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10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10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10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10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10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10-8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 (18分)题号123456答案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地壳(qio ) 褒贬(bo) 瞭望(lio) 污垢(gu)B、贮藏(zh) 一脉 (m) 拾级(sh ) 干涸(g)C、闾左(l ) 嶙峋(ln xn) 惬意(qi) 迸跳(bng)D、颤动(zhn )参差(c) 古刹(sh ) 车辙(zh)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我国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B、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按照旅游者的行踪为线索,以游踪为纬线,以时间推移为经线,把山泉当做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C画山绣水这篇散文以“我”对桂林山水总感觉为线索,描绘了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美。题目很有诗意,即画出来的绣出来的山和水。D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课文以人物传记形式,客观记述了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文章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精神及其历史功绩。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 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22日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优雅追溯一气呵成 B优雅追述一鼓作气C幽雅追述一气呵成 D幽雅追溯一鼓作气7、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地青黛色雾霭 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A、 B、 C、 D、二、积累运用(19分) 8、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烈火是一场生死yu( )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一对狭义翁婿,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一对信义兄弟为zn( )严承nu( ),为良心奔波,进行着一场悲情接力,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他们的炽爱与信义,永远闪yo( )在人性的制高点。9、默写。(每空1分,共9分)(1)_, 黄山归来不靠岳。(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3)那厚重如倍司轰鸣者,_。(4)晓战随金鼓,_。 (5)_,红杏枝头春意闹。(6)_,正是河豚欲上时。(7)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8)我想:_,无所谓无的。 10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请用平时的积累解说下列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及其成因。(2分)(1) 请你用物候学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_ 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中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中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2分)_(3)下面是扬州气象局5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2分)5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温度:16-24C 风力:3级_三、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诗歌,完成1112题(4分)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1“杨柳”,即指折杨柳曲,寄托了吹笛者怎样的一种感情?(2分)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又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6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3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吴广素爱人 素: 比至陈 比: 使公即恒楚将 将: 恒楚亡在泽中 亡: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译: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15.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答: 16.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7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17、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18、阅读文章段,回答问题。(4分)(1)文章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2分)(2)两个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2分)19、对文章第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逾越障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去努力逾越。B我们心里认为有障碍,障碍就存在;只要我们心里认为没有障碍,障碍自然就没有了。C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D人们常常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20、请你说说文章以两段作结尾有哪些作用。(3分)21、下列诗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3分)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22、文章第段说“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再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事例。(2分)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他不屈不挠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6分)一生的戒指 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带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它,藏纳着密集的痛点,凝聚着慈祥的目光。 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它是重叠的岁月,随着母亲的手指往返;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作者:李汉荣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3期有删改)23、如果把第(4)段中的“刚毅”换成“坚硬”,好不好?为什么?(3分)24、第(3)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25、仿照第(8)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3分)26、读完本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 (3分)27、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或许已不熟悉本文所描绘的“温暖工程”,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浸润着父母、亲友无数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简要写出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例(30字左右)。(4分)四、作文(60分)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目: _100 200 300400500600参考答案9、 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温度16-24C , 风力小于3级。出门的 朋友,请带上雨具,注意受凉感冒;雨天路滑,请注意安全。10、 (1)时逢盛夏,但“天山”之上却还白雪皑皑,只有天寒地冻,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较高,自然气温偏低。 (2)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入梅时间却不一样,柳州、成都和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也不同,在我国“入梅期”呈现出由南向北依次推进的规律。 (二)(15分)21答案示例:不可放弃努力(每个关键词1分,两个关键词都答到但不简洁扣1分)22(4分)(1)鲮鱼不吃鲦鱼;罗杰班尼斯特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2分)(2)答案示例:不能删去,两个事例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更具说服力。(2分。如果答第一个事例可以删,有一定道理可得1分)23 B24内容上: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论证),通俗易懂地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