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附:三基四步教案模式三基抓基础 音:踉跄、羞惭、掂量、押解、沧 、枷 、锭 、抡棒 、睬、 骗、昼一、 字词 形:沧、掂、棒、睬、羞、裳、羞、溜 义:枪棒、款待、衣裳、理睬、推辞、较量、白昼、羞惭、发配、禁军、陷害、押解、掂量、踉跄、灰溜溜、非比他人、依草附木、气势汹汹、措手不及林冲:谦虚有礼、武艺高强 ?二、内容:林冲棒打洪教头洪教头:蛮横无理、自不量力 ?三、写作方法: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个性化的语言,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找基点切入点1、一曲好汉歌带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同学们,今天就请大家跟着许老师,一起来学习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2、谁棒打了洪教头?3、林冲棒打了谁?4、林冲和洪教头各是什么样的人?重难点1、了解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过程。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人物特点。生发点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冲?怎样的洪教头? 林冲 洪教头谦虚有礼 蛮横无理武艺高强 自不量力定基调扬 赞扬谁?赞扬了什么样的品质? 林冲:忠直淳朴 谦逊有礼 四步一、初读感知通自由读课文。要求:请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 读顺文章的词句。 二、再读理解懂指名分段读。思考: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感悟入1、用横线画出重点句,指名读分角色读。2、出示:文中人动作、神态描写的重点词语。(指名读师范读自由练读齐读)四、品读升华出1、抓住重点词句指名读范读齐读板书设计 23、林冲 棒打 洪教头谦逊有理 蛮横无理武艺高强 自不量力忠厚淳朴 跋扈嚣张 ? ?练习设计名著便览水浒传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教学反思精读课文,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对话、动作等描写的朗读品味,体会感悟课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林冲和洪教头的鲜明的个性特点。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本册第七单元的主题为“走进名著”,本课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全文紧紧围绕“比武”这一中心,以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征。本篇课文写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个性化的语言,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2)、用词准确贴切、生动传神。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刻画出了洪教头急于取胜的心理,展现了林冲战胜洪教头的精彩场面,突出了林冲深藏不露的高超武艺,把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二、学情分析:1、人的大脑接受信息,有意注意总比无意注意有效得多。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可以从容、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略有所悟的急需得以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自然都格外注意,毫不懈怠。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强化了自主意识。2、学生自学后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索别人的看法,反驳错误的观点。这一过程在教学时还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先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尖子生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参与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3、反复朗读法。学生的多层次读。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1)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2)细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弄清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3)精读。感情朗读重点语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通过这样的读,就可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研读课文,抓住具体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特点。(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人物特点,懂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谦让。3、通过课文的学习,能产生进一步阅读水浒传原著的兴趣和热情,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了解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过程。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人物特点。五、设计理念:1、语文观 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经”课课要念。2、质量观 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差异发展、可持续发展。3、角色观 蹲下来看孩子;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让师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鼓足教育期待的风帆(它是催化剂,催化创新的意识;它是播种机,播种的希望越大,收获的果实越多;它是童话的圣殿,将课堂变成学生的精神家园)。4、教学观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方法、重情趣。5、设计观 目标与智能的多元化,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化,结构的模块化(变线性结构为模块结构),节奏的弹性化(与学生的学习情绪谐振)。6、评价观 评价是激励的艺术。在我的课堂上,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而且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种多元性、多主体的评价,形成了一种强力“思维场”,让学生的思维在强力碰撞中迸发美丽的火花。六、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课文片断,便于教学,便于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1、我们都看过水浒传的“名著便览”,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1)指名说说。(2)教师简介施耐庵和水浒传。2、揭示课题,解题。“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二、初读课文。(一)、出示词语,指导读词,相机正音。为读文做铺垫。出示:差(chi)人 押解(ji) 好(ho)习枪棒木枷(ji) 理睬(ci) 一锭(dn)银子喝(h)道 掂(din)量(ling) 拨(b)草寻蛇衣裳(shng) 羞(xiu)惭 还(hun)了个招式抡(ln)起 踉(ling)跄(qing) 措(cu)手不及1、自由练读2、齐读3、师生合作读。(读正确)4、跟着老师读。(读出节奏与韵味)(二)、去掉了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三)、齐读。过渡:将这些词、这些味送入课文中,你还会读吗?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那几自然段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精彩场面?第一至三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2、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请读过水浒传的同学讲一讲。四、检查反馈:1、听写词语,批改反馈,及时订正。2、学生质疑。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特点。1、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运用哪些语句来表现的?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感悟。3、讨论交流:()林冲的“让”。林冲的“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林冲的“忍让:。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林冲的“礼让”。第四自然段: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只好”说明了什么?林冲的“退让”。 第六自然段: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林冲真的“输了”吗?()林冲武艺高强。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人“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思考:洪教头为什么“用了浑身功夫”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思考林冲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第三回合:洪教头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扑”地倒在地上。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4、小结:林冲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5、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第三自然段的外貌描写,看出他粗鲁、傲慢无礼。()第四、五自然段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脱、拿、耍、喝、敲”看出洪教头心急气盛;()第六、第七自然段与林冲打斗的表现,看出洪教头的鲁莽、出手凶狠但又不堪一击)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7、看着洪教头满面羞惭的样子,你想对他说什么?三、复述课文。1、揭示提纲。()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林冲被迫和洪教头比武,获胜。洪教头挑动比武。两人交手。林冲获胜。()洪教头羞惭离去。2、参考板书内容,组织语句。3、分人小组,轮流复述,同学评议。4、推选代表到班上复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