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摘要:普通语言学教程总结了索绪尔的对于语言第一原则的基本观点,即他所谓的任意性原则,并且使用了两个例证来证明这个原则的正确性。然而,这个观点自提出以来,一直饱受怀疑和批评,语言学界学者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甚至吸引了非语言学界的关注。对于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我同许多学者一样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之前的学者多是通过寻找索绪尔例证的漏洞来证明自身的理据性,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一个原则的正确性,不仅在于它有正确的论证方法和强有力的说服证据,还要有正确的思想哲学根基,也就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在此,我总结各位学者的观点,并通过哲学思考的方式对这一原则提出质疑和论证,希望能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促使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关键字:语言符号 符号 任意性 原则 表里 联系 一、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把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归纳为任意性原则,他指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成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他同时指出:“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同时我们从他的观点归纳出能指,所指和概念与音响形象之间的关系,即概念=所指,音响形象=能指。索绪尔用法语里“姊妹”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他指出:“姊妹的观念在法语里同用来做它的能指的s-o-r(soeur)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的关系;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并且,他还指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不有人反对”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观点: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性,两者并无实际的内在联系,如果可能,一个所指可以对应多个能指。并且能指的形式和数量并不改变所指的内在意义,也就是说,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是任意性,能指对于所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二、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吗?对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用了以下两类例子进行论证。一是“姊妹”观念的能指的s-o-r(soeur)这串声音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二是语言间的差别和不同语言的存在的现象。索绪尔指出:“姊妹的观念在法语里同用来做它的能指的s-o-r(soeur)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的关系;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并且“牛这个所指的能指在国界的一边是b-o-f(boeuf),另一边却是o-k-s(ochs)”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但是,这两个例子正确吗?我们只从例子本身入手,也并不能清楚地看出这个例子本身的正确性,我们没法找到s-o-r(soeur)这串声音与概念之间有实在关系的例证,但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完全无关的。至于“牛这个所指的能指在国界的一边是b-o-f(boeuf),另一边却是o-k-s(ochs)”,这是一个事实,本身不存在正确与否,那这可以作为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据吗?从事实的角度出发,它是可以的,它可以辅以说明语言符号是存在任意性的。对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存在,我们是承认的,这在索绪尔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认可,在今天看来,依然如此。 三、语言符号具有的任意性可以形成原则吗?我们不能凭借找到了成千上万个支持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例子,就可以得到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是任意性原则的结论,一个事物的正确性并不能由所列举的能够论证自身正确性的事例的数量决定,然而索绪尔用两类例子来证明这个原则的正确性,无疑是有局限性的。并且一个系统具备了一个规则之后,那么处于它内部的成分就一定要遵守这个规则,也就意味着不管什么情况下,不管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如何,未来的有没有新形式的语言的产生,都会遵守这一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则一成不变的),但我们发现,新语言形式的产生与出现,似乎并不遵守这个规则,而且在现存的语言形式中,就有很多游离于这个规则之外或边缘的例子,这一点我们不难举出。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就对两种可能的反对声音进行了说服与解释,他指出:“人们可能以拟声词为依据认为能指的选择并不都是任意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而且“感叹词很接近于拟声词,也会引起同样的反对意见”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同时,他对此并不担心,因为他认为:“拟声词从来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成分,而且他们的数量比人们所设想的少得多”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而且人们对于感叹词的认识“对于我们的论断样并不更为危险”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同时,他给出更为详细的解释说明:“至于真正的拟声词(像glou-glou火鸡的叫声或液体由瓶口流出的声音tic-tac滴嗒等等),不仅为数甚少,而且它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就是任意的,因为它们只是某些声音的近似,而且有半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模仿(试比较法语的ouaoua和德语的wauwau汪汪(狗吠声)。此外,它们一旦被引进语言,就或多或少要卷入其他的词所经受的语音演变,形态演变等等的漩涡”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对于感叹词可能引发的难题,他指出:“对于其中的大多数来说,我们可以否认在所指和能指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最终,他认为在语言中,“拟声词和感叹词都是次要的,认为它们源出于象征,有一部分是可以争论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1980,北京,也就是说,索绪尔认为在语言中确实一部分拟声词和感叹词的音响形象和概念是存在实际意义上的联系的,但这一部分非常稀少,所以并不影响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存在和权威。对于索绪尔对两种可能出现的反对的声音的做出的预测分析和解释说明,许多学者就此提出了更多的反对的理由和例证,他们使用更多的拟声词和感叹词的例子来证明语言符号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音响形象和概念之间是存在实际意义的联系的,他们使用汉语中拟声词和感叹词的例子,以及后来出现的象声字所表达的意义和音响形象的关系来加及说明,这些例子在某些程度上都对索绪尔的解释说明提出了挑战。这也带给我我们启发: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会仅仅是任意的这么简单,它们之间或许存在一种还尚未被发现的潜在的联系,或许有另一种潜在的未被发现的规则在左右着这一关系的建立和产生,而绝不至于是任意的毫无联系。就如同圣经中讲述各种生物的名称的起源的时候一样:“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的各样走兽和空中的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的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 圣经,2009,中国基督教协会,南京。对于创造女人,为什么把女人称作是“女人”,也是有原因的:“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圣经,2009,中国基督教协会,南京。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到先民们是如何认识和思考语言的概念和音响形象的关系问题的,他们认为名称的由来并不是完全任意的,亚当在为这些生物起名的时候,也一定先在思维中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和认知,然后才给这些生物选定了一个名称,“女人”这个名称的的由来就是便是他们思考结果的最好反映。所以,我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任意性并不能成为原则并在语言规则内使用,如果要追本溯源,每一个概念都一定能找到一个最为原始的音响形象,而且这个音响形象和概念之间肯定是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对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在某些方面看来,它们可能存在有任意性的联系,但尚不足称之为原则。 四、存在如索绪尔所谓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表里关系吗?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它作为符号的一种,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构成了一种象征关系,而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则并无实际的意义联系。如果说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表”的话,那么所指就是“里”,不管能指与所指之间是否存在有真正实际的联系,一个事物的外部表象与内在内容方面永远不能完全地独善其身。为什么在一个语言系统(即不同的语种内部)里表达一个事物的概念往往只有一个读音呢?如果表达事物概念的音响形象对于概念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为什么人们没有为一个概念创造两个甚至更多的音响形象呢?为什么没有把表达不同事物概念的音响形象串联起来使用呢?对于一个符号,往往只有一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意义,而这种形式的采用也往往只是取自这个事物本身的一个意象。在此,我们通过骷髅和骨头的图案组合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表示化学剧毒品的时,人们使用骷髅和骨头的组合来警告人们注意这个物品的高危险性,如图1所示: 图一为化学剧毒品标识。人们为什么要这么使用呢?这是因为化学剧毒品的强烈的腐蚀性的性质所决定的,它可以瞬间腐蚀掉人体的软组织,让人只剩下骷髅和骨头,同时,这个骷髅和骨头组合的图案也有表达恐怖和死亡的含义,但最为主要的,还是采用了化学剧毒品可能给人体造成的巨大危险性的后果的意象来表达“剧毒”这一概念。但骷髅和骨头的图案组合也被运用于海盗活动,历史学家们认为最早的由骷髅和骨头组成的海盗旗帜起源于19世纪著名的瓦尔瓦里海盗巴尔巴罗萨二世,它和刀组合在一起,用来表明海盗们的身份和意图,并传达一个种恐怖、死亡和威胁的力量,从而使目标屈服。这个图案(如图2) 图2为最常见海盗旗标识则直接传达了恐怖和死亡的含义,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现两个图案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概念上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取用同一对象的意象存在差别。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在不同语言中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语音表达形式是不同,如中国人听到羊的叫声是“miemie”,而英语言人则听起来是“baa”的声音,这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是因为羊的品种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吗?显然不是。对于羊叫声,人耳对它的心理印象是一致的,但为什么会有现在这么巨大的差异呢?这就存大一个语音演变的问题。我们追溯到最初人们为这个概念创造音响形象的时期,也许就会发现,存在差别的只是书写形式,而在声音的外在表现上,是一致的。中国的先民使用“鱼”和“羊”组合而的“鲜”来表达一个特殊美妙的味道-鲜,然而,鱼和羊的特征有很多,至于“鲜”的组合也只是各采用它们一个意象来表达一个特定的概念。如,中国人还使用“羊”的另一壮硕丰满的特点来表达另一概念,即羊大为“美 “美”的甲骨文形式为“”,它是会意字,即“羊大”的意思”。所以,在汉语系统里,其实有两种之于概念的音响形象,一是语音,二是汉字,而且它们与概念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分析对比我们发现,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如同其他符号的形式与内容联系一样密不可分,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表里是相互协作,相互作用的,对于任何一个确定的概念,相应地,在一个语言系统内部,相对于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唯一确定的。所认,我们认为,不存在如索绪尔所谓的语言任意性的表里关系。 五、联系的任意性和任意性的联系联系具有任意性吗?生活和哲学告诉我们,联系是不存在任意性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能会给一个或几个事物强加上自己意念中的联系,但这依然不能改变联系的性质和事物之间关系的本质。人造的联系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承认了索绪尔的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承认了它,这不仅意味着承认语言概念与音响形象之间联系的任意性,也相应地承认了索绪尔的“联系的任意性”语言哲学的正确性。一个错位观点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更为错位的思想观念。如果这个思想观念本身都是错位的,又怎么能求得它所生产出的观点的正确性呢?与联系的任意性不同的是,任意性的联系却是存在的。虽然这种联系看似是任意性的,但作为一种联系,它还是遵守了联系的规则,这就近似于联系的普遍性原则。这种任意性的联系是广泛存在的,它存在于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正因为这个种联系的虚弱,所以才使得具有普遍性的这种任意性的关系得以长期普遍的存在。所认,语言系统内部是存在任意性的联系的,而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切片技术在智慧停车场管理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TEE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预警中的技术应用
- 电脑维保合同
-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总结
- 2025年化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培训课件
- 巡特警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巡察基本知识课件
- 岩土基础课程选择
- 小龙虾水彩画课件
- 小鸭子嘎嘎叫课件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