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作业 (1).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作业 (1).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作业 (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文化运动 专题训练1、下列报刊杂志中,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 a、时务报 b、青年杂志 c、新青年 d、民报【解析】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的兴起,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a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d民报是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创办的。2、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解析】d。注意题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守旧的人反对变法、革命、民主;维新派反对革命。但都认识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3、某班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c。材料中描述的刊物应该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是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c。4、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的实质是针对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c民众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解析】b。新文化运动的实质就是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没有凸现“实质”问题。5、小说是社会的缩影。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封建礼教遭到猛烈抨击 近代文学发生重大变化 先进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 初步认识到劳工的力量a b c d【解析】c。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狂人日记又是一篇白话小说,客观上促进了文学革命的发展。应该是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故选c。6、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应始于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解析】c。题中的文学风格应该是指白话文。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文言文),故选c。7、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解析】c。a图是文艺复兴,b图是启蒙运动,c图是马克思主义诞生,d是新文化运动。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8、有人说:“新文化运动足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足指新文化运动a主张民主科学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解析】d。辛亥革命在政治领域反封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是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是对辛亥革命的继续和深入。9、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兴起,右图反映的是推行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试给该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a大国臣民秉承救亡图存 b平民教育?压迫平民?c良好公民肩负国家责任 d男女平等【解析】c。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希望的就是唤醒更多的民众,使众多受到教育的平民能以大众的力量来托起民国。10、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 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d没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解析】a。“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显然是在批判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的绝对化的倾向。11、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还是可以萌发”。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a.传统文化 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 d.反动政府的统治【解析】a。中国传统文化的“树墩”应当是思想观念上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12、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解析】b。a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的产物;b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产物;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产物;d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的产物。四者共同反映了中国先进人士不断深入探索中国独立与富强道路的历程。13、有学者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18401949年)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各列一个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的代表性事?(2)“物质层面”的历史事件产生怎样的“物质”影响?(3)“心态层面”的历史事件在思想文化的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物质、制度、内部心态”三个阶段。物质是指科技和经济方面的;制度则是指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内部心态是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应该不难回答。参考答案:(1)代表性事件: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心态层面:新文化运动。(2)“物质”影响:有利于工业、教育、科技、国防的近代化;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中国近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但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求富的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