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地原创严禁转载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江苏卷2016届高考大市一模、二模、调研试题(2016年4月7日前考试,此后考试的将另外分解),按照2016年新课标江苏卷文综历史高考考试大纲进行分解,试题排版工整合理、精美规范,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转载到其它网站和群,谢谢合作!本资料由园地组卷系统分解而成,欢迎使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高考模拟题分解栏目 按考纲顺序分解整理分解、整理:吴霞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1(2016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9)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要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A和平共处不称霸B尊重差异求合作C加强团结不结盟D区域互利谋发展【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是否称霸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体现出了我国尊重差异存在的态度,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团结结盟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区域发展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2(2016江苏苏锡常镇一模9)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一组是()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7年 斯里兰卡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ABCD【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解析】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相符,故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不符,故错误;依据材料中建交国家都是“亚非国家”,故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不符,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3(2016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0)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解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相符,故B项正确;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中“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不符,故C项错误;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材料中“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3)(1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为赢得更多的国际空间,先后提出了“一边倒”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制定、调整和发展的基本认识。(2分)【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中“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得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美苏冷战的开始;第二小问意义,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意义和世界意义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二中“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 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得出为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而提出的;第二小问实践,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主要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 (3)根据材料三中“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得出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根据材料三中“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得出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根据材料三中“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得出体现国际法治精神。 (4)在回答认识时,要综合上述三个问题涉及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由第一问得出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由第二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得出外交政策宗旨是服务国内建设,根据第三问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得出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结合材料反映的角度分析,避免盲目空谈。【答案】(1)背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冷战开始。(2分) 意义: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分) (2)目的:消除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 实践: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2分) (3)原因: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3分) (4)认识:外交政策契合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外交政策宗旨是服务国内建设(外交是为内政服务的);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2分,任答2点)5(2016江苏泰州一模21)(13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 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 请回答: (1)分析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外交政策及意义。(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4分)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国际外交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政策,材料一提出审查国民政府的条约,按其内容分别对待,属于“另起炉灶”。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另起炉灶”的意义。 (2)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材料二中考虑到历史上“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在现实方面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既坚持维护国家领土利益的原则性,又在“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1)政策:“另起炉灶”。(2分) 意义:它使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分) (2)立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民族感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4分)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1(2016江苏南通一模10)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些史实反映出()A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已开启B中美关系面临转折的契机C美苏在军事防务中直接对抗D中美苏构成了制衡的局面【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解析】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苏联妄图建立孤立中国“亚洲集体安全体系”遭到美国的反对,说明美国在中苏对抗问题上支持中国,这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故B项正确;苏联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直接目标是针对中国不是美国,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美苏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争夺霸权,中国不可能与美苏构成制衡的局面,故D项错误。【答案】B2(2016江苏泰州一模21)(13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二战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而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引发了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I 请回答: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3分) 【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国际外交主题【解析】(3)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材料三中“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要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还要“求同存异”加强沟通,此外,要警惕日本国内右翼势力。 【答案】(3)处理: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隔置争议,消除隔阂,加强沟通、合作,继往开来;警惕中日交往中的右翼势力死灰复燃。(3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2016江苏常州一模9)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时期我国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同盟互助,故A项错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故B项错误;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体现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不结盟外交政策是在新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江苏泰州一模21)(13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四 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年12月14日) 请回答: (4)据材料四,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绕电阻器、电位器制造工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雷达装配工冲突处理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原油宝和解协议书来了
- 高频电感器包封工流程执行与优化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钎焊材料冶炼成型工废弃物分类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简化版范本参考
- 2026届山东省惠民县数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二十五中学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汇英学校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数学七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国家电网《安规》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
- 2025上海美术馆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盾构姿态监测-洞察及研究
- 药店店员技巧培训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数学试题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管道热处理课件
-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讲座
- (正式版)DB35∕T 2242-2025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 T/NAHIEM 109-2024医用气体系统竣工验收和智慧运维管理标准
- 火电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