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罗芝兰“高效课堂”潮流在基础教育界风起云涌。陈腐的教育思想、课程范式、教学制度正在土崩瓦解,应试教育赖以生存的一切糟粕,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课改,点亮孩子未来成长之路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中译本序中说,“改革与实验的时代也是混乱与迷惘的时代”,“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今天非常高兴,能够与您就课改在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世界各国的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变化。我国也在紧随这股潮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课堂异化、学校异化、人格异化,说得彻底一点,教育的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 教育改革,首先要建立“课程意识”,把课程理解为少数人研制、多数人被动实施的过程,自然不需要对课程进行规划和反思。教育改革,还要夯实理论基础。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知识的生成并不是单纯个人的事件,而是通过彼此之间心灵的交互作用建构的。更进一步说,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于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教育改革重在改革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到“满堂问”,课堂教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我们缺乏“教学觉醒”,把教学归结为单纯的技术操作过程,导致了刻板划一的教学。“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意味着教学过程是一种对话过程,是点亮孩子未来成长之路 。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寻求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合理的、适度的、透明的步伐。“不进则退”,“冒进则废”,“慢进则毁”,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2)新课程的实施呼唤一系列教育制度包括教师教育制度、教育评价制度、问责制度、中介性监管机制的确立,呼唤教育科学的重建。(3)课程改革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配套的经费支撑。归根结底,课程改革是一种 “学校文化”的转型。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要点亮孩子未来成长之路决不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减负,坚守一种“学习”的正能量 学校教育中的“练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的本义是“钻研学问技艺”。尽管有不同的语境与术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练习”是旨在由学习(学业)而展开的外显或内隐的动作与行为(涵盖“习练”、“训练”、“操练”、“演练”、“修炼”等),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是“终身练习者”。从世界教育发展史看,针对语词主义教育、被动学习的学校教育,在新教育运动中倡导了手工作业、手工劳动,作为基于自我教育的“全人教育”的方法。所谓“作业单元”就是强调以儿童的双手从事实践活动为基础而构成的单元,亦即以制作物品、原理的应用、环境的构筑等“工作”作为学习单位的单元。可以说,“练习”即“作业”,即“活动”。反之,“活动”即“作业”,即“练习”。进一步说,“练习”即“做中学”,即“学习”,“练习”几乎可以同“学习”等量齐观。“练习”主要是着眼于某种概念的形成、特别是技能熟练的微观层面的范畴;“作业”主要是着眼于单元与课时的问题解决之类的中观层面的范畴;“活动”主要是着眼于学科、跨学科乃至超越学校的文化创造的宏观层面的范畴。在教学中设计青少年(儿童)练习的场合,重要的不是强制性地进行单纯作业与动作的反复行为,而是不断地介入评价活动,引发学生主动地面对练习活动,同时有效地组织相应的思考与认知活动,借以提升练习的效果。教学原本应当是富于魅力的。学生越是主动地参与教学,学习就越是趣味盎然。 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练习观,求得合理的学业负担,而不是一概地摒弃“练习”、反对“学业负担”。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练习及其负担量,“练习”有益于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杜威指出:“练习是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它是一种力量,是控制种种手段、为达到目的所必需的力量。”波尔诺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了作为广义的“练习”的本质。他说:“人通过练习,而且唯有通过练习才能臻于生活的完美发展与充实。”这是因为,“练习”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过程,一种人格的“修炼。” 一方面,我们需要批判应试教育背景下练习被扭曲的局面;另一方面,不能把练习妖魔化。一线教师面临的课题是,重新思考“练习”的本质,讲究“练习”的系统开发,借以扭转“练习”被应试教育异化的局面。 “练习”是一个系统,不是随心所欲的、简单化地堆积,而是构成一种结构,一个阶梯。不是碎打零敲,而是经年累月,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发。在教师的心目中,应当把“练习”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发,借以形成与课程学习相适应的练习的总体框架。从技术层次的安排到学生成长高度的考察都要注意思考和提炼。慕课:戴着镣铐跳舞目前,在我国在教育界掀起国一股来自“欧美风”慕课(MOOCs)。慕课具有双重性,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更宽广的眼界和更大的自由度,可以给课堂转型带来新的动力,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人际互动的价值。凡是技术手段有更新的阶段出现,都可能会有一种反对的声音发出来,说新的技术会翻转课堂,但每一次的结局,都可能是反对无效的。 技术终究是手段,慕课离“转型”还很远。比如,现在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而是相对保守。 教育上需要把握基础的东西,新的技术不能代替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因为教育需要两个过程:一个是认知发展和概念建构的过程,另一个是集体形成集团思维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产生认知矛盾,推动整体思维不断递进。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此外,慕课的火爆被应试教育利用的原因。所谓名牌中学教案,在其他学校用甚至西部地区用,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课堂是不可复制的,这都是教育常识。所以,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应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泔水回收制式合同范本
- 项目挂靠劳务合同范本
- 瓷砖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过期牛奶采购合同范本
- 甲方工程合同解除协议
- 物流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通信公司股东合同范本
- 门面转租租赁合同范本
- 软件销售解除合同范本
- 解除合同协议申请范本
- 毒品成瘾原因课件
- 金太阳福建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数学试卷
- 2025年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连锁药店考勤管理制度
- 安全防范系统升级和服务协议
- 2025年吉林省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富士康自动化培训知识课件
- 北宋名臣滕元发:才情、功绩与时代映照下的复合型士大夫
- 2025年中小学生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