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案.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案.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案.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第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课标概述】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总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以及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源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和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梳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和过程,培养通过辩论和探究,归纳历史结论的能力。(3)通过回望中国历代对外开放的史实和过程,培养通过比较,形成整体认知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主要通过白板演示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历史情境来突破)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主要通过相关史料,课堂辩论以及教师精讲来突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白板操作、视频网络,教师精讲,课堂辩论赛等方式。课前准备:导学案提前下发,要求根据教材进行自主预习和勾画,课堂中主要就学案中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并由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精讲。【学习效果评测工具】1、课堂表现评价。在课堂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做出适当的评价。包括:a、听课效率。针对教学知识及时对学生提问来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b、发言及表现。根据发言积极主动性和质量作出评价c、小组活动的参与。本组所有成员的参与和表现。2、学习策略的评价。包括:a、自主预习的质量b、学习小结的构建3、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包括:a、课堂任务的完成 b、课后任务的完成。以上评测工具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小组和教师进行统计,平时上课一般按照两周清零,一月汇总,期末总评的原则进行。【教学过程】(共45分钟)【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法)播放2015年春晚节目那英的丝路,在精彩的沙画表演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从古至今的对外开放过程。【讲授新课】教师:呈现本课的课程标准,让学生齐读认知。让学生依托学案和教材,根据课标,完成【自主探究】中的思考题,进行自主学习。要求:疑难问题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时间8分钟左右,材料和思考问题具体如下:一、建立特区和开发区80年代开放初步形成情境材料:深圳 “拓荒牛”,一个时代的剪影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当随同记者问他乘坐新干线的感受时,邓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979年4月,邓小平与广东省领导的谈话:“在你们广东划出 一块地方来,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让学生阅读教材p91p92第一字目的内容,并结合以上情境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最初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特区“特”在哪里?特区主要集中在哪几个省?2、邓小平为何把特区的开辟说成是“杀”出一条血路来?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的什么精神? 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90年代开放走向深入情境材料:一句谚语与一个时代“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这本是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被邓小平引用,阐述不管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该论后被刊登在美国时代周刊上,“猫论”影响扩大到世界。阅读教材p92的容及图片,并结合所学和材料思考: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步入十字路口,请梳理出这一时期在中国发生的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重大事件。三、加入世贸组织新世纪开放迈向新高情境材料:15年等待,8分钟圆梦2001年12月,世贸组织向中国开启了大门,中国微笑入世。“wto基本上就干三件事:第一是制定规则,第二是促进市场开放,第三是解决纠纷 。” 龙永图(原中国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阅读教材p92p93第二字目的内容及图片,思考:中国入世对中国和世界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活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学案思考题。由学习小组组长统计组内完成情况并记录。(课堂教学活动):1、先让学生提出自己不会的疑难问题,如果组内同学不能解答再由其它小组进行回答补充,教师根据上课具体情况适当完善总结。2、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找12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勾画出对外开放的过程并给大家讲解,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并展示开放的全过程及其特点。教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深圳作为开放的突破口从一个破烂的小渔村成为一夜崛起的城市,中国的开放由沿海走向深入,九十年代,沿江城市开始开发,而上海浦东无疑是沿江城市的龙头,浦东的开发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浦东和浦西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浦东有着怎样的遗憾?这些疑难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解疑】,可根据课前下发的浦东素材提取有效信息为自己所用,要求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材料如下:邓小平的遗憾!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为80年代没有在上海设立经济特区不止一次地表示遗憾。 “浦东开发迟了,迟了至少五年,我在84、85年就觉得应该开发上海,但那时还没下这个决心。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特别关注了浦东的开发开放。他说:上海的浦东开发,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的事。浦东开发,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所以是全国的事。他像当年命令大军发起大战一样斩钉截铁:“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根据以上材料,展开大胆的想象,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你怎样看待邓小平的遗憾? 辩论时间:10分钟左右(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整理材料,准备各自观点。(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好学生的辩论,并适当引导。教师:是不是遗憾,其实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都会产生分歧,历史本来就是丰富和立体的,但历史不能假设和重来,可以以史为鉴,更好的指导未来发展。(教师讲解):教师在电子白班上边展示边讲解:浦东的开放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从地图上来看,如果说以特区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带是一张弓,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是一根弦,那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则是一支即将离弦的箭,而箭上的镞就是上海浦东,当初开放的特区之所以选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是因为他们对着香港、澳门和台湾,那上海浦东则面向整个太平洋,面向欧美,这个“弓箭战略”意在通过上海浦东,将中国的对外开放引向全世界。通过展示浦东飞跃发展的图片,感受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教师:在自主学习和合作解疑完成后,进行本课的【知识建构】(学生活动):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任何形式梳理出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及特点。(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投影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并适当让学生进行讲解,再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教师最后拓展提升:中国的对外开放之所以能不断推进,走向深入,源于背后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创新,以时间为轴来呈现:八十年代,世界总体趋向缓和,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中国刚刚结束十年文革,经济凋敝,思想保守,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果断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权威,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九十年代,世界风云突变,两极格局瓦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面临艰难抉择,要计划?还是市场?开放是进?还是退?邓小平南巡视察后,再次解放国人思想,冲破姓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