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doc_第1页
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doc_第2页
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doc_第3页
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弯曲杆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畜肉、禽肉、水产品和牛奶中弯曲杆菌检验。其他出口食品可参照使用。2设备和材料2.1微需氧培养设备:最佳微需氧条件为5%氧气、10%二氧化碳和85%氮气。可用具双相压力计的厌氧罐、蜡烛缸、气袋或其他可代用的装置。2.2天平:称量2000g,感量0.1g。2.3均质器。2.4离心机:带50mL离心管。2.5显微镜:相差或暗视野。2.6培养箱:25,37和42。2.7水浴箱:37。2.8注射器:20mL。2.9针头过滤器:滤膜孔隙为0.65m。2.10 三角烧瓶:50,250和500mL。2.11 平皿:90或100mm。2.12吸管:1和5mL。2.13 试管:16mm125mm,带螺旋帽。3培养基和试剂3.1弯曲杆菌增菌肉汤:根据用途,加入1号或2号抗生素溶液制成(A1)。3.2弯曲杆菌分离琼脂(改良Skirrow氏培养基) (A2)。3.3含0.18%琼脂的半固体布氏肉汤(A3)。3.4布氏琼脂(A4)。3.5营养肉汤(A5)。3.6中性红溶液(A6)。3.73%过氧化氢溶液。3.8氧化酶试验试剂(A7)。3.9亚硝酸盐检测(硝酸盐还原) 试剂(A8)。3.10 乙酸铅纸条:将滤纸条浸入饱和乙酸铅溶液中,然后取出,使其干燥。3.11 硝酸钾。3.12 甘氨酸。3.13 氯化钠。3.14 盐酸半胱氨酸(cysteine-HCl)。3.15 马尿酸钠(sodium hippurate)。3.16 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 每个圆纸片含30g。3.17 头孢菌新素(又称先锋霉素,cephalothin): 每个圆纸片含30g。3.18 茚三酮(ninhydrin)。3.19 丙酮。3.20 丁醇。4增菌4.1碎牛肉 使用加有按1号配方配制的抗生素溶液的增菌肉汤。称取25g样品,置于均质杯内,加入100mL增菌肉汤,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均质30s。将均质液通过灭菌纱布,倒入一个容量为250mL的三角烧瓶,置微需氧条件下,42培养2448h。4.2净膛全禽和分割禽肉 在一个灭菌容器中,用250mL 灭菌营养肉汤振摇洗涤样品5min。取肉汤,经灭菌纱布过滤,于23000g、4离心20min,或于16300g、4离心30min,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混悬放在250mL三角烧瓶中的100mL加有按1号配方配制的抗生素溶液的增菌肉汤中。培养方法同4.1条。4.3牛奶 使用加有按1号配方配制的抗生素溶液的增菌肉汤。称取约40g牛奶放入离心管中,按4.2条中的方法离心。弃去脂肪和上清液,将沉淀物混悬放在250mL三角烧瓶内的100mL,增菌肉汤中,培养方法同4.1条。4.4贝类 使用加有按2号配方配制的抗生素溶液的增菌肉汤。将100g样品和100mL增菌肉汤放入均质杯中,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转速均质30s。用灭菌纱布将均质液过滤。取50mL滤液放在500mL三角烧瓶内的200mL增菌肉汤中,培养方法同4.1条。4.5其他食品 所使用的增菌方法决定于食品的种类。虾、整只海鱼和海鱼片经表面洗涤法 (4.2条)处理后,用加有按2号配方配制的抗生素溶液的增菌肉汤增菌。羊肉和猪肉块可先用表面洗涤法处理,再用加有按1号配方配制的抗生素的肉汤增菌。碎肉按4.1条所列方法处理。液体食品按4.3条所列方法处理。各种样品的培养方法均同4.1条。5分离和初步鉴定 取5mL经2448 h增菌的培养物,以0.65m孔径滤膜过滤。取经过滤和未经过滤的增菌培养物,分别在分离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各不少于两个平板。将平皿置微需氧条件下42培养2448h。检查平板上有无透明-白色-棕黄色(可能出现浅红色)凸起、边缘不整齐、有时沿接种线向外扩散的菌落。挑取典型菌落制作湿片,用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本菌呈现快速的螺旋样运动。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时,本菌为革兰氏阴性,如小逗点状,两菌体的末端相接时,呈S形、海鸥展翅形或螺旋状。挑取初步鉴定为弯典杆菌菌落,在布氏琼脂上划线作纯分离。培养方法同上。根据生化、生长特性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进行菌株证实。6证实6.1生化试验从用作纯分离的平板挑选2个典型菌落。从每个典型菌落各挑取一满接种环,分别接种于放在50mL三角烧杯中的4mL布氏肉汤中,置微需氧条件下42培养2428 h。同时接种一份已知阳性培养物,以在整个证实试验中作为对照。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生长试验和生化反应的基础培养基是含0.18%琼脂的布氏肉汤。这种培养基分装在16mm125mm试管中,每管7mL。从所有布氏肉汤中取出各接种物,滴加0.20.3mL于琼脂表面。6.1.1生长温度试验 接种3管含0.002%中性红(NR)的基础培养基,其中一管置37培养,检查在这一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并用于观察过氧化氢酶反应。另两管分别置42和25培养。每日检查有无生长。对未生长者需培养5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弯曲杆菌的生长应只限于接近培养基表面的一薄层,广泛的生长不是由于弯曲杆菌属细菌所致。6.1.2过氧化氢酶试验 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于显示有细菌生长的试管内,出现气泡者为阳性反应。6.1.3氧化酶试验 使用琼脂平板表面经24h培养的生长物(也可取用于抗生素试验的平板),将氧化酶试剂滴于棉拭子上,并用棉拭子去接触表面生长物。在接触点出现深蓝色斑点者为阳性。6.1.4硝酸盐还原试验 将供试培养物接种于含1%硝酸钾的基础培养基。置空气中于37培养5d。加入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甲液和乙液(A8),出现红色者表明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为阳性反应。6.1.51%甘氨酸中生长试验 将供试培养物接种于加有NR和1%甘氨酸的基础培养基。置空气中于37培养。每日检查有无生长,对未生长者需培养5 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6.1.63.5%氯化钠中生长试验 将供试培养物接种于加有NR和3.5%氯化钠的基础培养基。置空气中于37培养。每日检查有无生长,对未生长者需培养5 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6.1.7硫化氢产生试验 将肉汤培养物接种于加有0.02%盐酸半胱氨酸的基础培养基,将一根浸有饱和乙酸铅的滤纸条悬于试管的上部(不让滤纸条接触培养基),旋紧试管帽。置空气中于37培养。每日检查,观察滤纸条是否变黑,纸条变黑表明有硫化氢产生,为阳性反应。对未出现阳性反应者需培养5 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6.1.8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马尿酸盐水解培养基即1%灭菌马尿酸钠溶液,可用试管分装,每管0.4mL,冻存备用。用2mm接种环取一满环在琼脂平板上培养过夜的生长物,接种1%马尿酸钠溶液中,振摇试管以分散培养物,置37水浴中放置2h。在每个试管中加入0.5mL茚三酮试剂 将3.5g茚三酮溶于100mL 1:1丙酮和丁醇的混合物中,将试管于室温下放置2 h。出现紫色者为阳性反应。6.2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用灭菌棉拭子将预先准备的布氏肉汤培养物涂布于布氏琼脂平板。将含头孢菌新素(30g)和萘啶酮酸(30g)的圆纸片分别贴于平板表面。置微需氧条件下于37培养24h,检查有无抑菌圈。6.3根据下表对细菌作出鉴定弯曲杆菌的特性鉴别 弯 曲 杆 菌试验项目 胎儿弯曲杆菌胎儿亚种空肠弯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