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中泛黄,有的成了黄褐色,还有的变成了红色。其中最耀眼的是那金黄金黄的银杏树,远远望去,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如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授信免责协议书
- 变更协议书英文
- 销售推广协议书
- 用餐协议书月结
- 2025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
- 无人机低空经济2025报告:技术发展伦理与代际公平的实践路径
- 2025年短视频MCN机构合作协议(分成)
- 2025年无人机巡检风电叶片智能算法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无人机「AI自主决策」技术在交通监控中的应用报告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教学查房课件
- 无能力抚养孩子委托他人抚养委托书
- 脚手架验收表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完整PPT全套教学课件
- 图书馆中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
- 影像记忆之记忆宫殿-抽象词语转换训练
- 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 青海省干部履历表实用文档
- 电瓶车维修费用明细
- YY/T 1829-2022牙科学牙本质小管封堵效果体外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